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弘时封王
太后心中虽明白甄嬛的算计远不止于此,但她的这份能屈能伸、果断舍得的心性,却也让太后暗暗钦佩。
也难怪皇帝会对她念念不忘,想来是有手段能让宜修收敛一二的。
于是,太后便不再为难甄嬛,只是叮嘱道:
“宫中如今只有你熹嫔一人怀着身孕,但你入宫之时恰逢星象不利。
你便在永寿宫中安心静养吧,只要你能尽心侍奉皇帝,保重龙嗣,为皇家绵延子嗣,哀家也不会苛责你其他事情。”
甄嬛柔声应允,众人便各自散去。
其实自甄嬛重返紫禁城以后,并未如众人所料那般受尽宠爱。
在凌云峰的时候,因四年时光相隔,那份遥不可及的思念让皇上视她为珍宝。
更被甄嬛那张与纯元相似的脸庞所流露的深情打动,从而不顾一切地呵护她。
然而,当她真正回到宫中,那份热情却悄然褪去。
或许是因为得到得太容易,便不再那么珍视,不再时刻放在心上。
说起来除去那张脸庞和她刻意展现的温婉之外,甄嬛在甘露寺四年被静白磨砺出的圆滑与谨慎,又怎能与宫中那些娇贵的妃嫔相提并论?
论端庄大方,惠贵妃当仁不让;
论姿容美貌,顺嫔无人能及;论性子温和,是敬妃的长处;
论沉静自持,端妃得皇帝多年夸赞;论柔顺妥帖,怎么能比得了安嫔?
若说才情,静常在、周答应也毫不逊色。
所以,雍正对甄嬛大多也是看着以往的情面,和她腹中的孩子罢了。
而皇后既然用了危月燕冲月一事来针对甄嬛,首当其冲的便把视线放在了她的肚子上,
尤其是见得甄嬛在雍正心中并非无可替代,便愈发大胆地对她下手。
之后的某一日,在储秀宫附近的六棱石子路上,皇后暗中掺入鹅卵石,导致抬彩舆的侍监在甄嬛回宫的路上差点滑倒。
幸亏流朱反应迅速,及时扶住,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而欣嫔作为储秀宫的主位,那鹅卵石上的青苔是川地特有的牛毛藓,欣嫔恰好是蜀中人,偏爱观赏矮子松盆景。
若甄嬛在欣嫔的地盘上出事,她们之间那点情谊便会荡然无存。
若能挑起储秀宫与永寿宫的争端,对皇后而言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
有这般城府和手段的,除开宜修,没有旁人能想到了。
甄嬛自然心知肚明,于是将此事压下,并未对外宣扬。
她只在雍正面前含泪哭诉:
“臣妾只觉自己命途多舛,虽蒙皇上恩宠得以重回身边,却连在宫中行走都险些滑倒,只怕终究是没福气保住这个孩子。”
随后,她恳求皇帝免去她的晨昏定省,让她能够关闭永寿宫的宫门,安心度日,直至皇嗣降生。
雍正为了皇嗣的安危,很快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皇后在无法对甄嬛下手后,便转而将矛头对准了贵妃。
她屡次在明里暗里设置障碍,抱怨皇上对贵妃的六阿哥过于宠爱,而弘暄年幼,恐怕承受不起这份福气。
然而,雍正对这些宫中的流言蜚语并未给予太多关注。
沈眉儿却对此感到不胜其烦,跑到太后身边旁敲侧击地出了个主意,请求给弘时开府成婚。
并让他在朝堂上谋得一个职位,以历练自身,为皇上分忧。
弘时如今已年满十五,正值青春年华,且他的婚事也需提前筹备,此时成婚开府出宫,确在情理之中。
然而,雍正心中仍有顾虑。
他膝下共有五位皇子,除了弘时和弘历年岁稍长外,弘昼一直在圆明园调养身体,弘暄则刚刚达到入尚书房的年龄,而弘昕更为年幼。
此外,甄嬛腹中的孩子尚未出世,是阿哥还是公主,尚未尘埃落地。
况且以雍正的年纪,这几年未必不会有更多新的阿哥出现。
因此皇帝也十分头疼,若是开府成婚,必得先封王,否则难免会让朝臣觉得自己对三阿哥不重视,有了轻视之意。
可若是封了,弘时的资质也确实平庸了些,现下封了王,就凭添了许多声望。恐怕以后论起国本的时候,会有朝臣以此为由多费唇舌。
这个提议既然已经被提出,皇后宜修也只好暂时放下打压贵妃的念头。
毕竟阿哥封王之事才是当务之急。
弘时作为她的养子,拥有半个嫡子的身份,她多年来精心培育他。若能成功封王,弘时在阿哥中的地位将稳固无疑。
然而,沈眉儿虽然提出了这个建议,但她又岂会让皇后轻易得到。
当皇上正为此事忧心忡忡之际,沈眉儿步入养心殿,柔声为他分忧解难
:
“皇上,阿哥获封亲王,固然荣耀无比,金册金宝,岁禄万石,但晋封之路往往需从低爵位一步步升迁。
弘时即将元服,建府立宅,按例可获封亲王。然而,皇上正值壮年,国本之争无需过早忧虑。
臣妾斗胆建议,不如先册封弘时为郡王,让他成为阿哥中首位获爵之人,这既是一份莫大的荣耀,也能避免朝臣们过多的揣测。”
雍正听后,沉默片刻,却是笑了:“眉儿此言,甚合朕心。”
数日之后,皇帝于早朝之上颁布圣旨:
“桐圭之宠,光耀帝室,天潢之裔,恩礼并至。
朕今盛典酬庸,特命新爵。
咨尔弘时,朕之三子,醇厚谨慎,天性孝悌,勤勉有加,枢机缜密,仪度从容。
今特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沂郡王,冠服视二品。
愿尔承奕世之恩纶,克守家道;固磐石之基,永葆声誉。保持清修,敦厚品行,勉力前行,不负朕之厚望。
钦此!”
同时,皇帝赐予沂郡王丰厚的食禄:岁支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纻丝五十匹,罗二十五匹,绢及冬夏布各一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以及马匹草料月支十匹。
皇后虽觉未能获封亲王稍显遗憾,但弘时作为诸多阿哥中首位获此荣耀者,心中也算得到了些许慰藉。
而对于弘时而言,能够出宫建府,远离皇上的严厉目光,免去诸多课业的重压,他自是满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