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姜阿山小树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改革!永盛新政!

朱允熥心中一震,恍然间竟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思索自己登基之后该实行的国策,该做哪些事情而烦恼。

大致的想法和蓝图,朱允熥早已烂熟于胸。

但具体的步骤和措施,先做哪些,再做哪些,却感觉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处下手。

在与老朱写信沟通时,他亦曾提及过此事。

只是也不好说得太明白,免得老朱以为他是担负不起大明江山的千钧重担,为他过分担忧。

此际听顾盼君这么一说,朱允熥突然明白过来。

对啊!

自己要做的,其实就是这两件事。

只要做到有兵有钱,对外战无不胜,对内国库充盈,他想要进行改革,谁又挡得了?

老朱不是早就提醒过吗?

对外扩张,以此来转移内部的矛盾。

纵观历史,只要在对外战争中能获胜,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汉武帝最大的功绩,不就是北击匈奴吗?

不足之处,则是将国库都打空了。

李世民能成千古一帝,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以雷霆手段解决了北方的边患。

而且是以极小的代价,在没有耗损大唐太多的国力的前提下。

大明对外征战,战无不胜。

当年李靖从阴山小道,以三千骑兵突袭突厥王庭,击溃突厥数十万大军,自此奠定了大唐初期的繁华。

试想,若是突厥没有平定,大唐一直困于与突厥的战争中,连绵不断,若没有辉煌的战绩,那还有个屁的盛唐啊!

宋朝就更不用说了。

便是历史上的明朝,也是既败于财政,也败于边患。

自己如今手握当今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又掌握着大明银行,首先该怎么做,不是很显然的事情吗?

又何必畏手畏脚,踌躇不前?

须知朱棣五征漠北,都没有得全功。

可自己轻飘飘的随意一战,便平了北元。

这对大明而言,影响是何等之大?

要知道后世的大明,可是被北方游牧部落搞得始终难以安宁。

到最后加征三饷,不还是为了边防吗?

他还未登基,就已经解决了这个对大明而言最为严重的问题。

只不过,打得太轻松,太容易了,以致于大家的反响没有那么激烈。

这大概就是“善战者无赫赫战功”了。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对外征战能不断胜利,对内的改革就不是问题。

“朕明白了,谢谢皇后。”朱允熥心中突然升起豪情万丈,吩咐道:“摆驾御书房。”

“即刻召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勋贵宗亲,并各部堂官,侍郎,入宫议事。”

旁边的太监连忙领命。

圣旨很快下达。

官员们接旨的时候,皆是吃了一惊。

一般而言,皇帝大婚,都会罢朝三日。

毕竟新婚燕尔,也要多多温存一番。

没想到,当今天子,竟如此勤政。

很快,官员们便陆陆续续赶来,皆站在御书房外等候。

房内,朱允熥正在命几名翰林,草拟圣旨。

御书房外,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陛下此时让我们赶来宫内,却不知究竟有何事啊?”

“谁知道呢?不过陛下自当储君时,便锐意变革,如今登临大位,恐怕是要励精图治了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既已登基,朝中的官员,也该换一批新面孔了。”

“这么快吗?陛下昨日才举办的登基大典啊!”

许多人深感不安。

新皇登基,重新调整朝廷的官员职位,这是惯例。

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不过,大多数也会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段。

至少会有一两个月光景。

官员可以趁这段时间,四处活动,打探消息。

若能谋进,自然更好。

否则,便退而求保位。

实在不行,平安落下,体体面面的告老还乡,那也勉强能接受。

似今日这般,连半点风声都没有,骤然召来议事,大臣们无论是谁,心里都有几分不安。

“让勋贵宗亲都赶来,怕不是要宣布出海令了吧?”

有人这样猜疑道。

出海之事,已

然传了很久。

大家估摸着也该实行了。

“但愿是吧。”有人接言道:“只怕还有不测风云啊。”

对于出海,朝堂上下已达到了一致。

无人再反对。

只不过,具体采取哪种方式,仍有不同的意见。

但此事终究是朱允熥一言而定。

……

他们的猜测并没有持续多久。

很快,朱允熥便传旨召人进入御书房。

首先进去的是杨荣、杨士奇、姚广孝、夏原吉以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尚书王佐。

几人见礼之后,朱允熥便道:“皇爷爷曾经有言,本朝再不设丞相之职,后世有敢言立丞相者,立斩不赦。”

“自此之后,六部便直接向皇帝禀报。”

“皇爷爷勤政,国家大事,从不懈怠。”

“但自朕担任储君监国时起,便先后新成立了邮传部,法部,税务司。”

“再加上职权极重的大明制造局,大明科学院,大明银行,大明日报等。”

“时至今日,咱大明早已不止是六部了。”

“朕要锐意革新,将来说不得还要新设更多的部门。”

“这么多的部门,事务繁重,朕一人难以处理。”

