第146章 太孙殿下,你可是天可汗的子孙
原本就一肚子火的武则天,看到李重润站起身来,心中更加的愤怒。
撇了一眼李重润,武则天态度冷漠,语气清冷的问道:“太孙有什么想说的?”
“孙臣想要对突厥使臣说,”李重润将身子转向莫贺达干,神色如常的说道:“你突厥果然是不懂礼数的蛮夷之人!
原本就是你们突厥的可汗默啜想要侵占我大周领土,劫掠我大周百姓,却美其名曰‘奉唐伐周’?
对于你们找的借口,孤只能说四个字:可笑至极!”
突厥使臣莫贺达干所带来的那一封突厥国书中,满篇都在指责武则天篡夺李唐的皇位,乃是鸠占鹊巢之举。
而莫贺达干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突厥只认定李显为大唐正宗,他们要支持李显成为皇帝。
因此,当李重润起身说话的时候,包括武则天在内,紫云殿里绝大多数人都以为,他要顺水推舟的对武则天发难,为李显以及整个东宫争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当李重润这一番铿锵有力的反驳说完之后,紫云殿内众人不约而同的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而突厥使臣莫贺达干,更是一脸错愕的表情。
唯独武则天、李显、李旦几人的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哦?太孙对这一次突厥‘奉唐伐周’出兵我大周河北道并不认同?”
武则天看着李重润,语气温和了不少,目光也有没了刚才的凌厉。
“孙臣不认同。”
李重润点了点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武则天的脸上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位就是大周的太孙殿下吗?莫贺达干听到武则天对于李重润的称呼,这才知道了他的身份。
在莫贺达干刚一走进紫云殿,第一眼看到坐在张柬之上首的李重润之时,对于这个气度不凡的少年竟然坐在大臣之首的位置,便深感疑惑。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大周,狄仁杰不在,张柬之便是实至名归的大臣之首。
可是莫贺达干却看到一个弱冠少年坐在比他还要靠近张柬之的位置,心中免不得会猜测他的身份。
当知道李重润竟然是太子李显的儿子,当今的太孙之时,莫贺达干心中的疑惑这才得到了答案。
心中略一思索,莫贺达干立刻有了主意。
他转向李重润,学着大周的礼仪,‘噗通’一声跪在李重润的面前。
“不知您就是受万国尊崇的天可汗,大唐太宗皇帝陛下的嫡系子孙,身上流淌着大唐皇室最纯正血脉的太孙殿下,外臣失礼之处,还请太孙殿下海涵。”
看到莫贺达干如此突兀的举动,武则天的眉头紧蹙,李显已经是惶恐不安,而紫云殿内的其他人都是大惊失色。
要知道他在觐见大周真正的皇帝之时,都是按照突厥的礼仪行礼,虽然态度恭谦,但却也不卑不亢。
可面对着李重润,他却用了汉人最高的跪拜之礼,这对于当今大周的皇帝武则天来说,可谓是极度的冒犯与轻视。
李重润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用额头贴着地面的莫贺达干,心中不由的冷笑。
虽然莫贺达干的离间计如此拙劣,但很有可能真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想要挑拨武则天与李唐宗室的关系。
莫贺达干知道,只要自己当着武则天的面,对李唐宗室,特别是李显一脉中任何一个人展现出超过了对武则天的尊重,势必会引起武则天与如今太子之间的冲突。
而一个混乱的大周,才最符合的突厥利益,如今的突厥虽然已经恢复了五十年前的荣光,占据了大周北方万里之地。
但北方苦寒,水草丰沛的地方少之又少,更多的地方则是黄沙漫天的荒漠。
因此,富庶的大周便是突厥人眼中的一头肥羊,若是这头肥羊身强力壮,如今的突厥只能算是一头幼狼,还不敢对大周太过分。
然一旦大周的内部分崩离析了,如今的突厥可汗默啜不介意率领他的铁骑来征服这一片富饶的土地。
莫贺达干的这点小心思,李重润怎么可能看不透?
不动声色的向旁边挪了一步,躲开莫贺达干的跪拜,李重润装作疑惑不解的问道:“突厥使者这是做什么?
我大周圣皇陛下坐在你的左侧,你是不是拜错了方向?”
在莫贺达干的眼中,李重润不过是一个弱冠少年,少年人的心性,必然是虚荣和容易冲动的。
他原以为自己的做法,必定能够激起李重润心中的骄傲,让他在心中产生不甘于在武则天之下的想法。
最不济,也能埋下一颗对抗武则天的种子。
毕竟,任何一个这样年龄的少年,总是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何况如今他还被人承诺可以得到突厥十万铁骑的支持。
然而,李重润的表现,让莫贺达干有些懵了,他竟然压根没有被莫贺达干的尊崇所迷惑,依然保持着理智和清静。
知道这是挑拨武则天与太子之
间矛盾最好的机会,莫贺达干哪里愿意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他跪直了身子,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李重润:“太孙殿下,臣并未跪错方向。
大周女皇陛下虽然身份尊称,但对于我来说,她不过是外国的皇帝,因此臣对她自然要以突厥礼仪待之。
而您则不同,您可是天可汗的嫡传子孙,在您的面前,我便是您的臣子。
无论您在大周是什么样的处境,但我突厥,以及如今与突厥所联盟的回纥、吐蕃、九姓铁勒、西域诸国、北荒诸藩,都会是您坚定的支持者。
臣向您承诺,无论在什么时候,您旗帜所指,便是我突厥,以及突厥的盟友们兵锋所向的地方。”
莫贺达干的这一番话说完,已经入座的吐蕃大相钦陵、回纥使节、西域诸国的使节也纷纷站了起来。
他们不约而同的对李重润的方向行礼,并异口同声的说道:“太孙殿下旗帜所指,便是我等兵锋所向,我等愿为太孙殿下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