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一场暴风雪,休战
大战惨烈,鲜血染红了冰冷的冰层,惨叫声、怒吼声此起彼伏。陷阵营的枪兵本就是步兵精锐,即便是正常对敌,其战力也远超普通士兵,更别说在寒冷的冬季里,青州军还有着白叠衣的优势。
青州军的枪兵们不断地将长枪刺入袁军的胸膛,袁军士兵拼死抵抗,却仍是抵挡不住,逐渐败退。
最终,淳于琼看到战场不利,只好又下令退兵了。
三四天时间里,袁军发动了数次进攻,采用了各种手段,依旧一一被击退。朝阳渡仍旧掌握在青州军手中。
淳于琼也是无奈,寒冷的冬季,让大军战斗力下降。他兵力虽占优,但也难以施展。
张合提了个意见:“淳于将军,以我看,不如兵分两路,你在这里攻打渡口,牵制敌军,我率一军北上,另寻他处渡河,再夹击朝阳渡。”
淳于琼想着在这里受地形所限,兵力施展不开,还不如分兵而攻,就答应了。于是,张合率两千军悄然离开了营寨,往北走了七八里路,看河面上的冰结实得很,就踏冰渡过了黄河,再往南进军。
此刻,朝阳渡口处,双方大军交战正酣。一个士兵跑来高顺面前:“报将军,敌军分兵,一支军队往北渡河。”
高顺微微一笑:“知道了。”
他并不在意,因为陈炎的军队正在朝阳北面。早在袁军攻打朝阳渡时,他就向在朝阳城的陈炎传递了消息。陈炎立即率军来到朝阳渡。只是袁军进攻力度不够,高顺仅凭陷阵,就让袁军几次无功而返,陈炎所率都没有出场的机会。
……
话说张合率军渡过黄河后,往南走了几里路,距离朝阳渡只有一两里的路程,被陈炎大军挡住了去路。
陈炎还想伏击袁军,但他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地形伏击,而袁军只有几里路就到朝阳渡。他也只好率军正面交战。两军狭路相逢,大战开始。
两军迅速短兵相接,战场上顿时陷入了白热化的激战。兵器交击的声音、士兵们的怒吼声、喊杀声、惨叫交织在一起,见证了这一战的惨烈。
严寒的天气却成了两军最大的敌人。袁军士兵们难以抵挡刺骨的寒冷,他们的动作因此变得迟缓,战力大打折扣。相较之下,青州军士兵们穿着轻便而保暖的白叠衣,这使得他们在寒冷的气候中依然能够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灵活的身手。
半个时辰过去了,战场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袁军士兵们虽然勇猛,但在青州军的凌厉攻势下,逐渐显露出疲态,慢慢败退。
张合看到战不利,只好选择了撤退。青州军一路追击,但袁军在张合的带领下并不慌乱,而是边战边乱,慢慢地撤回了黄河北岸。青州军并没有追击到对岸去。
张合赶紧收拢一下自己的军队,两千大军只回来了一千五百人左右,伤亡及消失超过五百人,占了两成半,不可谓不小。他看到军中士气低迷,知道再攻朝阳渡也是没多大意义,就下令先撤回,与淳于琼会合。
而在张合率军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淳于琼曾发动了两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看到张合回来,淳于琼没多说什么,毕竟他也毫无进展,没脸再说张合的不是。
当天夜里,天气再次突变,下起了大雪。袁军营寨里,每每几个士兵蜷缩在一起,相互取暖。天亮之后,外面仍是大雪纷飞,袁军中一些伤兵,伤口被冻,在哀嚎中慢慢死去。
淳于琼和张合一看,大地茫茫,别说打仗了,恐怕连出去都困难。幸好军中还有些柴火,他让人生起数个火堆,士兵围着火堆取暖。
在黄河的南岸,陈炎的大军营寨和朝阳渡紧挨着。营寨中也是生火取暖,士兵都抱在一起,围着火堆。此时,高顺感慨万分,要不是有白叠衣,这大军驻于野外,都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这么冷的天气,对面的袁军恐怕已经失去了战斗力。高顺还想着建议陈炎下令退兵朝阳城,但想到敌军都没撤,自己撤了,万一敌军过来把渡口给占了,那就麻烦了。
连续五六天时间的大雪,整个黄河已是覆盖着厚厚的雪花。
……
建安三年(198年)一月中旬,雪终于停了,太阳偶尔也会露出了笑脸。它出来时,营寨中的士兵也会出来,接受着阳光的温暖,它不见时,士兵又蜷缩起来。
黄河北岸,袁军的营寨里,有不少士兵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冬季作战,军中自然也有所准备,但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仍让士兵难以抵抗。淳于琼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士兵被冻死,但他知道大军多半已没有了战斗力。更何况,粮食也快吃完了。
雪停了之后,他立即下令撤兵,先回平原再说。
黄河南岸,青州军的大营里,初时营寨里生火取暖,后来柴火没了,有些士兵去砍柴火,却消失于风雪之中。后来,营寨中不再生火,士兵们只是抱在一起取暖。即便有白叠衣,军中仍有十几个士兵被冻死。
好在,青州军中很多士兵都会处理伤口,士兵受伤后,及时得到处理,伤兵没有因伤口被冻而死。
雪停了之后,袁军先撤走了,陈炎也连忙下令大军撤退回朝阳城,只留下一些斥候留守朝阳渡,查探敌情。他也担心,这是短暂的停止,万一几天之后,再次下起大雪,那他的士兵就真的扛不住了。
当天傍晚就回到了朝阳城。朝阳城长期驻军,储备充足,柴火充足,陈炎这才安心下来。
……
青州平原郡平原城。
淳于琼率军回来了,五千大军出动,只回来两千多兵力,折损了大半。他和张合来到袁绍,准备迎接袁绍的怒火。
“仲简,你我认识多年,我知你之才,今何以大败?”
袁绍和淳于琼真认识多年了。十年前,先帝在雒阳组建西园八校尉,两人均为其中之一。当年,淳于琼几乎与袁绍平起平坐,自然也不是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