“朕决定,自即日起,设政务处,协助朕处理国家事务。”

“凡国家政务,除军国大事外,皆由政务处处置。”

“若有军国大事,需地方官员或各部委协调的,亦由政务处牵头。”

“朕若有旨意,政务处依旨意而行。”

“朕若无旨,政务处自行决断。”

“你们几个,德才兼备,都是朕所器重之人。”

“詹徽、王佐,你二人更是朝中的老人。”

“首批进入政务处的人,便是你们六个了。”

“政务大臣,总领百官,授一品衔,自即日起上任。”

这是朱允熥首先要进行的第一项改革。

权力从来不会出现空白。

丞相制度持续千年,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废了丞相,仍然有内阁。

废了内阁,还有军机处。

说白了,大明王朝的疆域如此之大,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务不计其数。

仅凭皇帝一人,累死也处理不完。

必须要授权让别人协助。

他之前让通政司将收来的奏章编制成简略的报文,固然是一个办法。

但那也只是节约他看奏章的时间。

事情还是要人去办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要人去监督,去持续跟进。

如果无人监督处理,便极有可能出现他做了批示处理,下面的人根本不办的情况。

何况大明的工业化正在快步推进中。

各项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

相比封建农业国家采取无为而治,能不管便尽量不管的治国之策,工业国家却是万万也行不通。

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只会越来越深入,也会越来越复杂。

需要处理的事务,将增加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

设置政务处,就很有必要了。

不过,为了防止政务处的权力过大,朱允熥也早就做了限制。

首先,就是一旦有他的圣旨,政务处便只能跪受听旨,不能自行处理。

从这一点上说,政务处更像是清朝的军机处,而不是大明的内阁。

只有在他没有下达圣旨的时候,政务处才能自行处置。

其次,相较之军机处能处理这军国大事,政务处的这项权力,也被朱允熥给限制了。

只有协调军国大事的权力。

简而言之,就是国家进行对外战争的时候,有些事情,会需要地方官府配合,协调,这时候,政务处才能介入,重要工作也就是帮助军队处理一些地方事务。

类似的还有征兵,安排退伍的士兵等等。

政务处既不能指挥军队,也不能任免军队的将领。

再加上政务处不是像丞相一样,一人独揽,而是多人共同商量决定,权力也就得了更多的制衡。

为此,朱允熥还特意将詹徽,王佐这两位老臣也安排进了政务处。

一则是安定朝廷老臣的心,免得他们担心新天子上任,将原来的官员都给换了,因此而无心工作。

二来嘛,经过之前的事,朱允熥也慢慢意识,朝廷官

员必须有不同的派别。

若官员们都是一派,大家团结一心,那他这个皇帝就很容易被架空。

詹徽,王佐在政务处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

他们与杨荣,杨士奇等人,明显不是一个派别。

至于品阶,朱允熥倒是很大方的直接给了他们一品官职。

既然让政务处总领百官,处置政务,那无论给他们多小的官职,他们都会成为举足轻重的朝堂大臣。

用不着玩什么位卑而职重的游戏。

另一方面则是,朱允熥很真切的感到,当了皇帝之后,就和大臣们有了天然的隔阂。

他不能再和大臣们打成一片。

就好像是前世的班主任和学生的隔阂一样。

学生终究是学生,老师始终是老师。

帝王和臣子之间的隔阂,比老师和学生之间还深得多。

这种隔阂既能维护帝王的威严,但又因为距离感的存在,让帝王难以真正深入掌控大臣。

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必要培养几个领头的大臣。

就好像班主任要通过培养班长和班干部,来深入了解学生一样。

大臣之间没有臣子与帝王的隔阂,更方便商量事情。

但又绝不能让某一个大臣成了众多大臣的“头”。

那样的话,对皇权将是严重的威胁。

千年以来,相权和皇权争端不断,皆是如此。

六人闻言,皆是大吃了一惊。

旋即都慌忙跪了下去:“臣等谢陛下天恩。”

朱允熥点了点,道:“诸位领了政务处的差事,还望以后好生实心办事,莫负朕望。”

“臣等必殚精竭虑,誓死报效陛下!”六人再度磕首。

朱允熥挥了挥手,道:“都起来吧。”

“谢陛下!”

