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姜阿山小树

第二百六十八章 老朱的明悟!一条绳上的蚱蜢!

朱高炽并不懂这些经济学原理。

只是想着老朱既然对朱允熥另眼相看,那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全推到朱允熥身上准没错了。

至少可以免得自己挨骂。

至于此举会不会导致朱允熥挨骂,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老朱闻言,身躯一震。

过去几个月,他可是一直在研究经济学。

朱孙曾经在信中与他阐述过相关的道理。

银行有货币放大作用。

随着银行的成立,金融业的发展和繁荣,市面上的钱一定是越来越多的。

银钱只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朝廷单纯的增加银钱,却不增加商品供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只会导致大明宝钞像过去那样疯狂贬值,直至无人愿意使用。

朱孙在信中明言,表面上看起来,控制掌握大明经济的是大明银行。

但实际上,真正的根本还是在大明制造局和大明科学院。

只有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才能使社会物资极大丰富,也让物价保持稳定。

大明宝钞之所以一直能币值稳定,就是因为大明制造局生产制造的产品,让大量货币找到了宣泄口。

对于这个道理,老朱始终有些弄不太明白。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还是不太懂。

此际,却突然如拨云见雾般,霍然开朗。

……

假如没有大明制造局生产出来的各式各样丰富的产品,银钱将会紧密和粮食绑定。

要稳定大明宝钞的币值,就必须有数不清的粮食。

可粮食的生产,终究是有限的。

银行设立之后,大明流通的银行,激增数十倍。

粮食产量,即使在朱允熥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增加数也不会超过二分之一。

在短时间有这样的涨幅,已经非常逆天了。

但相对市面上数量暴涨的银钱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粮价并没有随着银钱数量增加而跟着上涨,关键就在于银钱流向了购买玻璃制品,铁器……以及大明制造局生产的各种工艺品。

朱孙在信中还说,让百姓们争相购买无用之物,表面上看起来,会带坏社会风气。

但实际上,这是对底层百姓的拯救。

他们会觉得日子越来越好。

因为一天赚的钱,用来买米,就能吃一个月。

其余二十九天赚的钱,都用来买镜子,买玻璃摆件,买铁制品铜制品……以后如果棉花羊毛供应充足,还可以用来买数不清的衣服等等!

人的欲望无穷无尽,百姓们并不会因为吃饱了肚子而偷懒不工作。

相反,他们会为了购买这些“无用之物”,努力工作。

“奢靡之风”,会成为他们生活的目标,工作的动力!

他们会追求更漂亮更好看的衣服,他们不满足于衣服只能穿暖御寒。

他们会想要房间里的装饰更漂亮,不满足于用房屋简单的遮风蔽雨。

他们还想吃更好吃的山珍海味,想要吃大厨烧制的美味佳肴,而不仅仅是填饱肚子。

他们想办比别人更奢华的婚礼,想戴金项链金耳环……他们想在外人面前表现得更有面子……

当追求奢华,追求攀比,成了新的社会风气,绝大多数人,都会臣服于这种风气下。

他们甚至愿意为此而没日没夜,加班加点的工作。

这看起来是很“坏”的社会,风气腐化,人心不古,人人都在追求“攀比”。

但它至少非常稳定。

因为那时候,粮食依然能维持在很低价格。

即使最穷的穷人,也能不费吹灰之力的填饱肚子。

大家便不会再冒着杀头的危险来推翻朝廷了。

如果真有人活不下去了,只要他能看空看透社会风气,丢弃外界无用之物,不追求人前的面子,不好任何虚荣,那他马上就能活得非常轻松!

可这样的人,注定只是极少数。

身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看不透的,也放不下“面子”的。

所以,他们会自愿做牛做马去努力工作。

可不管他们怎么抱怨苦,抱怨累,抱怨压力大,他们又绝不会舍命造反。

因为如果他们真有不要命造反的勇气,又怎么会连“面子”这种身外之物都放不下呢?

如果他能放下“面子”,不追求和别人“攀比”,不追求好看的衣服,不追求更大的房子,更好看的马车……只求简单的吃饱穿暖,那他本来就可以生活得十分轻松,他又何必造反?

