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真大丈夫真豪气,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可还没过几个月的太平日子,齐国的贵族后裔田荣就因为对分封的不满,赶走了齐王自立为王,刘邦则拜韩信为大将军趁机挥军东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重返关中。”
“不久便击败了章邯,并再次用计欺骗项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关中后就会心满意足再无所图。”
“而项羽还真就信了,于是放心去攻打田荣,结果使自己深陷战争的泥潭无法抽身,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公元前205年,51岁的刘邦在平定三秦之后准备东出与项羽一争天下,大军很快就攻下了河内,并以义帝被杀为借口号召各路诸侯王率兵与自己一起讨伐项羽。”
“自此四年楚汉战争的序幕正式拉开...”
“同年5月,刘邦趁项羽深陷齐国无力抽身的机会,率领诸侯联军五十六万一举攻占了西楚国都彭城。”
“短暂的胜利使刘邦失去了理智,整日与诸侯喝酒庆祝,项羽急率轻骑兵三万回袭彭城,毫无防备的联军被杀20余万。刘邦仅率数十人逃脱,以汉为首的反楚联盟就此瓦解。”
始皇帝:“......”
每当他高看刘邦时,对方总能做出什么骚操作把他搞懵。
“幸亏韩信等人在京索之战中击败了西楚的追兵,汉军才得以稳住阵脚重整军队,依托关中的有利地势和项羽展开了长期的对抗。”
“公元前204年,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歼灭齐楚联军,完成了对储君侧翼的战略迂回,并派灌婴率领一路汉军直奔彭城。”
“腹背受敌的项羽兵疲粮尽,只好与刘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
“第二年项羽引兵东归,刘邦本来也想退兵占据半壁江山,回家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但在张良的提醒下还是觉得不能放虎归山,决定全力追击楚军。”
“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等人率各路汉军共计70万,与10万久战疲劳的楚军在垓下展开决战,韩信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将项羽的部队分割成两半大败楚军。”
“无法,项羽只好带着两万伤兵退回阵中。”
“之后韩信又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项羽最后只好率领800名精兵突围,行至乌江时仅剩下28骑兵,不肯过江的项羽最后全军覆没,自刎而死!”
季圣:【了解刘邦才知道,这个魅力无穷高,不然也打不过武力无穷高的项羽,搞不定统帅无穷高的韩信。】
18岁天才少年:【成皇帝前,刘邦是有大气魄的人,是个好老板。】
星汉:【蛋糕最后一块才是留给自己的。】
闻音至宝:【本来刘邦没啥文化,干着干着,哎你别说,这文化水平也跟着出来了,由此可见,实践才是文化的根基,而活着就是实践的根基。】
“自此,54岁的刘邦君临天下,定国号为汉,并兑现先前的诺言大封异姓王。”
“公元前200年,各诸侯国占据了大汉江山的半疆土,异姓诸侯王在封国内部军政独,立尾大不掉给中央集权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于是刘邦决定削除异姓诸侯王,经过5年的努力各大封国均转入刘氏子孙手中,只有长沙王吴城的长沙国得以幸免。”
“韩信、彭越被废后更是因为吕雉而死。”
“公元前195年,61岁的刘邦杀白马为盟,与诸将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白马之盟。”“但此时的刘邦年事已高,加上平定叛乱时又中了箭伤,回到长安之后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弥留中的刘邦向吕后交代了自己死后的人事安排,吕后又追问在这之后怎么办?”
“刘邦却说:以后的事情你也不会知道了。”
“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驾崩于长安长乐宫,享年62岁。”
摇晃的红酒杯:【刘邦这辈子活得都太敞亮了,拿起碗就吃,灭了蜡烛就睡,张开嘴就骂,醒了就去找人!】
我是小靓仔:【人不会,作为老板,他可以把人才聚在一起,其他人就不行,有些人就适合打工,有人就适合当老板。】
简道:【刘邦懂人性,懂人心,懂低头,懂得体谅别人,懂得成功靠大家。】
叫可可:【刘邦和曹操都是关键时候做出选择的人,大敌当前是进是退,是守是攻,众多谋士你一言我一语,战场上稍有迟疑就是瞬息万变!】
“如果在中国历史上只能有一个人称得上是天命所归的话,那么我相信这个人一定是刘邦。”
“刘邦的创业经历伴随着太多的传说与奇迹,从斩蟒起义到亡秦灭楚,他只用了短短七年。”
“十年仗剑游历天下,十年乡间快活温存。”
“从隐匿莽山荡到最终击败强大的项羽,仅仅七年他便给百姓一个安定的天下。”
“不知暮年的刘邦站在旧时的街道会不会想到斗鸡走狗的自己?望向街口的方向能否看到与自己并肩的卢绾与纪信?”
“当然,这些我们并不得而知......”
盘点就此结束。
刘邦是时锦初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之一,极具人格魅力与处之坦然的一切。
在时锦初从小系统性学看汉史以来,她从未认为刘邦是流氓,她始终认为刘邦是游侠。
古人跟现代人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刘邦不喜欢种地,在那个农耕文明时代不种地的农民就是混混流氓。
但是刘邦为人仗义,对沛县乡亲好,谁家有啥事儿他都会帮忙,所以他一个混混才能当亭长。
而一个人面对生死的态度,最能体现他的真实气度,天命在我,生死离别,何惧哉?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刘邦晚年病重,临死之前拒绝了吕后请来的良医,对话是这样的:
医曰:“病可治。”
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真大丈夫。
真豪气。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