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刘邦内心独白,简直厚颜无耻不要脸,心态稳如老狗

时锦初真的很喜欢《楚汉传奇》鸿门宴这一桥段,所以想到盘点刘邦就顺势剪辑了下来,让粉丝宝宝们看看影帝级别演技。

万朝古人本以为视频到此便会结束,却没想到下一秒画风突变,是时锦初有感而发剪辑的刘邦内心独白与剧情桥段搭配。

[我本来就是王啊。]

[我叫刘邦,在沛县我是亭长,现在入了咸阳,关起门来我就是关中王~]

项羽:“......”

张良脸色难看,焦急道:项羽把你的当王了吗?他现在正在四处找你,想把你一口吃掉!

闻言,刘邦猛地站了起来,“他敢!”

下一秒,画面来到鸿门宴,刘邦的独白声响彻诸天万朝。

[我兄弟确实敢,所以那天的饭局我没敢失约。]

[我深知在这种高端饭局上,首先要态度保持卑微恭敬让主人高兴。]

“呵,小人,杀我大兵,拒我小卒,你想造反吗?”范增冷笑道。

[接着把自己所犯下的错直接推给小弟,让自己也成为间接受害者。]

[小弟犯错,现在我出来承担,又能让他看到我对兄弟的情谊。]

闻言刘邦把锅推给手下人,范增表情似是讥讽之际,说道:“一口一个兄弟,项将军把你当兄弟,你把他当竖子。”

刘邦偷偷瞄向坐在上首的项羽,见他并未有插口的意思,心中已然明了。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情绪价值给到位,谈起俩人的情谊......]

独白话落,众人只见画面再次一转,似在回忆过去。

只见画面中的刘邦正在跪伏在地,项羽眼含热泪地扶起刘邦,情深意切道:“哪怕有一日兄弟反目,无论你做什么,我断不取大哥的性命!”

万朝古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

哦吼,项羽这孩子怎么那么实心眼,难怪最后刘邦踩着他夺得皇位。

视频画面再次一转回到鸿门宴,此时的项羽被刘邦冠冕堂皇的一通话激起过去回忆,回神过来早已眼含一丝温情,说道:“沛公入坐!”

刘邦此时也是眼含热泪,吸了吸并不存在的鼻涕,恭敬说道:“谢将军!”

接下来便是“兄弟”二人开始扯皮打太极。

“我听说沛公入关之后,想暗自称王?”

独白声再次传来,实力演绎刘邦对人情世故以及人心的拿捏。

[所以他也只是听说,这是突破口。]

听罢,刘邦表情甚是浮夸激动,大声说:“项将军,您可千万不要听信这样的谣言呐!”

[话要说的让人相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张口,要做到声情并茂。]

“入关这功劳应该是您的!”

[混的好不好,全靠嘴巴溜不溜。]

“谁要是不服,我先杀了他!”

见刘邦甚是识时务,项羽很是受用对方的话,于是笑着招呼众人,“对,喝酒!”

这茬总算是过去了,刘邦敬完酒后暗自松了一口气。

[做人就是要适时的示弱。]

见众人开始把酒言欢,刘邦转头便向坐在身旁的将军悄声说,“诶,我想撒尿。”

“哦,出门左转。”

[每次一紧张我就尿急,但这次我却拉不出来...]

视角跟着刘邦来到帐外准备撒尿,突地感觉身后一凉,刘邦吓得一个哆嗦转头发现赫然是一把寒光凌冽的剑,来人一看正是雍齿。

“雍齿?”

[这下好了,逃了狼窝又入虎穴,处处是坑。]

雍齿:“我早投了项家军了。”

“叛逆。”

“求我,我就放了你。”

[我刘邦一生最痛恨的就是这种厚颜无耻之徒!]“我求你放我!”

“跪下。”

[但今天我想改变这个想法.....]

“嘿嘿,兄弟~”刘邦嬉皮笑脸想拉对方,但显然雍齿不吃他这套。

“跪下!”

[妈的。]

[我刘邦现在也是有脸面的人物,怎么可能给他低三下四?]

[嗯...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

下一秒,历朝众人只见刘邦麻溜下跪,态度很是诚恳卑微,气度丝毫不像一位开国皇帝。

“我求你~放了我吧~”

“......”

见此,雍齿冷哼一声,给了对方一脚说道:“真是不要脸!”

过了好一会儿,等刘邦麻溜站起身来,雍齿这才继续开口。

“你的军中有败类,有奸细!”

闻言,气氛刹时一变。

刘邦嘻哈哈的神情瞬间转变,表情是异常地难看,怒不可遏道:“谁?!”

视角画面再次一转,鸿门宴结束之后刘邦回到自己的地盘,此时他正在帐内上首,左右上下身边皆是名留青史的文臣武将。

此时,这与鸿门宴霸王项羽稳如泰山坐至主位迎接刘邦那一幕如出一辙。

只见一人缓缓迈步而来。

“曹无伤...”

“在。”

刘邦拿起案几上的简牍,声音沉沉问道:“这信是你写的吗?”

见状,曹无伤知道大势已去,自己做的事情败露,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就承认了。

“是!”

好了,无需多言。

不需刘邦再说什么,身边无数天才文臣武将,无论是萧何张良还是樊哙等人纷纷拔剑向叛徒刺去。很快一群人便把曹无伤捅成窟窿,而作为事件的主人公刘邦只是冷冷看着这一切。

此时此刻,嬴政终于明白为何后世那么多人说刘邦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

也明白为何会有那么如此能人愿意追随刘邦了。

哪怕是早已投项家军的雍齿,为何会向刘邦吐露情报。

刘邦此人,他豁达、不拘小节、厚颜无耻不要脸,为人容量对兄弟义气。

最初或许有着其它小心思,光脚不怕穿鞋的所以纷纷拥立刘邦,其中不乏他的处事与最大过人之处。

有一幕嬴政记的很深,在天幕盘点张良与萧何和韩信时,时锦初分别提到过他们三人与刘邦刚开始见面和相处时,他发现刘邦悟性特别好。

明明这个流氓没读过多少书,也不懂什么兵法,但是别人跟他一说,只要说的有道理他马上就能听懂,而且立即就采纳实行。

且不管遇到任何问题与挫折,心态依旧稳如老狗。

“......”

或许这种悟性在后世看来是另一种意思,那就是“听劝。”

但是听劝的前提也是自身深知的前提,并不能盲目听从,否则刘邦就不是刘邦,而是无能且没主见的流氓。

而且刘邦能让如此之多天才文臣武将听他,无数英雄豪杰为他赴死,这何尝不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试问,假如你出身农民,你有这个实力镇得住野心勃勃的文臣武将?

答案是,不是一般人能镇得住。

嬴政目光灼灼地看着天幕,眼中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他想西汉开国皇帝能是什么笨蛋?

如今刘季尚在他大秦手底下为他做事,这种人才正是嬴政所需要的。

所以他有信心,以他对刘邦此人性格的分析了解,他相信刘邦会做出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