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就该赶出榕树村
宋允棠拉着徐青野走了好远,才松开他的胳膊。
她搓着手,“不好意思,如果不是因为我,我爹也不会这样对徐大哥。”
徐青野摇了摇头,声音温和,“无妨,他们担心也是正常。”
宋允棠垂下眸。
“徐大哥觉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重不重要?”
徐青野笑了笑。
“也重要,也不重要。”
侧头望向他,“怎么说?”
徐青野站在客观立场道,“成亲虽是两个人的结合,但归根结底,牵扯着各自的家庭,如果能得到家人的祝福,那自然是最好。”
“那如果得不到呢?”宋允棠又问。
“得不到,那就得靠自己权衡,看值不值得。”徐青野望着她,“在宋姑娘退出之前,我仍会信守承诺坚持,如果姑娘想退出,只需与我说一声,随时都可以。”
他的话,让宋允棠觉得很安心。
这种感觉就好像,无论她怎么折腾,总有个人在后头给她兜着底一般。
“徐家何时来提亲?”
“就这几日,我家人已经找好了媒人,在准备提亲需要的东西了。”徐青野回道。
“不需要太隆重,意思意思就好。”宋允棠半开玩笑道,“我家条件有限,如今和家里关系又紧张,怕是没多少嫁妆。”
徐青野笑了笑。
“姑娘治好了我的病,又愿意嫁给我,已经是我占了便宜,嫁妆有没有都没关系,我虽不富裕,总归往后不会少了姑娘的吃穿就是。”
宋允棠抿唇一笑,和徐青野接触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当初心血来潮做的决定没有错。
至少跟他待在一起,让她感觉很自在,丝毫没有束缚窒息的感觉。
“你还没告诉我,是谁要见我呢。”她笑着问。
“那位大人已经在私塾等着了,姑娘去了就知道。”徐青野说完,领着宋允棠加快了脚步。
院门被徐青野拉开的时候,宋允棠一眼便望见了坐在檐下喝茶的中年男人,他约莫三四十岁的年纪,唇畔蓄着胡须,头发高束在头顶,一袭深蓝暗纹长衫,气质看着和村里的农人截然不同。
徐青野笑了笑,领着宋允棠进了院子。
“这位是安阳县县令朱德明朱大人,是来榕树村询问关于水车一事的。”
宋允棠听罢,赶忙朝着朱德明行了一礼。
“见过朱大人。”
朱德明赶忙起身,将她扶起。
“徐兄弟在信中跟我说,榕树村有个姑娘想出了一件了不得的东西,解决了许多农田用水的问题,此等利国利民的物件,姑娘是如何想出来的?”
来找徐青野之前,他绕道去看过那水车,设计当真是巧妙,真是没想到,居然是出自一个妙龄少女之手。
这要是男子,他定要带去县城,放在身边做幕僚了。
宋允棠斟酌措辞。
“家中父兄日日下田劳作,民女也是突发奇想,才画了图纸让村中木匠去制作,没想到还真就管用,属于是无心插柳之举了。”
见她神色坦荡,在自己面前也并不似寻常民间女子那般畏畏缩缩,朱德明的眼底生出一丝欣赏来。
“在不知道能否使用之前就有此等魄力,姑娘也是个办大事的人啊。”他望向宋允棠,“不知宋姑娘可否再将那图纸为本官画上一张?回头本官誊抄一份送去京中,若是能在民间实施起来,也算是功德一件。”
想了想又道,“至于京中会给姑娘何等赏赐,这个本官不予承诺。”
他也承诺不了。
宋允棠虽缺钱,却也知道,并非什么钱都能赚,“既是利国利民的工程,有没有赏赐其实也没那么重要,我这便将水车的图纸为大人再画一份出来。”
徐青野立马往书房的方向走。
“我去准备笔墨,宋姑娘随我来书房吧。”
宋允棠朝着朱德明行了一礼,随着徐青野进了书房中。
他的书房同样简洁雅致,屋子结构整体为木质,屋中一桌一椅一个摆着上十本书籍的书架。
书桌上还放着一盏油灯,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书房门和旁边的卧房门并排正对着院子,她在书桌后坐下,眼前便是院中的那一缸荷花。
徐青野站在桌旁,滴了些水在砚台中便手执墨条为宋允棠研墨,他的动作不疾不徐,极其优雅,微微俯着的高大身躯,将书桌上的光线遮挡了一大半。
望着面前神色从容的男人,宋允棠的眼底好似有惊艳一闪而过。
只是很快便又消散不见。
不多时,徐青野将墨条靠在砚台上,温声道,“墨好了。”
宋允棠点了点头,拿起毛笔沾了墨汁开始认真在纸上作画。
朱德明坐回了自己方才的位置,继续喝着茶,徐青野将墨汁研
好之后却并未离开书房,而是立于书桌一侧,看着宋允棠将水车的图形一点一点描绘出来。有些关键部位,还在旁边添加了备注。
她的作画功底看着似乎很不错,一手字虽比不得大家,却也是清秀流畅,自成一派。
“宋姑娘从前练习过作画?”徐青野没忍住问了一句。
宋允棠嗯了一声。
“小时喜欢,确实学过一段时间。”
前世从四五岁开始学习画画,虽然最终没往这条路走,但却是她一直保持的爱好。
徐青野点头,没再说话。
正要出门往朱德明那里走,只见原本虚掩着的院门突然被人撞开,数道人影冲了进来。
为首的,是宋允棠的堂姐,宋枝梅。
她站在院中环视一圈,便指着书房的方向,“里正伯伯,你看,宋允棠还未成婚便和未婚男子厮混到一处,这么不检点的女人,就该赶出榕树村去!以免她污了咱们榕树村姑娘们的名声!”
女子的名声向来重要。
她就是被宋允棠连累才遭退婚的,今日得知宋允棠随着徐青野来了私塾之后,便立马去村里找了里正,并将宋允棠私会情郎的事情在村里传扬出去。
沿途不少村民跟着来了这里,原本宋允棠在村里做了几件好事之后,让大家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眼下大家在望向书房中作画的宋允棠时,眼底皆带着探究和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