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二百一十三章 归来的李清照

元符三年,儋州。

一位身着文士衣服,年过六旬的老者,安稳地坐在海边一个高高凸起的石头之上,手中拿着一个鱼竿,正在钓鱼。

如此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位老者,谁也不是想到他曾经是大宋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造诣颇高,曾经一度做到大宋的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的苏轼,苏子瞻。

忽地,鱼线一阵抖动,看似在打盹的苏轼猛地睁开双眼,抽动鱼竿,一条约莫两个成年人巴掌大小的鱼,随着他的这一提,直接跃出水面。

苏轼熟练地将鱼从鱼钩上解下,将之放入到一旁装着水的陶罐之中。

只见那陶罐子之中,已经有了两三条相同大小的鱼,外加好几只大螃蟹。

随后,苏轼再度挂上饵料,将鱼钩抛入到不远处的海水之中。

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苏轼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过去。

他自嘉佑二年,仁宗时期进士及第以后,便开始进入官场,一开始倒也顺利,在各地方任职,算是稳扎稳打。

后来因为王安石推行新法,他指出了王安石新法中的一系列弊端,之后便与王安石交恶。

之后便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乌台诗案。

因为他给当时的官家呈上了一封《湖州谢上表》,因为其中一些个人的情绪,而被御史台弹劾,押送京师,关入大牢。

所幸,当时很多人都对他伸出了援手,即使是王安石也不例外。

他也因此免除死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准六品官,无实权,乃是专门用来安置被贬人员的官职。

待到当今官家即位,因为官家年幼,所以太后辅政,旧党的代表人物司马光被重新启用,这下子又轮到了新党的王安石被打压。

因为他之前指出了新政的弊端,自然而然就被旧党众人当成了同道中人,他也因为此一路升迁。

但是他发现,旧党与新党一样,在掌握权柄之后,一味的打压异己,不干实事,于是他面对如此现象屡次提出抨击。

如此一来,又遭到了旧党的反对。

为了避祸,他便前往了外地任职。

之后因为弟弟苏辙的关系,他倒是重新回到了中央任职,先后担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但还是那个问题,政见不合。

于是他再度前往外地任职。

而随着旧党人物高太后的去世,官家执掌大权,新党重新执政。

那之前被打上旧党标签的他,自然也就逃不开被打压的命运。

一开始仅仅是被贬惠州,之后则是儋州。

在大宋,被贬儋州已经算是比满门抄斩略低一层的刑罚了。

而这一次,苏轼感觉到,他可能要在儋州埋骨了。

正在苏轼感慨的时候,一位孩童一路小跑,来到了苏轼的身后。

听着了身后传来的动静,苏轼转过身子。

他认出了这位孩童。

从他被贬儋州,已经过去三年,他已经将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因此,他在此地开办学堂,教导学生。

而眼前的这位孩童就是学堂中的一员。

“先生……先生……有你的信。”

孩童双手扶着膝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嗯?信?

对于孩童的言语,苏轼的心中心中升起一团疑问。

自从他被贬儋州之后,除了好友的几人,几乎是所有人都对他避之不及。

在这个时候,竟然还会有人寄信给他。

接过孩童递来的信件,看着信上的熟悉字体,苏轼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个故人的身影。

打开信件,苏轼的脸上露出了了然之色,与他料想的不差,寄信之人正是他的学生之一,如今大宋的礼部员外郎李格非。

怀着好奇,苏轼决定看看,他的这位学生究竟因为何事要找自己。

苏轼的目光在信上快速得掠过,很快这位曾经大宋重臣的脸上便浮现出一抹惊容。

信中提到的事情实在是太过令人震惊。

他的学生李格非在信中所言,他竟然找到了亩产千斤的作物!

