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祖孙见面,有惊无险
“重八,老四再怎么说也是你的儿子,干嘛总是喊老四瘪犊子。”
“妹子,我这不是生气嘛,老四那家伙,竟然造反了,简直是气死我了。”
“唉,老四这也是迫不得已。”
想起孙子朱允炆所干下的事,马皇后便是一阵扼腕叹息。
本来很好的一个孩子,竟然最终将屠刀伸向自己的叔叔们。
“老四迫不得已,咱也认了,与朱允炆相比,老四倒也算个人,但是老四上位后,是怎么对待标儿子嗣的,将标儿的子嗣一个个圈禁起来,并且将我早年间定下的藩王守边的政策全部推翻。现在明末,有数十万只吃饭不干活的大明宗室,其中就有老四的很大一部分‘功劳’,想到老四所干的一切,我就来气,恨不得狠狠地揍他一顿。”
“那重八,那你打算怎么和高煦高燧说。”
“嗯?高燧?”
“是啊,高煦是老二,高燧是老三。”
朱元璋也想了起来,前段时间老四确实跟他讲过,妙云又怀孕了。
如此看来,又生了一个儿子。
不错不错。
“还能怎么和这两兄弟说,自然是让他们带我去永乐朝,去教训一下老四这瘪……家伙。”
“如果他们不愿呢。”
“嗯,他们不愿,那我就……”
老朱刚想从躺椅上直起身子,就被马皇后重新按了下去。
“重八,高煦高燧好歹是孙辈,你就不能和他们好好谈谈吗?”
看着马皇后脸上略带着愠色,老朱整个人气势一松。
店家曾告诉标儿,要让妹子静养,现在还是不要惹妹子生气比较好。
“行,妹子,咱答应你就是了。”
与此同时,南京城的宫城内。
朱高煦与朱高燧骑着马匹,一脸兴奋地向着府邸的方向走去。
“老三,不得不说,那热气球真是一个好东西,竟然能够载人飞天,依我看,它在战事上也有着不小的作用,你说我们要不要询问大伯制作的方法,然后我们在永乐年间去制作。”
朱高燧有些意外地看了眼自家二哥。
“二哥,你说的询问方法我赞成,不过,在永乐年间制作……二哥,你不会是想自己制作热气球吧。”
朱高煦转过头来,眼神一瞪。
“怎么,老三,难不成你对我没信心?”
朱高燧讪讪一笑地说道。
“二哥,你就别开玩笑了,这玩意可是大伯在陶成道与宋应星的帮助下,花费了许多时日才做出来的,耗时耗力。再说了,二哥,你做出来的热气球,我可不敢坐,万一发生点意外,那可就完犊子了。”
朱高煦摸索着下巴,面露沉吟之色。
“老三,说的也是,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没。”
“二哥,不妨将制作方法给老爹,让老爹将此事交给工部尚书黄福去做,待到完成之后,我们再去向老爹讨要一个,你看如何?”
