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我喝黑茶
第253章 军事变革
郭昕的本职是龟兹兵马使,安西四镇节度留后只是暂代性质,所以跟王臣是平级,王臣此举可以说是给足了郭昕面子。
而且郭昕的器量也没有那么狭小。
他不想用狄遇仙只是单纯的看不上狄遇仙的能力。
但是既然王臣想用狄遇仙,郭昕当然不会有意见。
当下郭昕摆手说:“贤弟言重了,既然你想用此人,用便是。”
两个人说话之间,已经来到了龟兹城南门的城门口,看着龟兹城灰扑扑的城站楼,王臣心下不免又有些感慨。
从大历三年九月魂穿来到大唐,到大历六年的正月,时间一晃就过去两年四个月,他也彻底的融入这个时代。
郭昕也同样感慨,真恍如隔世。
“贤弟,直到现在我回想起来,都还是跟做梦似的。”
“大将军是不敢相信我们还能回来吧?更不敢相信,安西四镇竟然还有解围之日?”孟睥上前一步笑着说道。
“是啊。”郭昕道,“当初派王臣他们三队人马回去,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其实根本就不抱有任何期待,毕竟当时才刚刚平定天宝之乱,大唐的整个北方都破败不堪,国库也极度空虚,根本连边军将士的粮饷都凑不齐,又哪有多余的财力发动大军远征安西?不过这都不是最让我吃惊的。”
顿了顿,郭昕又道:“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战争形式的改变,更加确切一点说,是骆驼回旋炮及陶瓷手榴弹的出现对于战争的颠覆。”
王臣闻言笑而不语,郭昕其实只见过一次火器在战争中的应用。
就是攻击于阗之战,面对留守于阗的一千吐蕃军,安西军很轻松的就用骆驼回旋炮摧毁城头的女墙,进而用火力压制了城头的吐蕃军弓箭手,然后安西军的步卒就不费吹灰之力登上龟兹城头,再甩出一排陶瓷手榴弹,战斗就结束了。
说实话,龟兹之战的规模并不大,但是对郭昕的震撼却非常大。
跟初次见识到骆驼回旋炮杀伤力的马璘等人一样,郭昕对战争的认知也被颠覆,所以才会发出现在的这番感慨。
郭昕其实已经憋了十几天。
直到今天他才终于说出来。
王臣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说不清。
枪炮类火器的出现,必然导致战争形式发生改变。
而且这种改变还是颠覆式的巨变,旧有的从小队合编为大军团的密集阵形,必然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必然会是步兵线列阵。
因为步兵线列阵是火器时代最初阶段的最优选择。
尽管大唐还处于军事变革的前夜,王臣也说不清其中的原理,但像郭子仪、郭昕这些富有远见卓识的将领都已经意识到战争形式将发生巨变。
沉默片刻之后,郭昕又接着说道:“回龟兹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原来的战阵之法以及兵器甲胄,似乎已经不再适用于火炮及手榴弹?”
不得不说,郭昕能以区区四千孤军独镇安西五十年,成为青史留名的白发大都护,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对战争的理解和嗅觉可以说极其敏锐。
遗憾的是,郭昕提的这个问题也是王臣的知识盲区。
王臣的前一世虽然是一个骨灰级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同时也是个资深文史爱好者,但是对早期火器的了解也仅限于皮毛级别。
空心方阵,步兵线列阵,燧发枪构造这些他都知道。
但是更深入一些的内容,比如火器对于军队的改变,他就所知不多。
但实际上,火器不仅改变了战争,更加改变了军队,也改变了军备,火器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训练士兵以及编练军队的成本。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冷兵器时代训练一名弓箭手,需要大量的时间及经济成本,但是火器时代训练一名火枪手,却只需要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成本也非常低,因为火枪手不需要费时费工而且非常容易损坏的复合弓,只需要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火枪。
当然了,在没有能力通过流水线批量生产火枪之前,不能算真正意义的火器时代。
在真正意义上的火器时代,甚至不再需要划分兵种,不用搞刀牌手、长矛手以及弓箭手等兵种划分,就只剩两个兵种,步兵加上炮兵!而且无论步兵还是炮兵,都不用再披挂费时费工又费钱还容易损坏的铠甲,顶多就是披挂一身棉甲,成本非常低廉。
训练成本和后勤成本的极大降低,才是火器时代相比冷兵器时代的最显着的优势。
大明的灭亡之所以让人扼腕叹息,就是因为倒在了火器时代的门口,眼看着就可以大规模批量生产红夷大炮及燧发枪,眼看着就可以批量编练火枪队以及炮队,却倒在了内外交困加天灾之下,最终没能够顶住游牧渔猎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最后一次反扑。
对这点,王臣其实也不是很了解,因为这方面恰好是他的知识盲区。