这是一个完美的闭锁循环。

在那个“礼崩乐坏”,追求“奢靡”的社会里,放得下的人不需要造反,放不下的人不可能造反!

朝廷的统治,自然稳定无比。

当然,并不是说,在那样的社会,礼义廉耻,道德文章,就不重要了。

相反,朝廷仍然需要大力宣传。

特别是对待官员上面。

要让官员保持清正廉明,因为还要靠官员去维护社会的秩序。

但那个社会,整体上是一个完全靠“消费”来驱动的社会。

要鼓励老百姓们消费,而不是限制他们。

那时候的老百姓,衣服都一定要穿漂亮好看的,而不是缝缝补补的。

老朱当时身处申城,目睹申城的发展,有些感触。

但申城的建设才起步,还是一个贸易港口,缺少生产这一重要环节。

对朱孙所说的话,有些体会,但还不是很深刻。

此际来到这里,才真正明悟过来。

朱高炽注意到老朱的神情变幻,又接着补充:“太孙殿下说,酒楼的房间里,摆设的家具,就是样品,是给大明制造局做宣传。”

“来大明制造局的商人,可以很直观的从房间里摆设的商品里,看到哪些是自己的喜欢的,哪些销量会很好,从而给制造局下订单进货。”

老朱点头,挥了挥手道:“咱都知道了,天色也不早了,咱想早些歇息。你先退下去吧。”

朱高炽恭身行礼,退出了房间。

走出去之后,他长吁了一口气,心情也瞬间放松了许多。

明明是想在皇爷爷面前,赢得他老人家的赞扬和褒奖,但不知为何,到最后竟然只想着不挨骂就足够了。

皇爷爷的气势,真的太强了。

从前自己没有感受,或许是年龄太小的缘故。

如今年岁渐长,便慢慢能感受到皇爷爷的“龙威”是何等可怕了。

怪不得父亲总说,朱允熥当日能在朝堂上当众反对立朱允炆为储,其胆量之大,气魄之高,古今罕有。

他以前总不明白,毕竟那时他只是一个不常见到老朱的孙子。

见面也只感觉皇帝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

而今自己掌事,才知道皇爷爷的可怕。

果然,朱允熥的能力不是自己能比的。

能争得太孙之位,也绝非侥幸。

父亲选择臣服于他,甚至不惜拜他为师,还真是明智啊!

不知不觉间,朱高炽对朱允熥的“忠诚”,竟又提升了不少。

……

房内。

待朱高炽离开,老朱来到窗前,通过干净透明的玻璃,俯瞰下方的城市。

此时天色已黑,外面灯火通明,一片繁华景象。

据说金陵城除了专门的夜市之外,目前仍实行宵禁。

朱允熥并没有急着改变这一政策。

但这里是金陵城外,故而并不禁止夜行。

此时外面人群熙熙攘攘,较白天还胜三分。

老朱轻叹了口气。

直至今日,目睹了大明制造局下属工厂的生产效率,才真正明白朱孙曾要信中的描述的“生产过剩”是怎么回事。

可惜,在原来的老朱看来,既然生产都过剩了,那天下穷人应该生活得都很好了。

然而,在朱孙的理论中,事实并非如此。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在生产过剩的时代,仍然普遍存在。

穷人的生活,还是会劳累无比,困苦不堪。

老朱当初不太理解,如今终于懂了。

毕竟,人活一口气。

“攀比”和“虚荣”是万恶之源,却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好在只要国家稍加调节,那个生产大量过剩的社会,穷人至少是饿不死的,除非他自己想死。

相比从前大多数人都吃不饱肚子的大明,仍然是巨大的进步了。

“朱孙,还真是一个奇人啊!”

原来只是觉得朱孙见识不凡,与自己也颇为谈得来,虽素未蒙面,却神交已久。

如今看来,自己从前还是小觑了他。

他的见识,认知,还远在自己从前的预估之人。

这甚至不能以“奇人”来评价,已堪称“神人”了。

“明日见面……”

老朱念头一起,忽然又想起了另外一桩事。

“如此神人,真的会被《科学》期刊的主官困住,会被那些官员夺去自身名利,以至不能出头吗?”

