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九字真诀
人生在世。
心态很重要。
如楚家三公子,即便被挂树上,也没少偷着乐,他人品极好啊!走哪都能撞见贵人。
而钟意,便赐了他一场机缘,一个“剑”字,让他连破五境,若仅凭正常修行,哪怕他练有混沌诀,少说也得大半年。
这,还只是肉眼可见的。
望不见的造化,必定还有。
“剑”字还在呢?就在他体内,一颗不凡的古字,定藏有大秘辛,若哪日掘出大宝藏,不得一飞冲天?
他是上进的,随风摇也丝毫不妨碍他心神沉湎,又沉入了剑之意境,祖师的剑道,还得多悟,他也想试试,何为人剑合一。
嗖!
风轻拂,卷着一抹女子香。
乃灵仙子,又拐回来泡脚了。
并未见钟意,她已吃下那桃仙果,正在闭关中涅盘己身,再出关必脱胎换骨。
“嗯?”灵仙子才拿起小鱼竿,便觉一股异样之气,回眸一瞧,正见树上那位,佛光乍现。
“佛家人?”她神情怪异,随手拈了楚萧一缕气,缠在指尖凝看,真有似隐若现的念力,徜徉其中。
唰!
正看时,楚萧形态又变。
此番,不再是佛,他如化身一尊魔,周身魔力徜徉,气血中,还多了一缕缕魔煞。
灵仙子看的黛眉微挑,神色更怪,下意识起身,如风来到树下,盯着楚萧看了又看。
真是眼拙了。
此子修为不高,竟魔佛双修,此两脉传承先天对立的,不怕修出神经病?
“莫看了。”焚天剑魂又尿急,一动不敢动,就怕这位道家天师,有啥特殊能力,能一眼望穿楚萧神海。
事实上,灵仙子没那道行,降妖伏魔她很在行,与人干仗,也颇有几分心得,但论起眼界,与玄虚子和天璇子还差些火候。
“唔!”
楚萧退出意境时,一声闷哼昏沉,魔佛作乱,他能安生了才怪。
待见灵仙子,他又呵呵一笑,“前辈,我是哪里惹了您老吗?给我挂树上作甚。”
“瞧你小子不顺眼。”苍字辈就是苍字辈,说话可嚣张了,就欺负你了,咋滴吧!
“那何时给我放下来。”楚萧一番挣扎,一脸纠结,“晚辈乃北境琅琊城主,还要回去剿匪了。”
“这般出类拔萃,自个下来呗!”
“若我能挣脱,便放我走?”
“何止放你,老身再传你一部秘法。”灵仙子又拿起了她的小鱼竿,话说的颇随意。
秘法?
楚少侠顿来精神,道家之术法,他可是稀罕的很呢?
自个动手,丰衣足食,他干劲儿十足,一瞬运满了玄气,一嗓子嚎的霸气侧漏,“神龙摆尾。”
龙吟声响彻,雄浑有力,但,也仅限于此,盘旋而出的龙,显化不过一瞬,便当场溃灭。
非他战力不济,而是捆他的绳子,有秘纹刻画,瞬间便破了玄气,乃至一宗秘法,使不出该有的威力。
无妨。
这个不行咱在换。
他心念一动,唤出了紫霄剑,以魂御之,对着绳索便是一顿劈。
不好使,绳子虽软,但其上秘纹诡异,将他之剑威,卸了个干干净净。
钓鱼的灵仙子,曾有一瞬侧眸,看的饶有兴致,开玩笑,她道家的捆妖绳,岂是那般容易破的?
“呼!”楚萧吐了口浊气,郁闷至极,小小一根绳子,给他闹的没脾气,刀砍不断,秘术玄法也难破封。
“有何手段,尽可使来。”灵仙子悠悠一笑,大半夜的没事儿干,找个小辈逗乐,倒也解闷。
“您老可别耍赖才好。”楚萧猛吸一口气,挣扎的仰了头,望看天穹,眸光炙热如火,“天地无极,乾坤借法。”
轰!
九天雷动,有三尺金光垂落。
他之修为境界,在刹那间猛增,自真武第四境,一路干到了最巅峰,只差半步,便可跃入通玄境。
“这.....。”灵仙子一怔,难以置信,真个霸道的禁法,提升竟如此恐怖,借天地之力,好一门神通。
“给我...开。”楚萧一吼如惊雷,又使出神龙摆尾,只一击,便挣脱了绳索,落地轰的一声响。
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让他难以掌控,亦或者,是修为进阶太快,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灵仙子看在眼中,眸中多了一抹深意,她活了近百岁了,第一次看走眼,这娃子底蕴之强,远超她预料。
青锋书院哪!究竟走了什么狗屎运,不是风水不好吗?竟还得此人才。
就这,还有一个更邪乎的楚少天,白夫子若是能多活几年,护他们长大成人,青锋崛起指日可待。
“嘿嘿嘿。”楚萧已散了秘法,屁颠颠的跑了过来,搓着手,笑呵呵看着灵仙子。
传传传。
灵仙子倒也没耍赖,轻轻拂了手,袖中飞出了一部古卷,稳稳悬在半空。
楚少侠咧嘴一笑,忙慌接下来,入目,便见卷面上的四个大字:九字真诀。
翻开一瞧,才知是阵法,更确切说,是剑阵,需九把剑入阵,进可攻退可守,若与人打辅助,还可施剑封印。
“多谢前辈。”楚萧未细看,揣起秘卷便跑没影了。
“夫子,算你赢一局。”身后,灵仙子一声低语,青锋来的弟子,破了道家的捆妖绳,属实没面子。
她已隐居太久了,要不要寻个好日子,下山去转转,看看而今的后辈,比之他们当年如何,如萧楚这般人,是否一抓一大把。
这边,楚萧已在岐山寻了个小旮旯,坐在树下,抱着秘卷埋头翻阅。
灵仙子所传,乃上乘之法,以他之悟性,怕是一时半会,也难悟得透彻。
“垃圾。”往日,皆是小圣猿吐露这番话,而今它虚弱沉睡,换焚天剑魂叨叨了。
修剑之人,谁还不通晓几门阵法,他就是个行家,除了诛仙剑阵,还真没几个能让他看上眼的。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楚萧如个刻苦的书生,挑灯夜读,在外聆听,多闻其低语。
这一坐,便是三两日,未见他施法运剑,就搁那埋头看,磨刀不如砍柴功,悟不出几分真谛,他是不准备起身了。
灵仙子也是闲的,没了钓鱼的心思,却是多了在山中溜达的念头,曾隐身过来一观,见其心无外物,未有叨扰。
道家,多高深之法,少有外传,而这《九字真诀》,便是其中之一,悟性不佳者,可修不出其间玄妙。
看过楚萧,她又飘入了一片湖泊,小徒孙钟意便在那,吃了一颗桃仙果,体魄已大有蜕变,湖中满是缭绕的雨雾和云霞。
第四日,便见浩大的异象,演满了岐山天地,且还伴有一道道古老的天音,听的心境沉湎的楚萧,都放了古卷,仰头望看。
所见,乃一片混沌云气,按道家的话说,是谓太极,其后,便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奥妙之象,看的他眼花缭乱。
“不愧道家传人。”楚萧喃喃一语,无需过去看,便知钟意涅盘了己身,远非昔日能比。
看来,此番书院大比,会比想象中有意思,身负一脉传承,钟意也未必不能与天命之人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