在前往行走的朱高煦点了点头。
“嗯,这倒是个好办法,麻烦事都交给工部,我们就静静地等待着成品出炉,不错,老三,还是你的脑袋灵光。
不过,老三,我有一点要和你着重强调,一旦老爹向我们问及这些事情,你可一定要守住嘴巴,一问三不知。
只要我们死猪不怕开水烫,什么都不说,老爹那是拿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你可别像以前那般被老爹一吓就出卖我。”
朱高燧当即拍了拍胸脯保证道。
“二哥,放心,将这件事说出去对我也没有什么好处,我脑子坏了才将此事说出去。”
两人一路行走,很快就来到了府邸的门口。
“咦,这马车,看上去似乎是大伯的马车,难不成大伯来了。”
兄弟两人翻身下马,牵着马匹快步走入府邸。
不多时,他们就见到了已经等候多时的朱标。
“咦,大伯,今日怎么会突然来此。”
朱高煦可是知晓,因为正旦节临近,大伯有很多的事务需要处理,所以一般都是让他们兄弟俩自己去玩。
如今大伯既然来到了此地,那想来就有要事了。
面对着朱高煦的问询,朱标直接开口道。
“高煦高燧,爹回来了,我带你们去见爹一面。”
朱高煦与身侧的朱高燧对望了一眼。
大伯的爹,那可不就是……
两人的祖父,大明的太祖皇帝。
想起他的祖父,朱高煦就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与大哥从小被祖父所喜不同,他从小就被祖父不待见,致使祖父也一直对他并未有好脸色,而他现在,听闻祖父的名字,甚至都有些发憷。
那可是连他老爹都害怕的人。
原本他以为,祖父在明末,这次正旦节不会回来的,但是谁曾想……
朱高煦在愣神的片刻后,他脑子开始飞速的运转,思考着关于这件事的处理办法。
只几息的时间,他就想到了一个点子。
脸上勉强挤出一抹笑容说道。
“那个,大伯,我想起了永乐朝似乎还有些事,可能要先回去一趟。”
说完便欲转身离开。
看着二哥的动作,朱高燧傻眼了。
他算是看出来了,二哥这是要跑路啊。
跑路肯定是不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将来肯定是会碰面的,到那时,不就尴尬了。
况且,就应该趁着大伯在这里的时候,跟着大伯去见祖父,有大伯在这,肯定也会帮他们说话的。
面对着想要跑路的朱高煦,朱标笑着说道。
“高煦,不用担心,我会陪你们一起去见爹的。”
“是啊,二哥,既然祖父已经知晓了未来发生之事,那首要目标肯定是老爹啊,与我们关系不大。”
朱高燧如此“父慈子孝”的言语,听得朱标有些哑然。
不过,话糙理不糙,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见状,朱高煦也是停下了离去的脚步。
“那……好吧,大伯,记得到时候帮我和老三说说话,不然我们俩可能要直接在祖父的面前表演消失了。”
“行了,此事包在我身上。”
于是,整理了一番着装之后,三人便向着紫禁城的方向走去。
在紫禁城中一路穿行,三人很快来到了老朱居住的乾清宫。
“爹,娘,我将高煦与高燧带来了。”
朱标先行一人,来到屋中,向老朱与马皇后说道。
“嗯,行了,让他们进来吧。”
老朱看着朱标离去的背影,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不仅是因为这段他不在的时间,标儿将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
而且,在他想要见两兄弟一面时,标儿甚至已经抢先一步,将之安排到位了。
不愧是他的好大儿
几息的时间后,朱标便带着略有忐忑的兄弟俩进入乾清宫。
虽然这个宫殿对于朱高煦来说极为熟悉,但是面对的人物可是天差地别。
以往的他,面对老爹嘻嘻哈哈也没事,但是如果对祖父嘻嘻哈哈,那可就完蛋了。
他也打定了主意,一旦情况不妙,立刻开溜。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同时,朱高煦的目光也在打量着,距离他不远处的祖父的身影。
与他印象中祖父的面貌大致相同,只不过眼前的祖父年轻了许多,这也使得气势更加地摄人。
不过,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虽然眼前的祖父气势很足,但是带给他的感觉远远没有洪武朝后期的祖父那般恐怖。
现在的祖父与洪武朝后期的祖父相比,甚至可以说有些平易近人。