从前,老朱对这一点从未怀疑。

因为他也清楚,这样的事情,确实普遍存在。

官员聘请的幕僚,其能力本事远在官员自身之上的,到处皆有,并非罕见。

朱孙的解释,也完全说得通。

但真正了解朱孙此人,又会发现没有那么简单。

以他的能力,即使龙游浅水,恐怕也不是区区《科学》期刊的主官能压得住的。

除非他自愿潜伏……

“且不去管他,明日见面,自然就知晓了。”

老朱摇了摇头。

随后,便在吉垣的伺候下,洗涮睡觉。

他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在外面转了一天,也确实有些累了。

……

金陵城。

东宫。

夜色已深,朱允熥正听着下面人的汇报。

“皇帝陛下今日去大明制造局的工厂参观了,晚上在制造局的酒楼下塌休息。”

那人将老朱如何进制造局炼钢厂,如何与守卫发生冲突,后来又怎样进去参观,看了之后,有什么反应等等,皆详细汇报了一遍。

老朱一行人的行踪,虽是绝密,但也不可能瞒过探听司的耳目。

当然,朱允熥并不敢,也绝不会派人去监视老朱。

那只会引来不必要的误会。

但一路上外围的治安,警戒,还是有暗中清理,加强的。

毕竟,不能让老朱深处险境,要确保其平安无事。

对于老朱每天具体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他并不知晓。

不过,今日老朱进入制造局,情况自然不一样。

不用探听司去打探,赵瑞也会将事情详细上报。

“看来,皇爷爷今日受到的震撼很大啊!”

挥了挥手,示意汇报的人退下,朱允熥笑了一声。

杨荣在旁边提醒道:“殿下,陛下此番回来,是要见朱孙的。”

“若他得知殿下就是那位“朱孙”,只恐会大发雷霆。”

朱允熥的笑容刹时间凝固。

当时是因为老朱写信给《科学》期刊,他才用“朱孙”的名义,给老朱回信。

本想着将老朱先应付过去就行了。

没想到,老朱后来竟然越写越来劲。

两人通信的内容,从国事,谈到家事,再谈到个人理想,抱负,乃至私事。

几乎是无话不谈。

在介绍大明科学院的医药成果时,甚至还提到了能让男人重振雄风的药。

老朱还在信中说,自己年龄大了,有些不支,真有此药,一定要多为他留意一二。

当然,这是秘密,千万不可对外人说。

……

朱高炽的捏了捏眉心,事情似乎还真有一点点复杂,有一点点麻烦。

老朱不会真的生气吧?

讲道理,这事可真怪不了他。

是老朱自己先写信过来的,可不是由他发起。

再说,你自己第一封信都署名“朱元璋”了,那不是明着告诉身份了吗?

后面的信虽然没有提起,可那是因为没必要了啊!

何况自己也不算瞒着,自己的署名可是“朱孙”。

就是告诉老朱,自己是他的孙子。

老朱没有想到,总怨不得自己吧。

但是。

老朱会和他讲道理吗?

朱允熥忽然有点头大了。

“你有什么主意吗?”他问杨荣道。

杨荣缩了缩头。

这种皇帝爷孙之间的事,他可不敢瞎掺和。

“太孙殿下聪明睿智,才华盖世,千古无人能及,自有化解之法,卑职愚钝,不及太孙殿下万一……”

高帽子你倒是挺会给人戴的。

朱允熥怒骂道:“滚!”

杨荣很麻利,没有一丝犹豫,当即恭身行礼,往后退去。

“回来!”

朱允熥又将他叫住,笑嘻嘻道:“给皇爷爷的信,都是你代笔的,明日去见皇爷爷,可少不了你。”

杨荣的神情顿时僵住。

皇帝陛下知道那些信是自己写的,会不会将自己当场打死啊?

但信确实是自己代笔,逃不掉了!

他有点欲哭无泪。

“怕什么,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朱允熥笑道:“放心,皇爷爷不是不讲理的人。”

“再多将你活活打死,不会牵连你的家人。”

“何况,还有我在一旁护着你。”

“咱们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蚱蜢,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你还是快想想,有什么化解之法。”

“毕竟,救我就是救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