要知道,即使是大宋初年传入国内的占城稻,即使生长在条件极为优渥的良田之中,一年的产量撑死了也就三百多斤。

这亩产千斤的粮食又从何说起。

不过,虽然苏轼对此持有怀疑的态度,但是他对于他的这位学生,了解甚多。

对方并不是一个信口雌黄之人,绝不会妄下断言。

或许,这件难以置信的事是真的。

想到这,苏轼还是决定试上一试。

一方面是出于对他的这位学生的信任,另一方面,即使是最坏的一种情况,那罪名也在自己,与李格非无关。

而他现在已经在儋州了,还有什么会比这更坏的情况呢。

苏轼起身,拿过身旁的陶罐。

“走,为师今日做几道菜给你尝尝。”

从陶罐上移开视线的孩童,听闻先生要做菜给他吃,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好耶。”

他可是深切地知晓先生的手艺,虽然他平日里也会弄些小鱼小虾吃,但是与先生做的一比,那可是小巫见大巫。

在回家的路途之上,苏轼的脑海中还在不停地回忆着,刚刚在信中提到那亩产千斤的作物。

既然是作物,那应该也可以食用,就是不知道这些作物,与大宋如今的作物相比,味道可有差别?

……

此时的农家乐中,迎来了一位阔别已久的人物,正是前往东汉末年的李清照。

只不过,在见到李清照第一眼,张泊甚至都没有能够认出她来。

不得不说,李清照的化妆技艺愈发熟练了。

刚好因为其身形瘦小的关系,现在的李清照,活脱脱的就是一位经受战乱之苦,从而营养不良的普通百姓。

虽然脸上有些黝黑,但是其神采奕奕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她对于这次的汉末之行,极为满意。

“李小娘子,是否要先行沐浴更衣一番?”

“也好,店家,那便麻烦你了。”

原本李清照以为沐浴更衣是要烧热水的,但是等到张泊将她带到屋子中,给她演示了热水器的使用后,李清照的脸上充满了惊喜。

她可从未想过有一日沐浴更衣会如此简单快捷。

“李小娘子,那里是洗烘干一体机,只需要如此操作一番,即可令衣服焕然一新。”

看着张泊的操作,听着如此神奇的器具,李清照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上一试。

“好好,店家,我要沐浴更衣了,你快些出去。”

张泊双手一摊,便欲离去。

“对了,店家,我此行东汉,可是拍了不少视频,你可以看看,顺便还带回了不少玩意,你看上什么,尽管取便是。”

看着李清照一脸骄傲之色,张泊笑了笑,离开了屋子,前往院中的石桌,拿到了李清照的背包。

初入手,张泊差点没有站稳。

这背包的重量属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对于他来说,也不算费力。

将背包提到餐厅,拉开背包的拉链,瞬间背包如同炸开一般,里面的东西全都涌了出来。

张泊定睛一看。

好家伙,都是古董。

什么玉器,青铜器,金饰,银饰,将整个背包撑得满满当当。

李清照这是去当搬运工了呀,直接将东汉末年的古董搬运回北宋。

这也难怪他没有从李清照的脸上看到一丝疲惫之色,而是一脸兴奋。

如果换做是他的话,搬一百斤的东西可能走起路来有点困难。

但是如果是搬一百斤的钞票,那他肯定健步如飞。

想来李清照也是此等的情况。

将古董小心翼翼地从背包中一件件取出,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之上,张泊看到了背包底下,他给李清照准备的五个2w毫安的充电宝与一个手机。

简单检查了一番充电宝的电量,5个充电宝全都被榨干了。

手机的电量倒还行,不过也快见底了。

打开手机相册,张泊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图片以及视频。

这些,想来就是李清照在东汉末年所拍摄的视频。

点开第一个视频,张泊看到,李清照站在一座恢弘的巨大城池面前拿着手机自拍。

镜头中的李清照左右观望一番,确认周围没人,这才缓缓地开口说道。

“店家,你看到了吗,经过月余的跋涉,我终于到达了目前东汉最繁华的城池,邺城。”

