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漂亮的战报

袁秀成这一波,差点没把石达开给整废了。

赵惠等人把战损和收获等清扫战场的事情搞完,袁秀成感觉不能再往前走了,那样就完全地将太平军的行军空间给压缩死了。

看着面板上又增加了三千军功值,袁秀成实在是喜欢这种实力快速增长的感觉。

可诱惑力再大,还是得忍住。杀鸡取卵不可取,可等到太平军真正的壮大起来,那才是收割的最好时机。

杨秀清收到战报,菊花又是一紧。

内心滴血道“怎么袁秀成不在南岸待着,又跑到了西岸!”

就连石达开也惨败于袁秀成手下,这下子太平军是真的闻袁色变。

不过,石达开和一般的将领不一样就在于他的坚韧。

遭此大败,他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是在反思自已的错误。

而在袁秀成看来,太平军此次的失败最大的问题还是战役指挥方面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失误。

但是石达开对自已的剖析要更加的彻底。

就在杨秀清召开的军事会议上,石达开为这次失败负全部责任,并且做出了反思。

其一,兵力不足。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伏击能够取得胜利之上,却完全未曾考虑到去配置一支强劲的策应部队。如此一来,就算伏击战况不佳,这支策应部队也可以迅速投入战斗,就有可能扭转整个战局。

又或者当伏击成功之后,也可凭借这支部队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其二,对于敌情的了解不够。他们的伏击地点已经被袁秀成给占了,石达开竟然对此毫不知情,还天真地谋划着要在这里设下埋伏歼灭敌军,这无疑是致命的错误。

其三,各部队之间联络不够紧密。既然已经清楚井湾无法设伏,那么理应第一时间将这个信息通报给正在金盆岭执行诱敌任务的部队,以防其陷入反伏击之中而遭遇更大的损失。

所以就算是石达开这样的天才,在成长过程中,还是少不了被人毒打。

“好为人师”袁秀成很好的当了一回他的导师。

而在经历了战斗之后,袁秀成又怎么可能会将这份战果深埋心底呢?

他把相关的数据整理得清晰明了,然后便迫不及待地一路小跑着去向徐光请功领赏。

要知道,这一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那绝对称得上是自太平军开始围城以来,最为耀眼、最为出色的战绩之一。

在这段日子里,除了袁秀成之外,其他的清军不是畏缩不前、消极避战,就是在与太平军交锋时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能够摆得上台面的捷报喜讯,几乎全都是由袁秀成一人奋勇拼杀所得来的。

此时此刻,西线的局势异常危急,太平军在那里可谓是锐不可当、所向披靡,其凌厉的攻势瞬间就让徐光感到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就在这火烧眉毛之际,袁秀成的这场胜仗无疑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给徐光带来了一线生机和希望。所以说,称此役为雪中送炭简直再贴切不过了。

徐光在得知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之后,没有丝毫耽搁犹豫,当即下令派出数匹快马,风驰电掣般地将此次战役的详细结果火速呈报给远在京城的朝廷。

其实也不用徐光汇报,那么大的战事,咸丰自然会派自已人监察。

袁秀成打下的战果,咸丰同样很快就收到了战报。

不过报功的人总是喜欢报喜不报忧,或者是将战报扩大来报。

等信息传到咸丰这里,已经变成了在西岸重创太平军,还把翼王石达开给抓住了。

咸丰二年,已经是爱新觉罗·奕詝当皇帝的第三个年头了。

他的父亲是在道光三十年正月就驾崩了,所以这一年实际上咸丰已经登基了,只是年号还没改。

而到了现在,咸丰也不过才21岁,比袁秀成还要年轻八岁。

搁在后世,那就是大学还没毕业的毛头小伙子,脑子里想的全部是女人和玩乐。

但是咸丰不行,道光留下来的江山太沉重了,逼得他要比同龄人成熟得多。

现在的大清是什么状况?内忧外患一起来,不是这里造反就是那里起义。

西北闹完旱灾华南又来水灾,家里面的事情还没搞完,欧美那些列强又虎视眈眈。

大清最后的平稳已经随着道光的驾崩而消失了,留给咸丰的只有数不尽的烂摊子。

所以,咸丰这皇帝当得并不痛快,每天都是各种闹心的东西来烦他。

而最近,他心情好频率似乎变得多了起来,因为他觉得自已挖到了块宝。

几个月前还是名不经传的小都司——袁秀成,被自已慧眼识珠,从潮州调往长沙。

这个随手的举动,一下子为自已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刚抵达长沙就在城门外歼敌数千,在长沙城防最虚弱的时候,将太平军死死拒于城外。

而后,又协助徐光顶住了长毛贼的全线进攻,以几千的兵力,屡次打出歼敌不少于自身的歼敌数。

这一对比,诺大个国家,都没有多少部队能有这战绩。

以至于咸丰这段时间,一看到关于袁秀成的奏章,就莫名感到心情愉悦。

似乎这封奏章,一打开就又是报喜。

今天徐光又上了一张折子,其中就提到了袁秀成。

“臣奉旨剿灭太平军,近日在长沙西岸金盆岭与贼首石达开部激战。幸得参将袁秀成率部奋勇作战,大败敌军,现将其功绩呈报陛下。

袁秀成,忠勇之士也。自随臣出征以来,每战必先,冲锋陷阵,不畏强敌。此次金盆岭之战,袁秀成更是表现出色。

临危不惧,指挥若定。身先士卒,率领部下奋勇杀敌。麾下将士受其鼓舞,无不以一当十,士气高昂。

臣恳请陛下对袁秀成予以嘉奖,以激励士气,鼓舞军心。臣等将继续努力,剿灭贼寇,为陛下分忧,为国家尽忠。”

至于具体的歼敌数目,徐光肯定是有夸大的成份,毕竟这样自已也好捞一点好处。

咸丰看了以后,果然大喜。

“太平军攻打长沙已经超过两个多月了,长沙还能一直牢牢把握住,袁秀成功不可没。虽然他才刚刚升为参将没多久,可有功就必须得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