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仁者心动
“你不想让我立你为皇后?”李二有些讶然。
皇后这个位置对于后宫的这些人的吸引力就如同皇位对于皇子的吸引力一样。
就像是李渊的妃子张婕妤,明明李渊和发妻窦皇后的三个儿子都已成年。
而且大唐能够夺得天下全赖这三个儿子的鼎力支持。
就这么明显的局面,张婕妤都想让李渊将她立为皇后。
也就是李渊想得明白,不然李二不介意在账簿上再多一个张婕妤和张婕妤孩子的性命。
当然换做李建成和李元吉任何一个人了来,他都不会介意送这俩人下去。
“陛下和故皇后生育了7个孩子,且太子身居储位多年,地位稳固。”杨妃柔声说道:“我的孩子,做个亲王便已经很知足了,若是陛下立我为皇后。”
“让他们多了继承皇位的法理,我怕他们心中滋生不臣之心。”
“倒不如断了他们的念头,让他们安心做个亲王就好了。”
“你倒是知足。”李二想到强烈反对的魏征和回转心意的杨妃,心中有些气馁。
他开始觉得自已是不是老了?
为什么做事一件件的开始无法顺心了?
像李二这样的皇帝,他的威望和权力来自于人们的认同,因为大唐天下几乎全都是他打下来的。
对于帝王权术,李二并不屑于使用,也不精通。
相比较嘉靖那种权谋政治生物来讲,李二的权谋显得有些稚嫩。
所以等李承乾成年后理所应当的继承了一部分李二那里的威望以后,李二便开始渐渐觉得随着李承乾的长大自已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想要制衡,却又不精通制衡之道,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
就比如这样。
............
是夜。
东宫的一处偏殿坐着十数位位东宫的臣子,而李承乾坐在首位手中拿着油灯对着这些人指派任务。
“张议潮。”李承乾斜眼看向张议潮说道:“你率领东宫亲卫在这里拦住外边试图进入皇宫的长安府军,我会将东宫所剩的全部铁浮屠甲胄全都调拨给你。”
“诺。”张议潮起身领命。
每处守门皆有守军,多则过千少则几百,而李承乾只给了张议潮两百人。
“崔季舒留守在东宫。”
“李光弼和陈庆之随姚广孝一起从东宫进入太极宫,等我消息。”
“诺。”
“裴行俨、薛仁贵、高宠、成济。”李承乾站起身子说道:“你们带着剩下人的人随我入宫埋伏。”
“诺。”
未来到的冯道则是准备在事成之后造势,又或者是事败以后将李二逼迫李承乾造反然后将其幽禁在宫中的消息放出去。
借助国子监的这个途径和那些嘴上没有把门的读书人,这些言论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天下。
“成济,等到入宫以后你就将在皇宫内的诸皇子全都聚集起来。”李承乾微微眯着眼睛说道:“等我消息。”
“诺。”
“马衔嚼,人衔枚,务必不要发出任何一点声音。”
此次动用的,便是从贞观八年他来的时候,便让陈庆之着手训练的太子近卫。
虽然经过几次扩充也不过一千余人,但都是从陇右道几经沙场下来的百战精锐,而且他们的家眷全都是在太子封地里面,可以说是与李承乾深度绑定的。
一切荣辱,全赖太子。
两年来,钱粮不曾缺过,等到东宫商队赚到钱以后,更是餐餐不缺肉食,也凭借这等后勤补给,这千余人的太子亲卫才能成为每日一练且脱产的职业军人。
当然消耗也是极大的,每个月养这千余人的钱粮,足以支撑近万人的府兵了。
回报便是每一个太子亲卫的军事素养外放出去都是可以成为军中的百人将。
仰仗这千余人,李承乾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面拉扯其数万人的大军,且指挥有度不会陷入混乱。
“父亲开始怀疑儿子儿子开始警惕父亲,唯有那奸佞小人大行其道。”
“被我杖毙的阴弘智,便是其中的一个小人。”
“我并不担心失去太子的位置,我只是担心。”李承乾扫过剩余人的脸庞说道:“长久下去,大唐的基业该如何传承下去。”
“着甲。”李承乾将手摊开,满头大汗的钱平便带着几个宦官服侍着李承乾着甲,剩下的那些文臣武将便也着甲开始行动。
嗖!!
高宠抽出长剑察看了一番又将其插了回去。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东宫的这几位武将互相素来是不服的。
尤其是高宠,他是有些看不上裴行俨和薛仁贵的,只是比武终究有所收敛,且他们武力相近根本分不出胜负。
不过这次他可以和其余几位比比谁杀敌更多了。
“阿耶。”李承乾抬头看向空中:“我们
父子终究还是走到这个地步了。”
说出这句话之后李承乾的心中多有畅快之意。
就像是压抑了那么久的情感,终于得到了释放。
终究是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
太极宫,华清宫内,
入睡的李二猛地坐起身子,满头大汗地看向窗外那漆黑的夜色。
睡在一旁的杨妃被身边人的动静惊醒,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柔声问道:“陛下,您怎么了?是不是天气太过炎热,让您难以入眠?”
说着,她伸出玉手轻轻拭去李二额头上的汗珠。
李二微微摇了摇头“不……我不知为何有些心慌。”
他猛然抬起头来看向空中。
华清宫和东宫的的画面重合。
两尊翱翔于九天的真龙在空中猛然对视。
随后无形的怒吼声在长安的上头回荡。
他们在争夺能够主宰大唐天下的权力。
嘶吼,厮杀,真龙掉落的血液化作云雾布满了整座长安城。
...............
...............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夏,李承乾率先领兵进入玄武门,埋伏于宫禁之内。”-《大唐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