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关心他人,不如操心自己
“诶诶诶,吴师傅您这是弄得是哪出啊?”
杨安闪到一旁,伸手要将吴老二扶起来。
可这老头倔的要命,杨安神威内敛,还真扶不起他。
砰砰砰!
吴老二一溜烟给杨安磕了三个响头,方才起身坐在桌旁。
“杨师傅,您有所不知,老汉我欠您一个一份天大的人情,这头您必须受了。”
“人情?”
杨安一皱眉,“我跟您素不相识,今日是第一次见面,何来人情之说?”
“事情是这样的。”
吴老二面露哀色,“您之前可曾路过绿水县的冯家老店,替冯氏叔侄申明冤情和缝合尸体?”
“有这事儿。”
杨安大方承认。
“事情就在这上面,那冯大海是我表哥。”
吴老二回忆往事,十分感慨,“我年轻之时,不知世事,将家产败光,老父被我活活气死,家贫无从治丧,街坊四邻知道我是个不成器的,也不愿意借钱。”
“当时还是表哥解囊相助,帮我操办了丧事,后来还出面说情,让我拜师学艺,这才有了门吃饭的手艺,成婚生子。”
“我吴家香火不断,全都仰仗表哥,今天早些时候,家中报丧之人前来传信,我才知道表哥被他后娶的毒妇锤杀致死。”
“想我吴老二能有今日,全都仰仗表哥,可他大事当前,我不能替他体面。”
“反倒是杨师傅仗义出手,给了他最后的体面,因此我这才说,我欠了你莫大人情。”
“吴师傅言重了,一切不过恰逢其会罢了。”
杨安替吴老二斟了一杯热茶,连连摇头,“不过是举手之劳,哪里当得起吴师傅的大礼。”
“杨师傅谦虚了,当得当得。”
吴老二摆了摆手,饮了一杯热茶。
而后他又徐徐说道:
“杨师傅,我星夜拜访除了表哥的事外,还有公事要跟你叮嘱一番。”
“可是知府大人召集缝尸一事?”
杨安猜测道。
“正是。”
吴老二颔首正色,“前些日子,临安府有流寇侵入,官军与其大战七日有余,拼了老命才将流寇悉数歼灭。”
“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官军也死伤不少,其中残损的尸体就有216具,”
“如今已经入夏,尸体实在放不住,知府大人感念将士用命,不忍他们残损下葬。”
“这才召集了咱们临安府六个县手艺最好的匠人,加上临安府城的两位,一共八人。”
说到这里,吴老二不禁叹了口气:
“这本是积德的好事,可人一多心思也多,心思多了难免有意气之争。”
“同行倾轧?”
杨安出言问道。
“差不多是这样,府城的两位金师傅,眼光颇高,有些看不上咱们这些县里来的,说话有些不客气。”
“杨师傅我看你年轻气盛,到时候被其撩拨,难免有所争执。”
“我今晚来是想跟杨师傅说上一句,莫要跟他们做意气之争,毕竟这事情是知府亲命,万一出了岔子,咱们难免吃挂落。”
“当然了,咱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是不想生事。”
“不知杨师傅意下如何。”
杨安闻言,心中暗自思忖。
我可是来干活积攒福缘的,可不是来受闲气的,那劳什子金师傅若是不开眼,我可要给他苦头吃。
不过这吴老二,也算一片诚心,没必要拂他的面子。
念及于此,杨安微微一笑:
“吴师傅放心,杨安心中有数,只要两位金师傅不过分,我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这样最好。”
吴老二见杨安表态,起身一拜,“夜深了,杨师傅早些歇息,明日还要忙呢。”
话毕,他转身告辞,回自己的住处歇息。
杨安插好门闩,安定心神后,服用丹药后,入定吐纳。
翌日清晨,红日东升。
光线晒进房间,落在杨安身上。
他盘膝在床,整夜都沉浸在吐纳炼气之中。
“呼!”
杨安吐出一口浊气,目光熠熠,没有半点疲乏,“这入定的效果可比睡觉强多了。”
他望了望窗外,见已经到时辰了,起身下床。
洗漱一番,用过早饭,在司伯的带领下,来到停放尸体的院子。
这院子极大,里面摆满尸体,其间还当着冰块降温,上面搭了草棚,用来遮阳。
草棚后,还搭了八个草庐,里面有人手拿针线,正在忙活。
“杨师傅,你来得晚,只能用最后那间了。”
司伯带着杨安来到干活的地方,又叮嘱一句,“若是缺什么,只管告诉帮忙的小厮,我们这里东西都齐全。”
“多谢司伯。”
杨安拱了拱手,取下木箱,站在一张竹床前,“有劳小哥,帮我抬一具尸体进来。”
小厮领命。
不一会儿,与另一名小厮抬着一堆尸块,放在草庐前。
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个精瘦的汉子,他面带微笑,看上去彬彬有礼。
“您就是杨师傅吧?”
“在下杨安,您是?”
杨安瞥见吴老二的眼色,对面前汉子身份有了几分猜测。
这就是那劳什子金师傅吧。
“区区在下金福海。”
金福海摇头晃脑,伸手指向面前尸块,“知府大人仁德,感念将士有功,命我等缝合尸体,杨师傅可千万要尽心尽力,若是缝合不好,不等安葬针线开裂,那可就有损阴德了。”
这话说得有些刺耳,帮忙的小厮听了,纷纷低下了头。
“呵,金师傅放心就是,我从来不干这种事情,您与其关心别人,不如多操心操心自己。”
杨安毫不客气,立刻怼了回去。
“杨师傅,我一片好心,你……”
金福海没想到杨安生得俊俏,性子这般扎手,气恼不已,欲要回击之时,却被第一间草庐中干活的师傅制止了。
“福海,杨师傅手段高明,他说得没错,你小子还是多操心操心自己吧!”
“叔父!”
金福海闻言,顿时焉了下来,狠狠瞪了杨安一眼,气呼呼回了自己的草庐。
“唉,杨师傅,你何必跟他计较呢。”
吴老二叹了口气,也不知说什么,摇了摇头,转身回了自己的草庐。
“呵。”
杨安满不在乎,戴上羊肠手衣,点燃一根软尸香,软化尸体、放松自己。
他来到堆放尸块的木板前,一块一块的分拣,拼凑起来。
杨安这些日子熟读家中缝尸笔记,又加上他实操甚多。
不到一刻,便用尸块拼凑出人形来。
其中残缺之处,或用桃木雕刻拼接,或用面团填补,待尸身完整不缺。
银针缝合,刻刀钻孔,耗费半个时辰的功夫,将第一具尸体缝合完毕。
“小哥,把这具尸体送去收殓,麻烦再抬第二具尸体进来!”
“好嘞!”
小厮领命,将缝好的尸体送走,不多时,又将第二具尸体抬了过来。
大半个时辰后,小厮抬着木板离开,同时又补充新的尸体进来。
进进出出,十分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