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
董卓干的不错。
关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百姓种什么的都有。而无论种什么,今年都是大丰收。
董卓水利弄的不错,今年又风调雨顺。等秋收结束之后,整个关中的农民,民家中粮食多的储存不下。
关中产粮,张霸没有按照惯例免税,但也把董卓的重税,下调到了轻税。
也就是说,关中农民今年种的粮食,只要交一点点税就行了,剩下的都是自已的。
而张霸又官府出力,用中牟钱,收购民间粮食,保证粮食价格的稳定。
哪怕朝廷现在的粮仓都很丰盈,收购上来的粮食,消化起来也是个麻烦。
但还是得收,亏钱也得收。得保证农民的利益,天下也才能稳定。
而且就算亏钱也没有关系,现在天南地北商业流通,税收稳定,官吏廉洁,朝廷有的是钱。
与此同时。关中的三个郡守,也在大肆的建造关中。董卓干的不错,但是张霸干的更好。
他大力的疏通渭水,建造各种水利设施。用水泥把道路给修建起来。
并建造驿站,方便官吏往来。
什么小路就暂时顾不上了,但是连通各县的官道,那是修建的又快又好。
随着一条条水泥路的拔地而起,整个关中与东边四郡、南阳等八郡,迅速连通起来。
这让凉州、益州的商人们,都觉得新鲜,也觉得太棒了。这样的水泥道路,可比泥巴路强了十倍。
商人往来便利。
当然,商业还是其次。这样的水泥道路,军事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张霸的军队运输,可以大大缩短运输时间。关中的粮食,可以迅速输向凉州,补充军需。
或者遇到灾年,迅速赈灾。凉州这种几乎不产粮的地方,不会因为粮食的问题,而导致民变兵变什么的,大大增强了稳定性。
关中干关中的事情。
凉州、益州也在干各自的事情。张霸派遣了官吏,送去了工匠,让州自已建造水泥厂,然后修建水泥道路。
还需要一点时间。
等过个二三年,旁的不说。就是条条大路通洛阳、长安了。
张霸依靠科技的力量,还在憋内功,消化整个西部,夯实自已的根基。
随着秋收结束,百姓也该上路了。
河南、河东、南阳、弘农等郡的张霸三部部曲,没有任何折扣,听从了命令,放弃了原本开垦好的土地,拖家带口,带上物资,向关中三郡而去。
虽然背井离乡依依不舍,但他们也心向关中。因为这是张霸的命令,是大将军的命令,他们绝对服从。
他们也更知道,这一次背井离乡,生活至少不会比以前差,大将军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张霸的三部部曲,人口足有八十万有余。这数量庞大的人口进入关中,大肆开荒,或者占据董卓部将留下的土地。
虽然张霸常说关中体量小。但其实关中只是经历了凉州之战,黄巾之战后,人口少,而土地其实很广,随着这八十万人涌入,整个关中也不过是二百余万人口而已。
这八十余万张霸部曲进入关中,不会对当地的百姓造成冲击,反而可以大大繁荣关中。
这八十万人口从河东、河南、弘农、南阳等地离开之后,留下的土地,要么就没有人耕种,要么就被朝廷发卖了。
只留下一部分备用。
河南、弘农、河东的田,才值钱卖得出去。南阳这个地方人口还是少,很多土地没办法,只能荒着。
另外。按照张霸的计划。由司隶校尉沮授主持,朝廷配合,迁徙弘农、河东、河南,大量的贫穷百姓,或者自愿的百姓,迁徙往凉州居住,扩充汉人的人口。
到达凉州之后,会由公孙度统一安排,分散前往各郡,占据凉州之战,羌人人口减少留下的土地。
汉人可以半农耕,半放牧,也可以经商。如果是选择耕种、放牧,朝廷还有好的政策。
去了凉州,就可以享受免税三年的待遇。
朝廷还鼓励种植棉花,在凉州生产棉布。现在棉布紧俏,产量低,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传闻很多河套人,依靠种植棉花而发了财。这极大的刺激了河南很多贫穷的汉人,响应了朝廷的号召,迁徙前往凉州。
总之。
就是甘肃、内蒙种植棉花,出产战马、羊、牛等。司隶加上南阳,种植粮食。
粮食输送去边疆,战马、牛羊则输入。
依靠水泥道路运转。朝廷的内功,修炼的那是炉火纯青。更何况还有益州的蜀锦,南蛮的奇珍异宝。
汉人安土重迁。但是在张霸的时代,却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极为罕见。
汉人到达凉州之后,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水土不服。但是公孙度、鲁肃、诸葛瑾等人干的都很好,尽量救治。
加上汉军强大的威慑力,羌人也不敢侵扰汉人。汉人迅速安定下来。
关中也是一样。
张霸的三部八十万部曲,一部占据一个郡,泾渭分明。来到关中之后,就建造房子,庄园,准备开荒。
干的热火朝天。
只需要一年,关中就会出现大量的新田。
只要几年,就会变成熟田。张霸的部曲且耕且兵。强力的,有效的帮张霸监视关中三郡。
仿佛是一棵大树的根系,深深的扎入了这片土地。张霸的直接权力,很快就能遍布八郡。
司隶七郡,南阳一郡。
牢牢的控制着,这帝国的心脏。
但张霸本人,恐怕很难再回到长安了。在冬天即将过去,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
在长安待了半年,早就归心似箭的张霸,终于下令大军开拔。
二万大将军本部精兵为中军。
吕布、高顺为前锋。
常飞、成廉断后。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旌旗招展的沿着大道,往洛阳而去,很快到达了河南境内。
年关,大雪纷飞。道路上极少行人,只有兵卒横行。张霸掀起车帘,观看窗外白雪,感慨道:“又是三年啊。”
征战天下虽然畅快,得到土地很有成就感。但时间也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