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问斩杨松

“皇上,老臣有罪啊!”

来到御书房,看到皇上后,庞籍开始演起了苦情戏。

看着老丈人跪在地上,赵桢赶忙道:“太师,有话好说!太师何罪之有?”

“皇上,老臣不该举荐庞昱去陈州放赈,辜负了陛下啊!”

“真相尚不清楚,太师何出此言?”

“话虽如此。然皇上也知道,老臣和包拯一向政见不合。皇上如今派包拯前往陈州查赈,难保不会挟私报复呐。”

赵桢笑道:“太师,包拯为人坦荡,断不会如此。”

“陛下,人心难测呐!”

“包拯仗着皇上的宠幸,手握大权,生杀予夺,一直想除掉老臣这个眼中钉。陈州地处偏远,陛下鞭长莫及。难保包拯不会故意栽赃陷害,给庞昱罗织罪名。”

“更何况,他有皇上御赐的三口铡刀和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庞昱年轻不懂事,倘若当真有些疏漏之处,以包拯的秉性,能放过他吗?”

“老臣请求皇上收回成命,另择人选前往。”

赵桢听罢,不禁微笑:“太师过虑了,朕已吩咐包拯,不得对庞昱施以刑罚,即便庞昱有罪,也必须押解至京城,太师这下总可以安心了吧?”

庞籍听后,心中的忧虑才稍有缓解,他未曾料到皇上已有如此周密的安排,这确实超出了庞籍的预期。

他明白,这显然是皇上顾念庞娘娘的情面。

将女儿送入宫中,这无疑是他一生中最明智的决定。

若女儿能诞下皇嗣,庞家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然而,庞籍此刻仍旧感到不安。

即便庞昱被押解回京,局势也并不完全由自已掌握。

朝堂之事,变化莫测,充满不可预知的变数。

难保包拯和范仲淹不会力谏皇上,庞昱依旧难逃一死。

“陛下,老臣尚有一事恳请陛下恩准。”

“太师有何请求,尽可直陈,只要朕力所能及,定当应允。”

“为防不测,包拯违抗了圣命,对庞昱施以刑罚,臣恳请陛下赐予一份赦免诏书。”

赵桢本无意处死庞昱,闻庞籍之言,心中一动,此事并非全无可能。

以包拯的性情,若庞昱确实犯下罪行,即便押解回京,将来免不了又会苦口婆心地劝谏。

与其将来面临艰难抉择,不如现在就预先赦免。

赵桢思及此处,颔首同意,亲自起草了一份赦免庞昱的诏书,交予庞籍。

庞籍接过诏书,喜出望外,拜谢后退下。

有了这份赦免诏书,即便包拯有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对庞昱怎样了。

除非包拯自甘冒险,不顾自身安危,不想要自已的脑袋了。

转眼间,已是次日黎明。

天色尚朦胧,包拯一行人便携带着三口铡刀和尚方宝剑,浩浩荡荡地向陈州进发。

与此同时,陈州的安乐侯庞昱已收到父亲庞籍的飞鸽传书,无非提醒他,包拯奉旨前来查赈,万事小心,务必把屁股擦干净了,不要留下任何把柄在包拯手里。

庞昱读完书信,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容,并不放在心上。

“我爹未免也太胆小了!不就是一个开封府尹,有何可惧?”

满朝文武大臣都对包拯敬畏如虎,但庞昱却偏偏不信这个邪。

“包拯虽是驸马,我庞昱却是国舅爷!他虽是奉旨钦差,我亦是奉旨钦差,他还没资格审问我。”

对于一个自幼生活在优渥环境中,习惯于高高在上,并且正值年轻气盛的世家子弟庞昱来说,本就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以为天下人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

能有这样的反应,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他确实有傲慢的资本和底气。

他不是是没听说过包拯的威名,也清楚连皇后的弟弟曹忭和驸马陈世美都未能逃脱开封府的龙头铡。

但在庞昱看来,曹国舅和陈世美之所以丧命,是他们自已太怂。

死不足惜,不值得同情。

“在我面前,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包拯……哼哼……本侯要让这只老虎变成病猫。”

“惹恼了我,我让他回不得东京。”

庞昱对包拯不屑一顾,这让知州周进暗暗叫苦。

安乐侯是国舅,可以不惧包拯,但周进只是个五品官,无权无势,无依无靠,他怎能不害怕!

在庞昱的淫威下,周进没少做恶事,包拯若追究起来,他能否保住性命还是个未知数。

“侯爷,话虽如此,但包大人

绝非等闲之辈。”

“更别说他手中握有御赐的铡刀和尚方宝剑!”

“侯爷还是小心为妙,切不可大意啊!”

庞昱听到这里,似乎有所思量。

“也罢!那就先杀了杨松,免得夜长梦多。”

“啊!”

周进惊呼一声。

“啊什么,你怕了?”

周进苦着脸:“他可是陛下亲自委派的通判,朝廷命官,下官能不怕吗?”

庞昱脸色一变:“怕什么,凡事有本侯替你担着。把他的罪行公之于众,明日押赴刑场问斩!”

“侯爷,您还是放过下官吧!擅杀朝廷命官,那可是死罪。”

周进哀求着,声音中充满无奈和恐惧。

仿佛站在悬崖边,每一步都可能跌入万丈深渊。

他知道自已能力有限,却一向兢兢业业,未曾犯过重大错误。

在官场中,也一直保持着谨慎和勤勉,努力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

然而自从安乐侯庞昱来到陈州,短短三个月,他所犯下的恶行,比几辈子加起来都多。

如果再把朝廷的通判也斩了,朝廷追究下来,自已还能活命么?

“再啰唆,我现在就让你去见阎王。”庞昱不耐烦地道。

次日。

通判杨松被州衙押赴刑场。

身穿囚服,背上插着斩条,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萧瑟的冷风扑打着杨松的脸庞,嘴唇皲裂,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庞昱为了把所有罪责都推到他身上,对他严刑拷打。

杨松受刑不过,只得屈认了罪行。

安乐侯生怕出什么意外,因此亲自到刑场监斩。

此时,刑场四周挤满了百姓和灾民围观。

看着杨松这位好官,竟落得如此下场,百姓议论纷纷,止不住伤心流泪,可又无可奈何。

只能在心中暗自感伤:难道当真好人都没有好报吗?

只见知州周进拿出一张罪状,在安乐侯庞昱的逼迫下,站了出来,高声宣读:

“通判杨松,自为官以来,压榨百姓,贪赃枉法,陈州旱灾期间,更暗中克扣赈粮,本州依据大宋律令,将其明正典刑。”

宣读完毕,又回头审视庞昱的脸色,方战战兢兢下令:

“午时三刻已到,行……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