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新的一天

宗祠的油灯照明度太差,陈玉华拿了一只既可调节亮度又能调节照明角度的手电筒。

他将手电筒的照明角度调到最大,又调节到适当的亮度,然后放在靠墙的置物架上。瞬间,整个房间便被照亮了。

看到他又像变戏法般拿出这么一个照明的好东西,母女三人再次被震撼到了。她们何曾见过如此亮的灯?

“爹爹,这是什么仙法?快给我看看!”若云蹦蹦跳跳地走到置物架前,跳着脚想要去拿那手电筒。

“我也要,我也要!”若兮也活泼了起来,缠着陈玉华撒娇。

“哈哈!这可不是仙法,而是手电筒。”陈玉华享受着天伦之乐,开心地哈哈大笑。他从超市里拿出两个小号手电筒,一人一个地分给她们。

这两个手电筒是装电池的,亮度没有置物架上那个使用锂电池的亮,也没有调节功能。不过,给她们当玩具也不错。

姐妹俩得到如此神奇的玩具,顿时乐不可支。姐姐若兮问道:“爹爹,为什么叫做手电筒?”

听到女儿的提问,陈玉华有预感,自己可能是打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魔盒,今后要被两个好奇宝宝缠着问“为什么”了。

不过他并不觉得烦,便给她们做了简单的解释:“这手电筒啊,就像天上的闪电一样,能发出很亮的光,所以叫手电筒。”

“原来是和天上的闪电差不多啊!那爹爹还说不是仙法?闪电不是由雷公电母掌控的吗?”若兮表示爹爹有骗小孩的嫌疑。

陈玉华点点她的小巧琼鼻,笑着问:“那若兮现在都能掌控电了,不是和电母差不多?你不就是神仙了吗?”

“啊?可我不是神仙啊!我要是神仙就好了!”若兮的小脸上有浓浓的遗憾。

陈玉华被她的表情逗笑了,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不等若兮回答,若云就翻白眼抢答说:“那还不明白吗?我们若是神仙,就可以护着娘,不让她被奶打骂,也不让三婶欺负娘。我要把奶她们变得都替娘干活去,也要变好多肉肉和白米饭给爹娘和我们一起吃!”

“呃!”陈玉华语塞了。他看向媳妇,发现她正捂着嘴,眼眶湿润,显然是被小人儿感动到了。

夜里,两个小人儿睡在宽大柔软又有良好支撑力的乳胶床垫上,盖着清香贴合、轻柔又透气的蚕丝被,两张小脸上满是甜甜的神态。

沈秀娣第一次被陈玉华搂在怀里睡,有些不太习惯。但她那饱受磋磨的身体,早已疲惫不堪,很快就陷入了梦乡。

今夜可以睡得安心!今夜也是幸福的起点!

一夜无梦,第二天清晨,陈玉华卯时就醒了。这是他养了三十多年的习惯,即使换了身体,依然如此。

沈秀娣还在沉沉的睡眠中。陈玉华轻手轻脚地起床,穿上原来的衣服,出了门,在宗祠门前的晒谷场上,面向东方扎马步,开始吐纳起来。

这具身体虽然是年轻的庄稼汉身体,但长期过度劳作和营养不足,虽孔武有力,但实际上已经快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了。

因此,陈玉华给自己制定了一套边养身体,边锻炼的方案。而扎马步结合吐纳调息就是第一步,不但能锻炼下盘整体力量和稳定性,而且也能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还能修炼内息真气。

陈玉华在心中思忖着修炼内息真气之事,他虽起步已晚,但凭借丰富的经验,对人体结构的认知和对真气的理解都非同寻常。即使不能练到原身那般可飞檐走壁、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水平,但练到可自保应该无虑。

宗祠在村东头,平常就少有人来,现在又已经是年末,清晨气温很低,就更没有人来,就是看守宗祠的老陈头,也还躺在暖和的被窝里,不肯起床。

当第一缕曙光照射在陈玉华的眼睛时,他突然吐气开声,一道浊气从腹中喷出,然后缓缓收功。

他全身热气腾腾,心情舒畅的同时又感到肌肉酸胀,这是初有成效的感觉。

回到宗祠旁的房子里,沈秀娣母女已经起床,正在梳理发髻,被子枕头也都叠放整齐了。

“相公,这些东西该如何处理?若是被人看到,恐惹非议。”沈秀娣说道。

陈玉华从超市里的熟食区拿了几个温热的肉包和四盒纯牛奶,同时把地面上的床上用品收回超市。

他发现昨天被自己拿走的物品并没有刷新出来,有些失望,又想到做人不要太贪心,有了那么一个大型超市的物资,已经足够了。

尽管昨晚就见过陈玉华凭空变出东西,但现在看到他又把东西变没了,母女三人还是很惊讶。

“就像是乾坤袋的样子。”陈玉华给母女三人解释了一下,“这是咱们家的秘密,可不要告诉别人。”

他虽然觉得即使不小心说漏嘴了也没有关系,毕竟太过玄幻的事,人家若不是亲眼所见,顶多以讹传讹,大多是不会相信的,但还是又强调了一次。

若兮和若云连连点头,她们才不会往外说呢,又不是傻瓜!

“肉包!娘,你也来吃!好好吃!”若云已经梳好头发,接过爹爹给的白面包子,差点儿就流口水了,连忙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立刻惊叫起来,还把自己咬了一口的肉包举到沈秀娣的嘴边,让她也吃。

沈秀娣看了陈玉华一眼,猜到这肉包肯定也是他从乾坤袋里拿出来的,再看到乐利包装的牛奶,连问都不用问了。

陈玉华看到若兮在吞口水,也给她拿了一个肉包,“吃吧!”

“谢谢爹爹!”软糯糯的娃娃音直击陈玉华这个老父亲的心坎,酥的一批。

吃饱喝足之后,一家人朝镇子走去。

新的一天,从他们走出这房子房门开始。

合水镇和阳水村中间隔着阳水江,位于村西侧,以一座长约二十丈、宽约三丈的石拱桥相连。

一家人从村子中间穿过,碰到了许多村民。

陈玉华和沈秀娣在村民们的印象中都是老实之人,和他们也甚少说话,因此一路上竟没有人和他们打招呼,只是投来带着同情的注目礼。

村民们有的微微皱着眉头,有的轻轻摇头,似乎在为这一家人的命运感到惋惜,显然他们一家被老陈家净身出户已经传遍了整个村子。

走到石拱桥时,陈玉华手指北边说:“往北三百米,大约百丈的那片高地,就是咱们家要建房子的地方。”

听到相公说到建房子,沈秀娣面露忧愁说:“相公,建房子可要不少银钱。咱们家哪来那么多银钱?”

陈玉华微微一笑,眼中满是自信:“娘子莫忧,相公可不是一般人了。没有银钱,咱们就去赚。没有本钱,咱们拿个手电筒去卖,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