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韩熙日常卖队友

很快,整个山海关开始忙碌起来,此时的山海关并没有重新翻修,因此防御能力并没有崇祯时期那么夸张。

很多人都认为光凭一座山海关无法保证关内的安全。

所以最近朝廷有在商议重新修建山海防御体系的事情,光是商议出来的修建银两就达到数百万。

但这笔银子又是不出不行。

不过因为韩熙抓到奴酋,所以这件事情被暂时压了下来。

一切都看韩熙在辽东的作为,再做决定。

如果韩熙能尽快将辽东收复,那么这笔银子就能省下来了。

韩熙巡查了山海关的情况,随后带着五百骑兵便是出到关外。

此时关外的百姓都不允许入关,这命令是蓟辽总督王象乾下达的,怕百姓中混杂建奴细作。

韩熙带着人出关后,看到沿途官道两边全是人,一路延伸数十里。

所有百姓神情都带着哀凄之色,十分凄凉。

现在是二月中旬,天气依旧十分寒冷。

韩熙只是看了几眼,并没有做过多的理会,现在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出关没多久,韩熙却是意外的碰到了袁崇焕,这家伙带着十几人就跑出关外,胆子倒是十分大。

要知道此时关外是十分危险的,到处都是鞑子,这些鞑子喊着帮助朝廷抵御的后金的旗号,在关外行那劫掠之事,可不管你是不是明朝的监军。

“袁监军,怎么独自一人出来,关外可是很危险的。”韩熙骑在马上问道。

看袁崇焕的模样,似乎在和这些逃难的辽民交谈什么。

袁崇焕上前两步,拱手说道:“韩经略,现在当务之急是安抚这些百姓,而不是伐辽。”

“山海关的各处兵营情况如何,想必你比在下还清楚吧?”

“呵呵呵,还能如何,山海关内自然是有我大明雄师在,收服辽东指日可待,现在安抚这些辽民入关,他日收服辽东再转移出来,且不是多此一举,空耗钱粮。”韩熙笑着说道。

袁崇焕听到这话,马上皱起眉头,有些不明白韩熙这么狂傲的人到底是凭借什么接连打败建奴。

关内恐怕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大明现在根本没有能力收复辽东,需要徐徐图之。

“韩经略,本监军会如实禀告辽东现况的。”袁崇焕沉着脸说道。

“这是袁监军的本职工作,无需与我言明,好了,关外危险,袁监军还是快些回关内吧。”韩熙说完,便带着五百骑兵离开。

黑甲骑兵团一人双马,从袁崇焕身边呼啸而过,期间扬起一阵的烟尘。

袁崇焕摆了摆手,皱起眉头看着远去的骑兵,没想到韩家军中居然有这么一支精锐骑兵。

本来袁崇焕还以为,韩家军和南方那边的军队一样,是以火器为主,走的是步兵配合战车的路子。

“走吧,我们也回去。”袁崇焕准备回去上书朝廷,招募一支两广步兵和广西狼兵。

这几日袁崇焕算是知道,在这辽东之地,没有兵,没有钱粮,就算你是巡抚,底下的人也不会理你。

所以,袁崇焕准备先募集起一支军队再说。

另一边,远离的韩熙自然不知道袁崇焕的小心思,就算知道了,也只会笑笑而已。

朝廷就算有银子发放下来,也轮不到你一个监军拿,没有钱粮,你难道要自散家财为国尽忠。

袁崇焕貌似也没有秦良玉的节操吧?别人是真的用自家银两招募人马为朝廷效力。

与秦良玉相比,袁崇焕倒是和韩熙像同类人,个人利益优先。

这边,韩熙又开始准备谋划开始卖队友的事情了。

只见韩熙行至半途,便直接越过长城进入山脉,很快,与林丹汗的人见面。

正所谓远交近攻,林丹汗就是一个不错的合作对象。

很快,韩熙看到了林丹汗派来的使者,是一个在脑袋两边绑着两条麻辫的高大中年男子,看头型就知道对方在蒙古国内地位不凡。

韩熙见到这个使者后,第一句话便是说道:“林丹汗上次差一点便夺得沈阳城,实在可惜。”

蒙古使者听到这话,当即冷哼一声:“半月前说好合击后金,你们为何提前跑了?”

“呵呵,这是我们的不对,这不是给你们送好处来了么,几日后会有一批粮食运送出关,就当送给可汗的赔礼了。”韩熙直接说道。

蒙古使者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不过很快用狐疑的眼神看着韩熙,要知道这个明人十分的狡

猾。

“呵呵呵,恐怕没这么简单吧?”蒙古使者开口道。

韩熙嘴角上翘,满脸笑容:“那是自然,毕竟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想得到这批粮食,那就要看林丹汗自己的本事。”

很快,韩熙和蒙古使者商议起具体的事宜,两人一直密谋了一个时辰才相互分离。

离开后,韩熙直接回到山海关。

刚刚回到山海关,阎鸣泰便找了过来。

“有不少的粮食商人愿意赊欠粮食给官府,不过那些人都说要见你一面。”阎鸣泰开口道。

韩熙皱起眉头,方法都交给这阎鸣泰,到最后居然还要他出手,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但韩熙哪里知道,阎鸣泰这只是自以为是的规避风险而已。

“夜里摆上酒席,将那些愿意捐献粮食的粮商聚拢起来。”韩熙开口说道。

“嗯!”阎鸣泰点头,但很快意识到哪里不对劲。

片刻,阎鸣泰就意识到哪里不对劲,刚刚韩熙说的是捐献,不是赊欠。

“我们不是找那些粮商赊欠粮食么?”阎鸣泰迟疑的问道,他有点跟不上韩熙的思维。

韩熙瞥了一眼阎鸣泰,他都亲自出马,那还有赊欠的道理,自然是让那些粮商心甘情愿的贡献粮食,为大明出一份力。

“你就和那些粮商说,愿意捐献的今晚来吃席,赊欠的明日再来。”韩熙也懒得和阎鸣泰解释了。

喜欢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