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朱标的打算
“文若(荀彧的字),你说的莫不是刘备在暗中联络刘氏宗亲一事。”
“正是。”
说实话,当曹操第一次听到刘备的这个奇思妙想的时候,也是不由得大为惊叹。
如果将刘表,刘璋整合起来,合荆益二州之力,确是能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
但是曹操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
其一,刘表什么身份,荆州牧,管理荆州七郡,刘璋呢,益州牧,管理益州十二郡。
既然要整合力量,那势必要选出一位决策者,谁来当这个决策者?
是刘表?还是刘璋?
亦或者号称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但是实际上却是织席贩履之徒,如今连一块自己地盘都没有的刘备?
其二,早在当年,他就已经知道,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成不了大事。
荆州刘表,目光短时,优柔寡断,虽然名称八骏,但是虚名无实,也就一自守之贼。
益州刘璋,懦弱无能,毫无主见,不能知人善任,虽为宗室,但不过就是一条守门之犬,毫无能力可言。
令他真正担忧的是刘备。
他到现在还记得那日奉孝与他说的话。
一日纵敌,万世为患。
“丞相,似乎刘备不仅仅是想要暗中联络汉室宗亲这么简单,他联络汉室宗亲乃是打着前汉孝武皇帝的旗号。”
对于荀彧的担忧,曹操却是浑不在意。
这就是他认为刘备此计不能成的第三点原因。
虽然孝武皇帝在大汉所有人心中的地位那是无以复加,但是是个人都知道,孝武皇帝都死了三百年了。
如期说是打着孝武皇帝的旗号,还不如假传当今陛下的衣带诏。
当然,这个办法也不通。
刘表和刘璋也不是傻子,即使有衣带诏,他们也不会遵守的。
“文若,据我所知。似乎只有荆州刘表派长子刘琦前往刘备处,益州刘璋对此默不作声。
要我说,刘表果真时日无多,连这种孩童都不信的言语他竟然还派人查探,相比之下,刘璋就透彻很多。”
与此同时,曹操的目光也是瞥向了下方徐庶的方向。
他有些搞不懂,为什么在徐庶口中那堪比鬼神的诸葛亮,竟然会有着如此连孩童都不信的计策。
是故弄玄虚?还是有名无实?
荀彧见状,没有说话,沉默几息,这才缓缓开口。
“丞相,我们要不要派人前往一探虚实。”
荀彧对面的夏侯惇一脸自信,直接开口说道。
“文若不必如此担心,我已立下军令状,活捉刘备,生擒诸葛亮,到那时,自然就可以戳破他们的谎言。”
确实,有着夏侯惇立下的军令状,加上这次携带的十万兵马,新野小城,岂能守住。
在场之人皆是感觉胜局已定。
散场后,荀彧在前方缓步走着,一人的声音自后方传出。
“文若。”
听到喊声,荀彧回头望去,只见一人正在向他快步走来。
正是曹操帐下与他私交甚好的另一位谋士,程昱。
“仲德(程昱的字),不知何事?”
“文若,你是否也觉得刘备以孝武皇帝的名义召集刘氏宗亲有所深意。”
荀彧点了点头。
“刘备非常人也,而且还有着诸葛亮在一旁相助,合二人之力,所想出的计谋不说惊艳绝绝,也最起码令人眼前一亮,是绝对不可能想出如此昏聩的计谋的。
唉,可惜,想当初,我极力劝主公杀刘备,但是为奉孝所阻,如今看来,无异于放虎归山,恐元让(夏侯惇的字)此行会突生变故。”
程昱的想法和荀彧如出一辙。
当初他也是劝曹操杀掉刘备,但是很明显,曹操并没有采纳他与荀彧的建议,而是采取了郭嘉的建议。
他现在就一种感觉,刘备在下一盘大棋。
而这棋即使连同他与荀彧也无法看懂。
对此,程昱也只好好生宽
慰荀彧。
“文若,如今元让携带十万兵马,而刘备只有千余人,无论如何看,优势尽在我方,想来胜利的难度不大。”
“希望如此。”
……
明朝,洪武十五年,清晨的应天府。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晨曦的微光温柔地洒在京师古老的城墙上,为这座雄壮瑰丽的城池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
城内的街道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偶尔有早起的商贩匆匆而过,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太子府,书房中。
朱标轻吹一口气,吹灭了桌上燃烧的蜡烛,之后站起身,缓缓地来到窗边。
感受到清风吹拂在面颊之上,这位大明太子罕见地露出了一副疲惫的神态,不知是因为熬夜的疲惫,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
站立了约一盏茶的功夫,朱标坐回了椅子。
看着书桌之上的五本实录,朱标心中也是一阵庆幸。
所幸他回来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将这件事告知父皇,不然的话,恐怕老四不死也得扒层皮。
事实上,对于老四造反一事,朱标心中其实并未有太多抵触。
在他看来,允炆确实不是一块当皇帝的料,相反,老四却做的不错。
文治武功较之父亲丝毫不差,之后更是将大明带上了一个巅峰,甚至可以和大唐比肩。
扪心自问,假如换成自己,朱标也不能保证能够比老四做的更好。
而且,老四的后代,不同于允炆,在政务方面也是颇有建树,明仁宗,明宣宗。
除了……
朱标的目光看向了桌上的第五本实录。
《英宗睿皇帝实录》。
看到这个,朱标便感到一阵头疼。
头疼过后,朱标的目光移到了《太祖高皇帝实录》上。
经过一夜的秉烛夜读,朱标也是将整本书全部读完,虽然有很多字不怎么认识,但是其中的大概意思能够大差不差地理解。
他也是从中获取到了一个对他,对父皇来说,极为重要的信息。
他的母亲,马皇后,将会在八月份离世。
也就是说,原本在雄英逝世不久之后,他的母后也一并离世,而他,会在洪武二十五年也离开人世。
朱标甚至可以想象得到,他的父亲,在历经了长孙,皇后,儿子的离世后,又会是何等的伤心。
想到此处,朱标阖上书,将书籍藏到一个不易察觉的角落,迈步离开书房。
他要再去一趟食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