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长生风启清扬

第三十一章 少室连天诸星荡(八)

俞大猷考虑再三,心想有沈炼同行,他锦衣卫的身份势必会让心怀叵测之人多有忌惮,况且这几个年轻人武功皆是顶尖一流,若是一起合力就算是天下五极中的一人也未必能胜,想来不会太过凶险。

而最重要的是自己总不能永远把长生绑在身边庇护,事实上没有他在身边的多年,俞长生从来都是独当一面,反倒是两人重逢之后俞大猷处处呵护显得长生娇弱。

于是俞大猷便答应了长生等人去少林招募武僧之事,他按照俞长生的意思提前写了一封信给少林方丈普从神僧,并用了他总兵的勘合走馆驿快马急送,数日便可送达。

在等待回信的这段时间,俞长生等人与戚继光开始准备各项的募兵事宜,分作预算、决定军制、安排人手、购买军需。

又过了大约半月多时间,募兵的前期事宜和流程都已经准备妥当,可依然没有等到普从神僧的回信,正在俞长生想着要不要先与戚继光和沈炼去义乌募兵时,突然间俞大猷收到了普从神僧的回信。

普从在信中言明,自己对于派遣武僧协同俞大猷等人剿倭之事十分赞同,只是他于军阵之事全然不了解,不知道该挑选怎样的少林弟子前来军前更为合适。

为确保组建新军助力剿倭大业的顺利进行,普从邀请俞长生登门少林,当面选定门下的弟子武僧下山从军,并约定了下月十五为会期,届时少林会恭候俞长生上山入寺。

俞长生看到信后大喜道:“我就说掌门方丈不是那小肚鸡肠之人,得道高僧自然是慈悲为怀、恕容天下的。

既然此事已经谈妥,那我们事不宜迟这几日就准备出发吧。”

众人本没想到事情会这般顺利,但见少林掌门都已开金口便放下心来,“金刚神僧”普从方丈武林扬名已经几十年,江湖泰斗自是一言九鼎无需担心。

眼下离约定日期尚有时间,众人也不是不慌不忙悠悠哉哉,待送别戚继光后,俞长生、沈炼、陆流、秋叶丹和蓝雪花一行五人便踏上了前往河南少室山的路。

众人此行虽然要掩人耳目不暴露行踪,但是心里上大家都十分轻松,想到组建新军之事如此顺利,时间上也不着急,一行人也是一路上游山玩水纵马惬意。

俞长生掐算着时间最后赶在了十五前一天到达了巩义县。

刚看到巩义界的石碑,远远望着巍峨庄严的嵩山山脉,俞长生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想到九年前他无知无畏自山上滚了下来去追俞大猷,自此便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多年间颠沛流离,南至东海北过西原,在草原与蒙古铁骑争锋顽活,赴汪洋和日本倭寇厮杀拼斗。

去了浙江、福建、山东、湖广,路过南直隶、陕西、江西、河套。跨过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大半疆域,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圈还能以客人的身份回到少林招募僧兵,当真是世事无常变化万千。

此地虽然离少林寺还有一些距离,但是众人已经能隐隐约约听到少室山上传来的阵阵晚钟。

这钟声瞬间将俞长生的思绪记忆拉回到了孩提之时,幼时他时常听着着这钟声,一边在大雄宝殿和师兄们打坐诵经,一边又摇摇晃晃几欲昏昏入睡,这时负责巡监的师叔伯一定会用戒仗敲打自己的脑门。

俞长生突然想到自己虽然下了山离开了少林,但是好像也一直都在被人拍打脑袋,看来这就属于他的定数,在家出家都是改不了的。

想到此间趣处俞长生会心一笑,他远远看着少室山直出神,不知道当年的师父、师兄和师叔伯还有师祖他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如果当年他没有那大胆一跳,现在自己会在干什么呢?想必是日日晨钟暮鼓诵经练武,这个时辰要么在门前扫地送客,要么就是在做晚课敲敲木鱼。

恍恍惚惚间俞长生好像竟然看到自己了,他一身僧袍光着脑袋,正拿着一把扫帚在寺中扫地,嘴中还在喃喃不休,不知道是在背诵经文还是在嘟囔今天与师兄们的琐事,而真正的他好像灵魂出窍,像是一只飞鸟正在空中俯瞰另一个自己。

此时众人都已经走在俞长生前面许久,秋叶丹更是在前走得老远正在四面指指点点嘴中念念叨叨,却没发现俞长生一人待在原地恍然出神。

“长生哥哥,长生哥哥。”陆流这一声呼唤才让俞长生如梦方醒回过神来。

陆流道:“长生哥哥你怎么了,可是看到少室山想到小时候的事情了。”

俞长生轻轻一笑道:“是啊,虽然时隔多年但是幼时之事感觉依然历历在目。我刚才有些慌神,好像看到自己正在山上扫地,从来都不曾离开过。”

陆流也笑道:“你还别说,我真想看看你现在若是光头的话会是个什么样子。”

俞长生哈哈一笑随即上前赶上众人,一行人说说笑笑来到街上想找个客栈住下,待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上少室山。

沈炼突然对众人低声道:“这巩义街上不太寻常,怎么会有这么多江湖人在。”

经沈炼一提醒其余人也发现街上有许多持刀佩剑之人,看其神态动作便知道是有武艺在身。

秋叶丹道:“少林是江湖中武学第一宗门,上门求教者自然是天南海北络绎不绝,此地的江湖人多一点也没什么稀罕的吧。”

俞长生刚才沉浸在回忆中疏于戒备,现在也警觉道:“此话虽然不错,但此间江湖人实在是多,万一有认得我们的人,很容易暴露行迹,引来觊觎《山河图》之人。”

陆流立时反应过来道:“长生哥哥你在极世山庄之时太过显眼,能认出你的人只怕不少。”

蓝雪花当即从行李中取出了一顶帽子扣了俞长生头上,随即道:“以防万一,咱们今天还是赶紧找个偏僻客栈住下,不可再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