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大将到来

农家乐中。

宋应星看着石桌上摆放的物件,用不确定的语气对着面前的张泊说道。

“店家,这就是你口中所说的凸透镜吗”

“是的,宋叔,不过,大明应该是不叫这个名,好像是叫什么叆(ài)叇(dài)吧。”

“没错,在大明,它确实叫这个名字,不过,此物的历史,要追溯到北宋时期了,我万万没想到,其竟然是制作望远镜的主要材料之一。”

宋应星说完,脸上难免浮现出一抹失落。

北宋到明末,六百年的时间,竟没有一人能够发现凸透镜除了放大字体外的其他用法。

致使如今大明的第一只望远镜是泰西人利窦玛所带来的。

宋应星的扼腕叹息只持续了一会,心态便又恢复如常。

他现在可要好好研究店家所说的理学,光是物理中的一个透镜就有如此学问,那其他科目的学问肯定非同凡响。

在宋应星拿起桌上的凹凸透镜反复试验之际,一声呼唤,令得张泊转过头去。

“店家。”

来者乃是李承乾。

行至石桌旁边,李承乾就见到一位颇为眼熟之人,虽然他与此人之前没有什么交集,但是现在的他已经可以大概说出面前人的名字了。

“店家,这莫不是明末宋应星,宋长庚。”

他一开始也是从刘备那了解到这人的名号,经过上次明初与明末的见面,他也算正式确认了眼前之人就是宋应星。

宋应星放下了手中的透镜,好奇地目光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

他之前看着此人是和太子朱标一起过来的,以为他是明初之人,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么回事。

“店家,这位是?”

“大唐李承乾,字高明。”

宋应星当即张大了嘴巴。

“你是……”

李承乾一个手势,示意宋应星打住。

和大唐后面的朝代打交道就是麻烦,只要说出名字,他们直接就能够知晓他的身份。

“长庚,你认错了。”

宋应星面对着李承乾的否认,也是闭口不言。

他刚刚可是什么话都没说,就被对方矢口否认。

也就是说,对方确实是废太子李承乾。

至于为什么不承认。

宋应星也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就不是他该关心的了。

想到此处,宋应星便又低头开始研究起手中的透镜。

“高明,不知为何回去后不久,就又来到我这。”

“店家,我此行回去,效仿了明朝朱标,缓和了一部分兄弟间的关系,另外,还见了我之前与你提到的孙思邈一面,并答应其会将他带来后世一趟。”

药王孙思邈!

宋应星猛然抬起头,看向李承乾。

看着宋应星如此大的动作,李承乾开口询问道。

“长庚,莫非你也听说过孙思邈的大名。”

宋应星点了点头,算是回应李承乾的问题。

药王孙思邈,名气非同凡响。

不仅是因为其卓越的医学贡献,而且最令宋应星动容的是,药王孙思邈活了足足一百二十五岁。

这么一位活神仙一般人物,他也想见见看。

至于张泊,在听到李承乾说将孙思邈也带来后世之后,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感叹。

没想到李承乾的动作这么迅速,回去之后直接邀请孙思邈,丝毫不拖泥带水。

“话说,店家,不知刘备最近有没有来过。”

“并没有。”

根据张泊的估计,这一世刘备跑路应该游刃有余,没有来此,只能说明他还没有达到江夏。

“唉,看起来,孙真人只怕需要再等一些时日了。”

“高明,你的意思是将孙真人带去东汉时期是吧。”

不得不说,李承乾真是一个人才。

竟有如此天才的想法。

也是,唐朝的孙思邈加上东汉时期的张仲景与

华佗,加之后世的一系列医学书籍与器械。

将东汉末年以及三国的医学水平提上好几个台阶不是问题。

“没错,不过,既然刘备没来,那我也只好再等等了。”

李承乾说完,将目光投向石桌上的果盘。

在李承乾大快朵颐的同时,明初一行人也来了。

除了朱标朱棣这两人已经见过面的人。

还有三位陌生的面孔。

虽然张泊并不认识他们,但是也能从他们的身形外貌中推理出个大概。

朱标见到李承乾也在此地,也是颇为意外。

不过,他可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还是先干正事。

行至张泊的身前,朱标为张泊开始介绍眼前的三位陌生人。

“店家,高明,长庚,我来为你介绍一番,这是我大明的三位国公,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曹国公李文忠。”

张泊脸上露出了然之色。

与他料想的不错,果然是这三人。

老朱在建立大明之后,便设立功臣庙,论资排辈的功臣有二十一人,其中有六人的规格超乎寻常,这就是大明开国六王。

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黔宁王沐英。

其中,开平王常遇春洪武二年早逝,宁河王邓愈洪武十年早逝,黔宁王沐英,长期驻守云南,目前老朱信任的人,也就只有徐达,汤和,李文忠三人了。

徐达的名声自不必多说,早期反元,抗击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北伐灭元,数次征讨北元,可以说,他就是明朝第一功臣,因此他也位于开国六王之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女儿徐妙云,嫁给了以后的大明永乐皇帝朱棣,其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后徐皇后。

汤和的事迹无法与徐达作为比较,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副手一般的存在,加之其没有什么有名的后代,因此名声不显。

至于李文忠,与汤和的定位大差不差,但是张泊却对其印象深刻,因为他的儿子可是鼎鼎大名。

大明的初代战神李景隆。

五十万大军攻打一万人守城的北平城,愣是没打下来。

之后两次率领数十万人与和朱棣作战,两次均是大败而归。

从此以后,朱棣与朱允炆便攻守易型了。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李景隆就是一个演员。

不然朱棣之后也不会封他一个靖难第一功臣。

“见过店家。”

徐达,汤和与李文忠三人对于张泊的态度彬彬有礼,他们已经从太子殿下的口中,得知了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是后世之人,更是此地的主人,他们手中那些物件均是来自店家。

“三位国公不必如此多礼,不妨坐下来交谈片刻。”

“店家,不用这么麻烦,我等已经迫不及待地前往明末,去匡扶大明。”

既然这三位大佬都这么说了,那张泊自然也是看着宋应星带着朱棣以及他们三人离去。

“嗯,朱兄,你不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