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心机
妈妈更不用说,一直都保持着曾经在老家时的生活观念。
不允许碗里剩一粒米,能用的绝不换新的,身上的衣服更是穿了一年又一年,洗得发白了也不肯再买。
偶尔感冒生病也是能扛就扛,绝不打针吃药。
明明有条件买洗衣机,却偏偏要自己用手洗,就是怕浪费水电。
唯独每天吃的不错,却也总是按照人头算,绝不浪费半点。
就这样一对勤俭的父母,说他们买人参,还是一万块钱的千年人参,说出来恐怕谁都不会相信。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这东西既不是老爸同事买的,也不是爸妈自己买的,那难道还有第三种可能?
听着厨房里的烹炒声,林海月思绪翻涌,却最终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海月,想什么呢,快过来吃饭吧!”
不多时,妈妈已经将饭菜端上了桌。
林海月赶紧过去帮忙。
江莲芬瞥眼看见放在桌子上的那包人参,顿了顿,“月啊,人参没放回去啊?”
林海月这才想起来,刚才是要把人参放回去的,可一发呆就什么都忘了。
“哦,那我现在放回去吧。”
说着,就将人参放回了原先的位置。
可临要关上柜门时,林海月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她转头看妈妈在忙,并没有注意到这边,便将布包里的人参拿了出来,塞了一件衣服进去。
挤挤弄弄,把布包卷成原先包人参时的模样。
至于那根人参——
林海月的目光在屋子里巡睃了一圈,转身从老爸的书桌上拿了一张报纸过来,将人参包好卷好,踩着凳子放进了柜子最顶上的一格。
那一格因为太高,所以经常空着,没放什么东西,家里人几年也不会上去找一次东西。
放在这里,简直完美。
做完这一切时,妈妈刚好叫她。
“月啊,东西放好了吗?”
“哎!放好了!”
林海月一边回应着一边走出屋子,来到厅里吃饭。
自己进去这么半天,林海月担心妈妈起疑,于是赶紧开口说起了小锋的事情。
“妈,小锋打电话过来了吗?他们昨天晚上应该就到了,今天肯定会打电话过来的。”
江莲芬原本是想问问女儿刚才进屋那么老半天干嘛呢,被这么一问,一下子都忘了。
“还没呢,对了,这次是和徐磊一起去的吧?”
林海月点点头,“对,徐磊为人谨慎点,能拉着点小锋。”
林海月当然不会告诉妈妈她让徐磊去的真实用意。
她要是知道儿子差点被郑亚龙那种人给控制住,肯定得担心死,连带着,他们以后谁都别想再去那边了。江莲芬点点头,面露欣慰。
“嗯,徐磊那孩子的确稳重些,有他跟着小锋我就放心多了,小锋这孩子就是让人担心,这次最好能定下来几家长期拿货的,这样就不用来回跑了。”
“是啊,那是最好了,我跟小锋之前就约好,到了的第二天就给我打电话,今天我就在家呆着,接到电话再走。”
林海月将碗筷摆好,坐下来给妈妈夹了一筷子菜。
母女俩开开心心吃了起来,吃着吃着,江莲芬突然问了林海月一个问题。
“月啊,你是不是真的特别喜欢秦战?”
林海月愣了一下,没想到妈妈会问这个问题。
她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告诉过妈妈自己喜欢他,但今天自己表现出对他的担忧,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母亲,林海月没什么好掩藏的。
她点点头,鼻腔里发出一个“嗯”字。
林海月不知道妈妈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虽然上次叫秦战来家里吃饭,可她还是不确定妈妈对他的态度。
她一直都不想让家里过早知道自己对秦战的心思,就是怕徒增事端。
可既然妈妈主动问了,她也不想否认什么。
更何况,比起和秦战在一起,她现在更在意他和孩子们是否安全。
没想到,江莲芬听了她的回答,很高兴。
“那好啊,我也挺喜欢那小伙子的,人看上去精神,做事情也敞亮,而且还帮了你这么多忙!你们要是能处,妈妈第一个支持!”
妈妈的话让林海月感到很意外,不仅表示支持,还好像很为此高兴。
林海月眨了眨眼睛,试探地问道,“妈,你也觉得秦战不错?”
江莲芬想都没想,点点头,“是啊,妈觉得他不错,其实第一眼见到他印象就挺好,后来听你说了好多他为你做的事,更觉得这小伙子没错。”
“那……也不介意他是农村出来的?虽然他现在的事业有起色,毕竟是做生意的,收入不稳定,还带着两个孩子,家里也没有人帮衬……”
林海月一边说着一边观察母亲的表情,想从中看出些蛛丝马迹。
再次没想到,江莲芬拍了拍她的手,打断了她的话。
“月啊,我和你爸也是农村出来的,有什么好嫌弃的呢?我们要是嫌弃他,那不就是等于嫌弃我们自己了?”
“做生意也没什么,你不也是做生意的吗?现在不少人辞了工作去做生意呢。正好你们一起研究学习,互相有个帮衬,挺好的。”
“至于你说那两个孩子,也不是什么问题,一个是他妹妹,一个是他侄儿,哪个都不能不管。要是真的不管了,那他成什么人了,你还能要他吗?”
江莲芬有理有据,一一打消了林海月心中的疑虑。
可是只代表妈妈的想法。
林海月抿了抿嘴唇,“那我爸呢?我爸什么态度?他不是一直要求亲家要门当户对吗?那时候二哥找对象,他一百个不愿意,弄得现在二哥都跟他不对付。”
江莲芬点点头。
她当然记得当年的事情。
丈夫不仅反对,态度还十分激烈。
可是,那丫头怎么能跟秦战相提并论呢?
江莲芬欲言又止,最后笑了笑,“你爸现在变了,以前那些条条框框都不重要,现在他也觉得秦战这孩子挺好的,你们要是能处,我们两个举双手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