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姜阿山小树

第二百三十六章 统治的艺术!多谢相助!

自古至今,儒家思想与君权的关系便十分复杂。

儒家尚“礼”。

对维护君主专制十分有利。

但其中也不缺少对君主的制约之意。

一直到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和“大一统”之说。

实际上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极大的改良,使其对君主制的维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这样的改动让统治者十分满意,然后,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可此前的儒家八派,并没有消失。

儒家内部不同的思想争论,还在继续。

圣人说过很多话,可该怎么解释,却是一件很值得商榷的事情。

“代圣立言”,一直都是天下读书人的至高追求。

如何驾驭儒家,使其为自己所用,也始终是历代君主必修的功课。

朱允熥此前并没有想过太多。

他劝方孝孺去讲课,去开儒家新学,只是为自己未来的改革做好思想建设,铺平道路。

可这次,齐泰和黄子澄的事情,给了他启发。

黄子澄关在刑部大牢,层层防护,守卫森严。

按理来说,是绝无可能接触无关外人的。

然而,齐泰竟然能自由出入,与黄子澄密谋,写出这么多陷害别人的供词。

为黄子澄和齐泰提供方便的人,便绝不是一个两个官员,而是许多人一起联手。

对掌权者而言,下面的人联手欺瞒自己,是非常危险征兆。

这时候的朱允熥,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自程朱理学以来,儒家对人们的思想禁锢,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按理来说,此时的朝堂,应该是最稳定的。

因为大臣们的思想和认知空前统一。

但实际情况刚好相反。

在历史上,有明一代,东林党争不断,儒家读书人与皇权的矛盾不断激化,难以平息。

后世的皇帝又不得不放出司礼监,重用厂卫来对读书人进行制衡。

最终搞得朝堂乌烟瘴气,大明走向衰败。

明实亡于党争!

简单的几个字,却是非常沉痛的历史教训。

为什么统一了思想认知的大明,反而党争更加厉害了呢?

因为没有了外部的矛盾,内部矛盾就无法转移。

读书人都成了同一派别,那就变成了他们集体与皇帝斗……长此以往,不亡才怪。

所以,让思想派别有不同,有割裂,表面上看起来,会造成混乱……

但实际上,放到长期的角度,对统治稳定而言,反而是有利的。

正如后世社会也有左派和右派之争一样。

如果内部没有斗争,那大家就会将矛头一齐对准最高统治者。

君主要让儒家治天下,就需要儒家内部保持分裂。

太监是皇权的化身,扶持太监去和读书人斗,等于皇帝亲自下场。

这对于统治来说,实际上是非常不明智的。

最高统治者不应在这样的争斗中下场,而应该做一名旁观者,看着下面的人斗,并随时加以引导。

这就是统治的艺术。

诚如杨士奇而言,对一名帝王而言,他是没有政敌的。

因为任何一名站出来公开对抗帝王的人,都会被权力无情的碾压。

但大权在握的帝王,真的能为所欲为,按自己心中所想去施政吗?

并不能!

历史上,掌握大权的帝王多得数不清。

然而,能完全按自己意志施政的,少之又少。

帝王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制肘和约束。

即便是一代雄主,都不例外。

因为帝王要以一人之力,掌握整个国家机器,整握整个统治阶层。

寻常人面对国家机器和统治阶层,渺小如尘埃,也不会幻想去掌控,只能顺势而为。

帝王当然不一样。

可帝王要承担的使命和责任也不一样。

以一己之力,推动国家机器运转,改变历史发展的轨迹,这是寻常人不敢想象的事情。

在大势面前,任何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尘埃。

可帝王偏偏又是这股力量的掌控者。

力是相互的。

帝王掌控的力量越大,受到的反作用力也越大。

帝王必须要有极其高超的统治艺术,才能掌握国家机器,控制庞大的统治阶层,才能统治好这个国家。

否则,他就会被权力反噬。

实际上,一般的帝王,尽管身为最高统治者,但他能改变的事情,其实是很少的。

他必须按照统治阶层的集体意志去行事。

而不是自己心中的想法。

只有极少数的雄主,才能做一些改变。

朱允熥要在根本上改造大明,注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什么一声令下,天下莫敢不从,想咋样就咋样,这显然是小孩子幼稚的幻想。

实际上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才是现实。

一个命令如果不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即使在重压之下强行推下去,也多半会在执行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好事办成坏事,完全脱离最初的设想,最后不得不终止,或者不了了之。

类似的例子,自古至今,比比皆是。

方孝孺的另一个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让天下读书人吵起来!

