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世界七:寻踪觅迹

为什么不一样了——东宫内,封怀祯坐于案桌前,盯着手帕下方绣着的一个“李”字,暗自复盘着那晚所闻和今日所见。

倒茶声打断了他的思路,他抬眼,看见霜降:“这些杂活,让下人干就是了。”

霜降的动作一顿,对他的话产生疑惑:我不就是服侍的下人吗?

但在面上,她并未表露出额外的情绪,只福身一礼:“是。”

这段时间,封怀祯似乎突然发现了她,并对她青眼有加,不仅调她到近前,对她的态度也明显不同于对其他人。

这不同寻常的信号,背后可能隐藏着已经暴露的风险,也有可能是乘风而上的机会。

霜降的余光落到那方手帕上。她理所当然认为,这是岁星接近封怀祯的第一步,很显然,岁星已经成功引起了他的惦记,也许很快,他身边就要再多一个强力卧底。

在霜降退下后,封怀祯才将目光移到她所离开的那个转角。

他的眸色如同被阴云遮住的星光,隐晦地闪烁着。

记忆中呈灰白色泽的黯淡画面若隐若现投射在他脑海,斑驳陆离。

他想起曾经。

曾经,他最信任的人将尖刀插进他的心脏,他最提防的人义无反顾为他殉葬。

他想:这一世,就让我保护你,为你肃清一切吧。

“张衡,进来。”

他呼叫在门外值守的中郎将。

张衡快步走进:“殿下,有何吩咐?”

“帮我找到这个手帕的主人。”话至此处,他反应过来,随即否定,“不。帮我找到今日在同康寺接手帕的那个女人,她叫岁星,也有可能叫——寒露。”

“是。”

张衡的效率很高,第二日黄昏,他就找到了岁星。

敲门过后,当他看见开门人的模样时,忍不住一愣。

同康寺祈福后,他负责调配禁卫,并不在封怀祯近身,向下属了解情况后才寻踪而来,直到此刻,他感觉自己终于知道了为何要找此人。

实在是太像了——太像那个殿下一直牵挂的早亡人。

作为随侍封怀祯左右十数年的人,他不免在心中感慨,原本的威仪和震慑收敛许多,颇为和颜悦色地柔声询问:“姑娘可是岁星?”

岁星微微点头:“阁下是?”

“我为中郎将,司宿卫之职。”张衡道,“可否进屋说?”

岁星再次点头,让开半步,神色之云淡风轻,不免让他怀疑,她究竟知不知道中郎将是何身份。

正在屋内的岁朝听闻动静,探出头来:“中郎将?东宫属官?”

“是,我为太子近侍。”张衡应答后,询问岁星,“这位是?”

“我妹妹。”岁星道,“这位近侍,可有何事?”

“我奉命,邀姑娘前往东宫一叙。”

岁星并不意外:“既然他想见我,就亲自来。”

闻言,张衡不可避免地生出错愕之意,对她一开始的好印象荡然无存。

他心中暗忖:竟如此狂妄自大,不通情理。即使仰仗一张脸,也必然走不长远。

不过,这种近乎原始的莽撞,更易生出祸端,不好招惹。思及此,张衡笑道:“太子公务缠身,虽有心相见,却碍于无暇,只能辛苦姑娘跟我走一遭。”

“如果待我为客人,就表示诚意,如果视我为敌人,就展露爪牙。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咸不淡,非徒无益,反而令我心疑。”

她说着,朝门口抬手示意。

见她似要逐客,张衡道:“姑娘这可令我难办,太子口谕,鲜有违抗之理,无论如何,今日总要办妥此事。”

“那中郎将是要对我动粗,还是要给我治罪?”

岁星语气中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淡然,等待他的回应。

这话中的四两拨千斤之态,让张衡不禁重新审视她:“姑娘说笑。奉命行事,如有冒犯之处,还请海涵。”

“中郎将,在带人之前,先把我的话带到吧。有劳。”

“定如实转达,暂且不打扰姑娘了。”

他嘴唇微抿,原本挺直的脊背似乎松了些许,像是被无形的力量卸去几分盛气,说完话后,便转身欲走。

等他打开门时,岁星补充道:“如有意,明日戌时,城郊望月亭,静候太子。”

见张衡完全离开,岁朝把门关紧,折身感叹:“我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会离纪世宗的真实人生这么近。他很有心计,伴君如伴虎,你得格外谨慎。”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历史描述,岁朝给出了她的答案:“隐忍厚黑。”

“那封居晦呢?”

“温良恭谨。”

【从表面看,确实如此,但从本质看,非但不符,甚至相反。】岁星评价道:“看来历史与真实之间,隔着一层认知之纱。”

岁朝点头认同:“历史记录只能捕捉一位人物在一个特定时刻的一种存在状态,无论多细致的笔触,都无法写尽人性格中的复杂维度。”

“确实如此。”

岁朝又想起什么,转而问:“为什么要把会面地点选在望月亭?”

“适合观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