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突然来的托孤
仿佛要将这寂静的宫殿震塌,每一声都像是要把他的心肝肺都撕扯出来一般。
他整个人弯着腰,双手紧紧撑在龙椅的扶手上,身体随着咳嗽剧烈颤抖,那颤抖如同狂风中的残烛,许久都无法停止。
这咳嗽持续了好一会儿,他的脸色涨得通红,像是被一团火在体内灼烧,眼中也因这痛苦泛起了泪花,那泪花在眼眶中打转,折射出他此刻的虚弱。
终于,咳嗽渐渐平息,朱祐樘缓缓抬起头,目光中虽透着虚弱,却有着不容动摇的坚定,他看向徐志道,开口道。
“志道,你现在还没有字吧?”
徐志道赶忙向前一步,恭敬地回答。
“回陛下,臣尚未取字。
定国公曾有此念,但考虑到臣是天子门生,此事便不敢僭越。”
朱祐樘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像是回忆起了无数往事,他缓缓说道,
“朕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
朕年少之时,历经坎坷,那些遭遇让朕落下了病根,如今这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朕……恐怕是时日无多了。”
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即便生命将逝,他依然是这大明的主宰。
“朕这一生,所求不过是为大明百姓谋福祉,让我朱家的江山永固。
朕希望能给厚照留下一个安稳的大明,为他留下一群能臣,在朕走之后,代替朕守护这片江山。”
说到此处,他停顿了一下,眼中流露出一丝深深的担忧。
“朕最为担心的,便是臣强君弱,若如此,厚照日后恐会受欺。
如今这内阁,尚可维持局面,但朕能看到的也仅仅是这几年的安稳,之后的事,朕实在难以保证。
朕……实不相瞒,朕当年听闻你是个少年天才,自幼便聪慧过人,见识不凡,所以才将你召入京城。
朕本想让你和太子一起长大,一同学习,一起了解这朝堂之事、天下之势。
待多年之后,厚照登基,你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辅佐他治理大明。
今日,朕给你取字‘济危’,你……不会怪朕吧?”
徐志道扑通一声跪下,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陛下,臣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从臣与太子结拜之日起,臣便将太子与英国公世子视作自己的亲兄弟。
陛下还年轻,定能龙体康复,臣还想继续聆听陛下的教诲。陛下是大明的明君,上天定会庇佑陛下。”
朱祐樘看着跪在地上的徐志道,眼中露出一丝欣慰。
“起来吧,济危。
朕知你忠心耿耿,但愿你能铭记今日之言。
日后无论发生何事,都要守护我大明,保护厚照。”
徐志道起身,眼中满是坚定。
“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辜负陛下的嘱托。”
此时,宫殿中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为这君臣之间庄重的承诺而停滞。
然而,朱祐樘微微皱眉,眼中带着几分笑意与责备,再次开口道。
“济危啊,这两年,你与厚照结拜,本应是亲密无间的好兄弟。
可你看看,头一年,你就像入了佛门似的,守着那闭口禅,一语不发;这后一年呢,你又一心扑在为朕出谋划策上。
朕知道你是为了朝廷,为了大明,可你也不能忘了和厚照的情谊啊。”
说着,他轻咳了几声,目光慈爱地看着徐志道。
“你如今才16岁,正是少年意气风发之时,不要总是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
你得有这个年纪该有的朝气。”
朱祐樘抬手指了指徐志道,继续说道。
“朕知道你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抱负,可日子还长着呢。现在啊,你得抽些时间多陪陪太子。”
朱祐樘靠在龙椅上,微微叹气。
“你瞧那张仑,他不能像你这样随时进宫。
你呢,总是跟在朕身边,朕这儿确实有许多事需要你,但太子也很想念你啊。
每次太子来见朕,都会念叨你,说朕把你‘拐’走了,把你带坏了,都不陪他玩耍了。
那孩子,心里委屈着呢。”
徐志道面露惭色,急忙说道。
“陛下,臣有罪,臣只顾着为陛下分忧,却忽略了太子殿下。
臣定当改过,日后定多陪伴太子,不负陛下教诲。”
朱祐樘微笑着点头。
“不必如此,你能明白就好。
太子需要你这样的兄弟,你要让他开开心心的,这对他、对大明,都至关重要。
你也别太自责,厚照那孩子就是小孩子心性。
你与他年龄相仿,你们一起玩耍、读书、练武,也可以一同出宫看看京城的繁华。
朕希望你们兄弟几人情谊深厚,日后厚照有你二人相助,朕也能安心。”
徐志道郑重地抱拳。
“陛下放心,臣
定当不负陛下期望,与太子重拾兄弟情谊。”说完,徐志道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明日与太子相见之事,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太子重新展露出笑颜。
《明史——徐志道列传》
徐志道拜入天子门下一载,其间沉默无言,众人皆以为此子已泯然众人。
然弘治帝与之谈心后,徐志道仿若潜龙出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每逢决议,明孝宗必问徐志道之见解,而其言论常令人赞叹不已。
及志道年十六,帝为其取字“济危”,其意为济世安民,扶大明于危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