张泊透过镜头,看到了身后城池上大大的邺城二字。

邺城,原来是袁绍的大本营,不过经历了官渡之战,邺城就落入了曹操之手,最终在建安九年,曹操将大本营搬来邺城。

毕竟,与曹操的大本营许昌相比,袁绍的大本营显然更符合曹操心中的都城的预期。

城防坚固,设施完备,地势优越,方便进行部队调动、集结和物资的运输,完全可以用作首都之用。

比之前的许昌要好太多了。

在李清照介绍完后,她便关闭了手机,就此,第一个视频宣告结束。

随后,张泊又开了第二个,第三个视频,发现其中就是李清照在逛邺城的场景,这也算是给张泊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野,让他能够体会到东汉时期曹魏都城的情况。

这时候,李清照也是洗漱完毕,来到了屋内。

“嘶,店家,你这不知为何如此凉爽。”

唉,每个来此的古人都会询问一遍如此问题。

“偌,这都是那边空调的作用。”

“空调?”

李清照望了眼空调,便又收回了目光,拾起桌上的一只玉簪,在张泊的面前晃了晃。

“店家,你可知这玉簪是谁送我的?”

想到李清照此行的目的,张泊笑了笑说道。

“莫不是蔡文姬?”

李清照顿时有些泄气。

她原本还想在店家面前好好炫耀一番的。

“店家,此行我可是收获颇丰,可以这么说,我这次算是超乎寻常的完成了目标。”

“哦,这怎么说?”

“店家,我来通过视频和你慢慢说。”

李清照从张泊手里接过视频,刚想为张泊一一讲解她这次的东汉之行,就听闻食肆的外面,传来了一阵马蹄嘶鸣之声。

一瞬间,两人的目光齐齐从手机上移开,看向了门口的方向。

“对了,李小娘子,在你前往东汉末年的时候,食肆中又来了一人,他乃是明朝永乐时期人,名为朱高煦。”

“又是明朝人?不知其身份是?”

“对方乃是明朝藩王,或许可以将之归结于武将的范畴。”

听闻对方是武将,李清照当即有些兴致缺缺,将目光重新落回了桌上她所带回的古董之上,随后便是拿起一只玉簪,将她的手法盘起。

这时候张泊也从椅子上起身,来到餐厅门口。

他想看看来者究竟是谁。

毕竟按照他的记录,现在应该是没有人会来的。

随着来人进入农家乐,张泊惊奇地发现,对方竟然是一位新人。

头戴烂银盔,身披银叶甲,内穿白罗袍,手中所持一柄长枪,牵着马匹缓步走进了农家乐。

看着对方的身形,张泊也是直接就推算出了对方的身份,乃是一员武将。

之前是批发太子,现在难道开始批发武将了?

在张泊如是想着的时候,来人也注意到了站在餐厅门口的张泊。

向着张泊微微拱手,对方极为客气地说道。

“店家,不知可否准备些吃食?”

对方竟然有礼貌的态度也是令得张泊好感大增。

“行,跟我来吧。”

将马匹系在院中的大树旁,长枪放在马匹的身侧,武将便跟随在张泊的身后,进入餐厅。

进入餐厅的第一眼,武将就看到了在餐厅中摆弄着古董的李清照。

李清照看着进来的武将,上下大量了一番,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这人穿着的盔甲,似乎有些眼熟。

武将这时候对着李清照微微拱手,算是打过招呼了。

“老兄,你准备吃些什么,是来点酒菜,还是?”

张泊刚想将手中的菜单递给对方,对方就直接开口。

“店家,不用这么麻烦,只需简单吃食,足以果腹即可。”

“行,那我去去便来。”

张泊回到室内,开始准备菜肴。

李清照此刻的注意力依然还在武将的身上,对于这位武将的来历,她心中升起无限的好奇。

这时候武将将烂银盔摘下,露出了里面的真容。

李清照打量了一番对方,发现对方倒也可以称得上帅气。

当然了,李清照也不是肤浅的人,她现在就想询问一番对方的来历。

从椅子上离开,移步来到武将对面坐下,李清照缓缓开口说道。

“壮士,不知姓甚名谁,家住何处啊。”

虽然有些不明白为何眼前的少女会突然向他提及名字一事,武将还是如实作答了。

“小娘子,在下姓岳名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