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一诺千金
晴雯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撬动那颗宝石,动作轻盈而谨慎,生怕弄坏了这精致的手链。
随着宝石的缓缓开启,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是什么?”紫鹃震惊地问道:“这心思也太巧妙了!”
晴雯慢慢将纸条取出,递给了黛玉。
黛玉接过纸条,双手微微颤抖,缓缓展开。
只见上面用娟秀的小楷写着:“月圆之夜,戏台之下。”
字迹雄浑有力,却也透着一股淡淡的书卷气。
右下角还写着两个更小的字:慕容
黛玉读罢,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思绪仿佛被带到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她紧紧握着那张纸条,指尖感受到纸张的温热,仿佛透过这张纸条,能够触摸到那个未知的人和事。
慕容族人果然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黛玉不禁想起了岛上的慕容老人,那是一位饱经风霜、却依然坚守着古老传统的长者。
每次与他交谈,都能感受到那份源自心底的真诚与质朴。
岛上的人们世代相传着诚信为本的信念,慕容老人便是这一信念最坚定的守护者。
黛玉曾多次聆听老人讲述慕容族人的历史与传统,尤其是讲到了第一代慕容族人的经历,老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家族荣誉和承诺的敬重,让黛玉深深为之动容。
慕容族人的祖先,是草原上的勇士,马背上的民族。
在战场上,他们骁勇善战,忠诚守护着主人的安全,成为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慕容族人的忠诚与勇猛,让他们在战场上赢得了无数的荣誉。
他们身穿厚重的盔甲,手持锋利的长矛,骑着矫健的战马,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他们的勇敢和智慧,让他们成为了战场上的传奇。
然而,慕容族人不仅仅是勇猛的战士,他们还是优秀的骑手和猎人。
他们在草原上驰骋,追逐猎物,猎取食物,为族人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精湛的骑术和敏锐的洞察力,让他们在草原上如鱼得水,成为了草原上的骄傲。
随着时间的推移,慕容族人逐渐融入了中原文化,但他们的勇敢和忠诚并未改变。
慕容族人的英勇和忠诚,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他们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后人,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如今,慕容族人的行为再次印证了他们的品德。
想到此,黛玉不禁拿出那块精雕细琢的玉璧,自从离岛后,玉璧的颜色更加柔和,五大神兽也更为活灵活现,好像随时都能呼之欲出。
突然,萧夜出现在窗前,双手抱拳道:“姑娘,王爷来了。”
“让王爷进来吧。”黛玉说完,回头看了紫鹃和晴雯一眼。
紫鹃和晴雯识趣地赶紧退下,关上房门,在门外守着。
只见北静王一身黑色紧身衣,外面罩了一件轻薄的灰色斗篷,从窗子里一跃而进。
“玉儿见过王爷。”黛玉赶紧行礼,看着王爷翩翩的风姿,心里却不断腹诽着,每次来都是越窗而入,就不能从门外走进来吗?
是窗子更方便,还是显摆自己的轻功,黛玉心里不悦,却不敢丝毫表露出来。
现在自己年纪还小,别人看到也许不会说什么,可是自古男女七岁不同席,这总归是不合规矩的。
等这里的事情结束,把爹爹的病治好后,一定让爹爹找王爷谈谈。
黛玉微微抬起头,瞥见北静王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仿佛读懂了她的心思。
“玉儿不必多礼。”北静王的声音温和而低沉,“今日前来,实有要事相商。”他轻轻掀开斗篷。
“玉儿明白。”黛玉轻声问道:“王爷,慕容族人可都安排妥当?”
“早已安排妥当,居住在城南一个大院子里。”北静王面色一沉道:“只是慕容族长并没有来京。”
“为什么,是他老人家不想来,还是身体不舒服?”黛玉想起慕容老人的和蔼睿智,担忧地问道:“慕容族人怎么说?”
“据影卫们说,当时是想把所有慕容后人都转移到京城,可是有些老人在岛上生活多年,已经习惯了,并不愿意迁徙到内陆,经过商讨,慕容族长决定遵循个人意见,自愿选择。”北静王轻声说道:“人老了,都比较念旧,故土难离啊!”
黛玉出生在苏州,五岁时因父亲调任扬州任巡盐御史,便随父母迁居扬州,现如今又回到京都,住进了荣府。
每当冬季来临,黛玉便回想起在扬州的日子。
在扬州的冬季,空气非常湿润。
黛玉总会在温暖的室内,摆上一杯热茶,捧起一本书,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思绪万千。
那时的她,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喜欢在雪地里玩耍,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父亲总是微笑着看着她,眼中充满了慈爱。
母亲则会在一旁,温柔地给她披上厚厚的披风,生怕她着凉。
如今,回到京都,住进了荣府,黛玉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荣府的荣华富贵让人羡慕,但她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这里的冬季,不仅寒冷,而且干燥,好像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让她感到有些喘不过气,嗓子总是痒痒的。
在荣府的日子,黛玉渐渐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感,学会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自己。
但她始终没有忘记,在扬州的那段时光,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玉儿,怎么了?”北静王看着黛玉神情恍惚,焦虑地问道:“是不是想念你父亲了?”
“王爷,请看。”想起爹爹,黛玉赶忙拿出那张字条,递给北静王道:“这是慕容后人送过来的,已经是第二次消息了。”
北静王展开纸条,看着上面的字,很是疑惑。
“月圆之夜,戏台之下。”
“为什么慕容后人认为在戏台之下?”北静王看着黛玉道:“那到底是大梨树说得对,还是慕容后人说得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