待六人起来后,朱允熥又道:“政务处既设,朝堂各部也皆调整了。”

“自即日起,大明制造局入京办事,改为大明朝廷资产部,专门负责管理由朝廷出钱投资的工厂,公司。”

“往后大型工厂,公司的主官,由朝廷资产部向吏部推荐,经吏部考核后,报政务处商议,再报请朕下旨任命。”

“朝廷另外设立工业和制造部,负责监管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工厂,公司,并指导大明的工业发展方向。”

“另设舆论部,监管全国的舆论导向,文化宣传等,《大明日报》由舆论部管理。”

“大明银行,税务司,邮传部,自即日起,皆划归政务处管理。”

……

朱允熥宣布了一系列的调整方案。

大明制造局变成了一个专门负责管理大明国有资产的部门。

时至今日,大明制造局投资工厂,公司,已经有了一大堆。

也到了必须要变革的时候。

而工业和制造部,则监管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工厂,公司,并给出明确的指导方展方向。

其他的还有一系列的改革。

让人目不睱接。

各部门的职权,也有了调整。

政务处的大臣,除了在一起议事办公外,还根据实际情况,每个人同时负责领着不同的部门。

宣布完这些改革之后,朱允熥接着又道:“往后大明经济发展,各项事务将越来越多,治理亦越来越复杂。”

“各行省分司而治,多头为政,不可持久。”

“朕决意在各省设立巡抚,处置一省内的事务。”

“为防其专权,各省另置一名巡按监督。”

“你们好好议一议,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向朕荐举。”

明初各省时没有巡抚管理的,而是由三司分治。

即都指挥使司负责军事,承宣布政使司负责民政,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司法。

此前,朱允熥执政时,已经对按察使司进行了改革。

在朝廷设置法部,各省,各府,各县亦皆分别设置相应机构。

同时,按察使司统归刑部管理。

但以这个时代的通讯条件,中央直辖的受限极大。

很多事情,都是来不及禀报的。

一来一回,耗时两三个月,边远地区甚至要三五个月。

很多事情,若是真等上面来下令,黄花菜都凉了。

只能由地方官处置。

然而,自唐朝设节度使造成大祸之后,朝廷是极不愿在各行省设置主官的。

可实际情况却又让朝廷不得不设。

所以,明朝到了后面,仍然出现了总督和巡抚。

清朝亦不例外。

朱允熥很清楚这一点。

何况,随着他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越来越深入,地方上的部门也会越设越多。

若没有一个能总揽全局的地方政府,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统一协调,只会导致一片混乱。

闻言,几人皆是心中一凛。

王佐拱手道:“陛下,在各行省设立巡抚和巡按,或许会使地方坐大,稍有不甚,即成割据之势,此事不得不防。”

其他几人没有出言。

但毫无疑问,大家都有这样的担扰。

其实,他们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

所谓天高皇帝远。

如果掌握一省大权的主官若是生出异心,无疑会给中央王朝带来极大的隐患。

“朕心里有数。”朱允熥道:“巡抚只掌政务,不管军务。设巡按以制约巡抚。地方各级官员,任由史部考核,选任。”

“巡抚和巡按,皆只有弹劾,举荐之责,无任命之权。”

“如都按察使司,受刑部和地方巡抚双重管理。”

“另外,都指挥使司不归巡抚和巡按所管,军国大事,巡抚和巡按皆不参与,一如你们政务处。”

朱允熥心中早有成竹。

他只打算设巡抚和巡抚,都是政务官,却不打算设总管军政的总督。

军政大权一把抓,地方官就很容易脱离朝廷的控制。

清朝到了后面,实际上,那些总督已经不听朝廷的号令了。

要不然,也不会有“东南互保”这样的事情发生。

到了后面,各省更是纷纷宣布独立。

清朝戏剧性的一夜崩溃。

大明可以有巡抚巡按,主管一省的政务,但不能有军政一把抓的总督。

当然,边远地区新设的行省,比如草原上新设的行省,可以例外。

那些地方还不是很稳,只能军政一体,往后稳定了,再分设。

几人闻言,这才稍稍放心。

只要巡抚和巡按不掌兵权,那便不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何况,各级官员还都是吏部委派。

“既是如此,臣便放心了。”王佐退了下去。

朱允熥又道:“另外,令都察院派出御史,轮流去地方都察,若有不法事宜,即行上奏,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臣等领旨。”几人同时行礼应声。

朱允熥挥了挥手,道:“你们先退下去吧。”

“政务处今日便开始运作,办公地点,朕都帮你们选好了,就在宫里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

大明的皇宫,本就是前朝后宫的布局。

前朝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

官员们上朝时,亦在这里进进出出。

只不过,此前朝廷各机构都在外面办公。

如今,朱允熥干脆让政务处到自己的身旁办公,也是为了便于掌控。

政务处有什么不能决断的事情,立即便能向他请旨。

反之,他对政务处的动作亦是一清二楚,必要的时候,可以随时下旨,阻止或改变政务处的决定。

既提高了办事的效率,也方便他掌控政务处。

几人领旨谢恩,退了下去。

太监便立即去外面,当着众臣的面,宣读了一遍设立政务处的圣旨。

众臣接旨后,皆是一片哗然。

大明朝堂的格局,到底是要变了。

政务处设立,政务大臣主管朝政,往后又是一番新气象。

就在他们以为今日之事已结束的时候,又有太监出来传旨,召魏国公徐辉祖,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定远侯王弼,舳舻侯朱寿等一众武将勋贵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