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宝宝不在家的日子
随从道,“都是一些吃的喝的与小孩子的玩意儿。”
“估摸着,要好几十两银子才能买到。”
“县令送的这点儿礼物不贵重,也不便宜,在他这个县令能承受的范围内。”
桑叶嗯了一声,“既然是县令送给郑世子的,你便收下。”
随从应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桑先生为什么要收下?”木平平没看懂,“我以为,桑先生不会收下。”
桑叶端着水杯,耐心解释道,“很简单,收下不代表会放过县令,这是一种策略。”
“我们要查县令的事,得让他放松警惕才行。”
“现在我们收下了礼物,县令会以为他的事过了,心里会稍微放松。”
“至于这些礼物要如何处置,那就是我们的事了。”
木平平受教了,向他行了一礼,“多谢桑先生教导。”
果然还是出来走走的好,能学到很多,在国子监学不到的东西。
桑叶摆了摆手,“你是之前接触的不多,等你接触多了,你便会明白这些的。”
“就像融都的各个大家族之间来往,除了真心来往的人家外,大多数的家族来往都是冲着利益的。”
“连娶嫁都是如此,是为了可观的利益,不是冲着与某个家族真心交好。”
郑星光轻嘲道,“桑先生,你该说绝大多数的家族都是这样,只有那么几个家族是真心来往的。”
桑叶自是明白他讨厌这样,“郑世子,你要清楚一点,这个世上利益是最稳固的关系之一。”
“换做是你,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会平白帮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吗?”
他补充道,“而且,只要不是大是大非,又有什么关系呢?”
郑星光鼓着腮帮子,放下了筷子,气呼呼地坐在那,他就是讨厌这样的事。
桑叶无奈一笑,郑世子的身份地位摆在那,他便是闹脾气,也没谁敢说他的。
但,这对九成以上的人来说是行不通的。
“桑先生,为什么利益会是最稳固的关系之一?”木平平问道。
桑叶道,“就拿你家做生意来说。”
“大家都有钱赚,会破坏双方的关系吗?”
木平平道,“不会。”
“这就是利益关系。因为都有钱赚,便会想着维护好这段关系,不会想要破坏关系。”
“原来是这样。”
桑叶见木平平懂了,便没再说这件事,他没说的是,利益也是最不稳固的关系之一。
当利益过大,或者利益产生一些问题时,会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的。
等有机会,再和木平平说。
……
融都,木家。
朱氏见木老爹父子三人回来了,问道:“去看过那宅子了?”
木老爹接过大儿媳递来的碗喝水,“看过了,确实是不错。”
“郑世子说得有道理,咱们现在买大点儿,等平平他们成亲生子了,便不用再买宅子了。”
朱氏拍着腿,“我就是这样想的。”
“老头子,我明天便去买了这宅子?”
木老爹嗯了一声,“买了吧,咱们也好修葺修葺。”
“这次的宅子大,得找人来修葺才行。”“该花的银子要花,不要省着这点儿银子。”
朱氏应了一声,紧接着说起了庄子的事,“我和老二媳妇今天去买了一些鸡鸭鹅和小猪。”
“准备明天送到庄子上养着。”
“宝宝不在家,我和老二媳妇决定在庄子上住几天,先弄好猪圈这些。”
木老爹没意见,“带一个奴仆去,有事也能帮你们。”
“另外,让管家抓紧点儿,赶紧买几个奴仆来管理鸡鸭鹅猪。”
“庄子离这里太远,咱们一来一回地太不方便。”
自从上次去过庄子后,他便理解了平平说的,一来一回太浪费时间了。
有那么多时间,他在铺子里帮忙多好,没必要浪费的。
朱氏记下了这件事,“一会儿我和管家说说。”
几人回了饭厅用饭。
“宝宝……”朱氏刚开口,才想起孙女外出了,叹了口气。
“宝宝没在家里,我就感觉家里空荡荡的,连吃饭都没胃口。”
木牛牛几个孩子相互交换一个眼神,默默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宝宝没在家,他们还是安分点儿的好,不然会吃竹笋炒肉的。
他们不想吃竹笋炒肉。
木老爹几人的心情也不好。
“也不知宝宝到哪儿了,她那么小一个孩子。”
“我担心宝宝吃不好,坐马车的滋味可不好受。”
“行了行了,都吃饭。”
不同意家里以往欢快的气氛,今天家里的气氛十分沉闷。
木牛牛几个孩子用生平最快的速度吃完饭,而后一溜烟地跑了。
再不跑,他们怕是会被爷爷奶奶他们说上几句的。
……
皇宫,养心殿偏殿。
盛帝正在看郑星光派人送来的一封信。
说是郑星光派人送来的,实际上是桑叶写的信。
看完信后,盛帝头也不抬地问钟灵:“蓄水那事,查得如何了?”
钟灵微微弯着腰,恭敬道,“回陛下,已是查得七七八八了,剩下还需要一些证据。”
紧接着,他继续道,“查到,此事与户部侍郎有关。”
“户部侍郎的一个妾室的弟弟,是个纨绔子弟,平时正事不做,没少做混账事,但人是个聪明的。”
“户部侍郎的妾室又是个宠爱弟弟的,请丈夫帮了多次的忙。”
“这人前段时间与狐朋狗友外出游玩,无意中发现一些村子缺水,又见天气这么热,便给户部侍郎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户部侍郎一开始当他是胡闹,可在他卖出去不少水后,便动了心思。”
如今天气越发的炎热,不少的地方缺水,水又是不可缺的,因此买水的人不少。
盛帝将信放在御案上,止不住地冷笑,“朕倒是不知,户部侍郎的胆子大到这种地步。”
“不用继续查了,你现在变带着禁军将户部侍郎的府邸给我围了,该抓抓,该审问审问。”
钟灵道,“陛下,若是审问出与其他朝臣有关,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