很快,朱高煦就明白这是为什么了。
因为在祖父的身侧,还有着一位老妇人,一脸慈祥地看着他。
他只略一思索,便猜到了老妇人的身份。
那就是他的祖母,大明的孝慈高皇后。
对于祖母,朱高煦并没有什么印象,只零星地看过几张画像。
不过,与画像上相比,眼前的祖母更显年轻慈祥。
此时的朱高煦也是松了一口气,既然如今,能够劝阻祖父的祖母与大伯都在的话,那想来应该是没有什么事了。
“孙高煦,孙高燧见过祖父,祖母。”
朱高煦与朱高燧两人齐齐伏跪在地。
看着眼前的这两人,朱元璋冷着脸,一言不发。
马皇后见老朱没有反应,便直接开口说道。
“高煦高燧,快些起来吧。”
“是,祖母。”
老朱见此情景,无奈地摇了摇头。
原本他是想给兄弟俩一个下马威的,但是如今,妹子都开口子,那下马威也无从谈起了。
“高煦高燧,你们的爹还好吧。”
老朱冰冷的声音传到了兄弟俩的耳中。
兄弟两人对望了一眼,最终朱高煦站出来说道。
“回祖父,爹的身体安好。”
“哼,他的身体倒是好,可怜我那允炆孙儿……”
虽然老朱口中念及着朱允炆,但是神色上却不见一点哀伤。
但是,兄弟两人现在可没心思观察这一幕,两人的脸上均是浮现出一抹尴尬。
“爹。”
“重八。”
朱标与马皇后也齐齐说道。
“行了,咱也知晓,这件事与你们关系不大,现在我想要见一见老四,高煦,你认为如何。”
先前老朱就从马皇后的口中知晓了,永乐朝的代理人是朱高煦,对此,老朱与汉武帝刘彻一样,也是感觉到十分意外。
不过,老朱并没有在代理人的问题上纠结太多。
谁是永乐朝代理人他都无所谓,只要把他带到永乐朝即可。
他要狠狠地揍老四一顿。
“额,这个……”
朱高煦有些犹豫。
说实话,如果能够约定好,只去永乐朝逛逛的话,两人还是愿意带着祖父前往永乐朝的,就像之前带着外公前往永乐朝一般。
但是他知道,和祖父约定的事,就和放屁一样。
想当年,祖父还下发丹书铁劵呢,说可以免一死,结果呢,该死还得死。
因而,即使祖父答应仅仅是去逛逛,朱高煦也不放心。
万一祖父直接杀到紫禁城,那他最大的秘密不就被老爹知道了吗。
让老爹知道后,那可就完犊子了。
以后的他就没什么安生日子过了,老爹就要跟着他前往其他的朝代了。
有老爹在,那他还怎么愉快的玩耍呢。
这时候,朱高煦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朱标。
大伯,救一下啊。
感受到朱高煦的眼神,朱标这时候站了出来。
“爹,此事高煦想来有着自己的考量。”
“哼,有什么考量,不就是简单直接地带人吗,又不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
“爹,高煦算是永乐朝的代理人,只有高煦带领,我们才能够前往永乐朝,如果爹你逼迫地太紧,万一高煦直接离开,不再回来,这恐怕……”
朱高煦一脸茫然地抬起头。
他可还没到那种不回来的地步。
不过,在看到大伯的眼神示意后,朱高煦止住了说话的念头。
“是啊,重八,之前我们可没有机会前去见老四,如今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摆在眼前,我们更应该珍惜才是,既然高煦觉得此时不是时候,那就不要强求,与高煦高燧聊聊永乐朝的生活不好吗?”
老朱看着娘俩一唱一和的姿态,有些无力地摆了摆手。
他也明白这个道理,本来他的打算就是以雷霆之势吓住朱高煦,让朱高煦带他前往永乐朝。
但是经过娘俩的一顿说辞,现在他的这个计划也算是泡汤了。
“行,既然妹子和标儿都这么说了,那咱也不多说什么了,这样吧,高煦,定个时间,看什么时候能带我们过去。”
“这个……祖父,带您前往永乐朝没有问题,但是您可得与我约法三章。”
老朱当即眼睛圆瞪,吹胡子瞪眼一般地说道。
“什么!”
岂有此理!
他的孙子竟然还和他约法三章。
果然是老四的种,就是不让人省心。
“重八!”
马皇后的声音又传到了老朱的耳中。
将有些狂躁的老朱又压了下去。
“哼,行,高煦,你说说看,究竟怎样的约法三章!”
……
三日后,晚上,紫禁城。
谨身殿前,灯火辉煌,宫灯高悬,将大明三大殿之一的谨身殿前映照地灯火通明。
伴随着在天空上炸响的烟花,来参加晚宴的官员们正陆续进场。
作为最先到达了一批人,已经六十有八的韩国公李善长,感受着今日热闹的氛围,他的眉头却不由得皱起。
因为他发现,今日的晚宴,多了很多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