理念不同,政见不合,他们就无法走到一起,共同对抗皇权。

让他们吵起来,皇权才能居中协调,借力打力,更好的驾驭他们,实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做一名帝王,可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如果只是循规蹈矩的话。

但若想改变天下,那便很难很难。

每一步都必须小心谨慎。

……

看着眼前狂笑的齐泰,朱允熥也笑了起来。

“无论狂怒并不能改变什么,说起来,本宫还得感谢你的相助。”

齐泰的笑声戛然而止,他愣愣地盯着眼前之人。

朱允熥扬了扬手中的供词供状道:“若不是你和黄子澄费尽心血,写这么多东西,我又怎么会知道,原来朝中竟然有如此之大的漏洞呢?”

“又如何可以用它来收买人心呢?”

“以后满朝文官皆向我投诚,从此效忠本宫,这一切还得谢谢你和黄子澄啊。”

齐泰忽然想起了什么,脸色不由得大变。

陷害朱允熥不成,这些供状,便成了刺向他自己的刀。

这不重要。

他也不在乎。

但恐怕远不止如此。

心念飞转,只听朱允熥喝道:“齐泰已交待罪状,将三法司都重新请进来吧。”

说完,他又令人拿来布条,将齐泰的嘴巴绑住,使其无法再发出声音。

不一会儿,杨靖、袁泰、周志清三人赶来。

“参见太孙殿下。”

三人一边行礼,一边观察着旁边的齐泰。

不知道此人究竟和太孙殿下说了一些什么,更不解太孙殿下为何会将他的嘴巴也绑住。

朱允熥当着他们的面,将齐泰上交的供状拿到手中翻了翻,随后放到一边,道:

“黄子澄一案,牵涉甚大,这段时间以来,三位大人审理此案,克尽职守,勤勉不息,本宫都看在眼里,你们辛苦了。”

“如今,齐泰已经自首认罪,并交待了所有与他们两人相勾结的党羽。”

“他说自己愿意说服黄子澄,让其交待罪状。”

“本宫现在着人去刑部将黄子澄提出来。”

“此案至此已水落石出,可以结案了。”

齐泰的瞳孔顿时微微缩了缩。

按理来说,朱允熥发现了自己与黄子澄阴谋,应该将这些编造出来的假供状全部销毁。

将三法司拿下问罪。

因为很显然,他与黄子澄能相互勾结,他能随便出入守卫森严的刑部大牢,必定离不开审理此案的三法司等相关官员相助。

就算三法司没有直接参与,身为长官,也难逃失职之罪。

然而,朱允熥居然装着若无其事,不仅不治三法司的罪,反而对三人言语嘉奖,这便让齐泰完全看不懂了。

有阴谋,一定有阴谋。

可究竟是什么阴谋呢?

他想要说点什么,然而,嘴巴被布条塞住,啥都说不出来。

杨靖,袁泰,周志清等三人,明显深感意外。

就在刚刚,太孙殿下还和他们说,必须要对黄子澄案进行深挖。

为何见了齐泰之后,却突然要结案了呢?

三人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只能领命。

朱允熥又道:“齐泰所交待的汉奸反贼众多,要全部捉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防止这些人狗急跳墙,本宫决定,从即日起,金陵所有大小官员,没有本宫的特许,一律不得出城。”

“调三旅新军进城戒备,以防不测。”

如今,除了朱能和张辅所带走的六千新军外,大明军事学院又训练并装备了十旅新军。

每旅皆是三千人,共计三万人。

其中有一万二千是海军。

余下一万八千则是陆军。

这三万人是朱允熥的绝对嫡系,对他忠心不二。

此时调新军进城,足见事态严重。

齐泰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难道朱允熥疯了,要趁这个机会,将自己和黄子澄所污陷的官员,全杀了吗?

不。

这不可能。

虽然此前老朱几次兴起大案,杀了数不清的官员。

但朝堂的稳定,老朱还是十分注意维护的。

比如说,空印案所杀的官员,便是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员。

主要官员未杀,衙门便可以迅速重建。

而且,老朱之前杀的还只是文官。

可齐泰呈交的供状,涉及到满朝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

朱允熥又没有发疯,怎么可能将这些人都杀了呢?

然而,他明明识破了自己的谋划,却仍拿着本应是烫手山芋的供状,不将它们销毁,反而摆出一幅要据此拿人的架势,究竟意欲何为呢?

齐泰怎么想也想不通。

很快,黄子澄也被从刑部大牢中提出来,关进了东宫,与齐泰关在一起。

而此时的金陵城,随着新军进城戒严,已是到处风声鹤戾。

齐泰及黄子澄招供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