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诗词大会

赵祯率先将目光看向名头最大的晏殊,“晏爱卿,你来词坛领袖,何不先填一首助助兴?”

晏殊乃少有的神童,十四岁便入仕,参加礼部考试,赐同进士出身。

尤擅填词。

最出名的莫过于那首《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连范仲淹在他面前,都自称学生。

晏殊也看出来了,今日皇上召集的都是当今才子。

他年事已高,不便和年轻后生抢风头,于是婉言谢绝。

皇上又让王曾和范仲淹作词,两人均是相同口吻,不想和年轻后辈争锋。

均自罚三杯。

对他们来说,填一首词,不过是信手拈来的事。

他们的词作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名震天下,何须再在这个时候卖弄,抢了年轻人的风头。

赵祯不好勉强,目光扫视全体:“各位才子,谁肯先来?”

“陛下,微臣不自量力,献丑了!”

一年轻学士主动站出来。

不是别人,正是范仲淹的学生欧阳修。

看着这个年轻后生有如此勇气,赵祯脸上亦喜:“原来是欧阳卿家,快快作来!”

“是!”欧阳修道,“微臣有一首生查子。”

目光瞥了一眼众人,颇有一种傲视群雄之感。

他虽然年轻,还不满二十岁,却已颇有才名。

众人也都满心期待地看着欧阳修,想看看他到底有何才学,竟敢作先。

只见欧阳修满饮了一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一蹴而就,众人都惊得“噫”了一声,连连赞叹:好词!好词!

此曲看似结构简单,却填得工整,极富感染力,给人以无尽的哀怨叹息。

曲有尽,而意无穷。

赵祯大喜:“欧阳卿家不愧是范爱卿的学生,才思敏捷,只是这首词略显伤感了些。”

“是!”欧阳修点头称是,坐回原位。

大殿后的七公主,听到词作,觑眼偷看,却是个年轻后生。

看上去还不满二十岁,心中暗暗点头。

赵祯又道:“还有哪位卿家……”

话犹未了,但见宋祁起身:“陛下,微臣愿一试。”

“宋爱卿请!”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听到这句,百官更是震惊不已,眼睛泛光。

“妙!妙!妙!”

“一个“闹”字,简直把春天都写活了。”

“真乃大家的手笔和风范。”

“神来之笔啊!”

听到赞美,宋祁的嘴角微微上扬,继续补充下片: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上片写景,下阕抒情。

借情抒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百官惊叹不已。

偏殿里的七公主,亦是美眸涟涟,连忙询问太后此人身份,仿佛心中已认定他为夫婿。

太后道:“此乃宋祁,已有妻室。”

七公主一阵气馁。

太后宽慰道:“公主莫要心急,包拯这不还没作么?”

七公主微微叹气,摇摇头:“太后,包拯纵有才学,只怕也及不上这宋学士。”

太后笑而不语。

席间,各大才子纷纷踊跃参与。

每一首都堪称经典之作。

包拯只是听着,没有丝毫要表现的想法。

不是不想出风头,实在是没继承到本尊老包的文学天赋。

今天只要不出丑就不错了。

不想皇上却没有要放过他的意思,直接点名道:“包卿!”

“臣……臣在!”包拯心里一怔,被电到了一般。

“各位才子均有佳作,包卿为何默不作声?”

包拯尬笑道:“皇上,臣不擅填词。”

赵桢抿嘴一笑,怎么可能相信这种屁话。

堂堂大学士,进士及第的才子,不会填词,说出去谁信?

当初辽国使团以三道谜题刁难大宋,便是他以一已之力破解,还对出了辽国使臣的绝对。

现在包拯跟他说不善填词,这不是开玩笑么!

更何况,今天宴请天下才子的目的,就是冲着包拯。

赵桢岂能错过机会。

“包卿不必过谦,你的才情朕岂能不知。”

“天下只知卿断案之神,却不知卿才学之高。”

“今日朕便是想要让天下人都看看,你包拯的才学,不输刑侦,莫要让朕失望,扫了今日盛会之雅兴。”

额……!

包拯心里一阵无语。

作为穿越者,诗词背过不少。

若今日没有限定题目,包拯丝毫不惧。

后世传唱的诗词,随便拿出一首来,也不输现场所作。

关键限定题目为元夕,这特喵就难了。

他记得最清楚的一首“去年元夜时”,竟然是欧阳修的词作。

除此之外,他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来了。

脑海里不停浮现着古代诗人的名字。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一想到辛弃疾,脑海里忽然蹦出“蓦然回首”几个字。

这不正是写元宵佳节的么?

叫什么来着……

水调歌头?

木兰花?

浣溪沙?

青玉案?

是了!就是这首了。

包拯大喜过望。

“既如此,臣试试吧!若作得不好,还望陛下恕罪。”

“包卿但作无妨!”赵祯亦喜。

偏殿里的七公主,却直摇头叹息。

连作词的勇气都没有,这就是太后说的才压天下?

包拯目光忽然看向大殿外升起的烟火,终于脱口而出。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他努力回想。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背到这里,又顿了顿。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终于,包拯凭借记忆,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完整念了出来,暗暗长舒了口气。

这下完成任务了,不用丢脸了吧!

虽然有点欺世盗名。

可也没办法啊!

诗词歌赋本就需要巨大才情。

一个后世穿越者,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都不同,也没有吟诗作对的氛围,有多少本科生能填词的?

对于诗词这块,包拯一直都是死记硬背。

穿越后,也没有继承本尊老包的才情和天赋。

会个鬼!

不过辛弃疾这首少有的婉约词,包拯却记得清楚。

撩妹专用!

当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脱口之后,全场哗然。

一个个瞪大眼珠,伸长舌头,不敢置信地看着包拯。

“好词!好词!真是好词啊!”

“妙!妙!真是太妙了!”

“神作,神作,真乃神作!”

“尤其下阕,堪称神来之笔。”

“哈哈,想不到包大人这样正气凛然之人,也能作此等含蓄婉约之词,可真是大出所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