所以尽管安西军已经装备了骆驼炮以及手榴弹,但是战术及队列却仍旧沿用旧有的战术及队列,差不多就是将原来就有的车营换成了炮兵,但是步兵的队列及战术,甚至就连将士披挂携带的甲胄兵器都还是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
但是郭昕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步兵队列、战术甚至武备都要改变。
直到现在为止,安西军或者说唐军的队列训练、武器装备、行军及侦察,或者各种地形下的扎营以及作战,都是根据当下的武备而设计的。
比如小队编成,团一级作战单位的队列及变阵,营一级的队列以及变阵,再到军级、军团级甚至大兵团级的队列及变阵,都有严格的规定。
向前进攻之时如何交替行进,后撤之时又该如何交替后退,都做了规定,从军一级到队一级都绝对不允许行差踏错半步,因为行差踏错一步就有可能导致阵形混乱,阵形一旦陷入混乱就会导致溃败进而全军覆灭。
喜欢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而且郭昕的器量也没有那么狭小。
他不想用狄遇仙只是单纯的看不上狄遇仙的能力。
但是既然王臣想用狄遇仙,郭昕当然不会有意见。
当下郭昕摆手说:“贤弟言重了,既然你想用此人,用便是。”
两个人说话之间,已经来到了龟兹城南门的城门口,看着龟兹城灰扑扑的城站楼,王臣心下不免又有些感慨。
从大历三年九月魂穿来到大唐,到大历六年的正月,时间一晃就过去两年四个月,他也彻底的融入这个时代。
郭昕也同样感慨,真恍如隔世。
“贤弟,直到现在我回想起来,都还是跟做梦似的。”
“大将军是不敢相信我们还能回来吧?更不敢相信,安西四镇竟然还有解围之日?”孟睥上前一步笑着说道。
“是啊。”郭昕道,“当初派王臣他们三队人马回去,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其实根本就不抱有任何期待,毕竟当时才刚刚平定天宝之乱,大唐的整个北方都破败不堪,国库也极度空虚,根本连边军将士的粮饷都凑不齐,又哪有多余的财力发动大军远征安西?不过这都不是最让我吃惊的。”
顿了顿,郭昕又道:“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战争形式的改变,更加确切一点说,是骆驼回旋炮及陶瓷手榴弹的出现对于战争的颠覆。”
王臣闻言笑而不语,郭昕其实只见过一次火器在战争中的应用。
就是攻击于阗之战,面对留守于阗的一千吐蕃军,安西军很轻松的就用骆驼回旋炮摧毁城头的女墙,进而用火力压制了城头的吐蕃军弓箭手,然后安西军的步卒就不费吹灰之力登上龟兹城头,再甩出一排陶瓷手榴弹,战斗就结束了。
说实话,龟兹之战的规模并不大,但是对郭昕的震撼却非常大。
跟初次见识到骆驼回旋炮杀伤力的马璘等人一样,郭昕对战争的认知也被颠覆,所以才会发出现在的这番感慨。
郭昕其实已经憋了十几天。
直到今天他才终于说出来。
王臣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说不清。
枪炮类火器的出现,必然导致战争形式发生改变。
而且这种改变还是颠覆式的巨变,旧有的从小队合编为大军团的密集阵形,必然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必然会是步兵线列阵。
因为步兵线列阵是火器时代最初阶段的最优选择。
尽管大唐还处于军事变革的前夜,王臣也说不清其中的原理,但像郭子仪、郭昕这些富有远见卓识的将领都已经意识到战争形式将发生巨变。
沉默片刻之后,郭昕又接着说道:“回龟兹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原来的战阵之法以及兵器甲胄,似乎已经不再适用于火炮及手榴弹?”
不得不说,郭昕能以区区四千孤军独镇安西五十年,成为青史留名的白发大都护,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对战争的理解和嗅觉可以说极其敏锐。
遗憾的是,郭昕提的这个问题也是王臣的知识盲区。
王臣的前一世虽然是一个骨灰级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同时也是个资深文史爱好者,但是对早期火器的了解也仅限于皮毛级别。
空心方阵,步兵线列阵,燧发枪构造这些他都知道。
但是更深入一些的内容,比如火器对于军队的改变,他就所知不多。
但实际上,火器不仅改变了战争,更加改变了军队,也改变了军备,火器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训练士兵以及编练军队的成本。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冷兵器时代训练一名弓箭手,需要大量的时间及经济成本,但是火器时代训练一名火枪手,却只需要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成本也非常低,因为火枪手不需要费时费工而且非常容易损坏的复合弓,只需要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火枪。
当然了,在没有能力通过流水线批量生产火枪之前,不能算真正意义的火器时代。
在真正意义上的火器时代,甚至不再需要划分兵种,不用搞刀牌手、长矛手以及弓箭手等兵种划分,就只剩两个兵种,步兵加上炮兵!而且无论步兵还是炮兵,都不用再披挂费时费工又费钱还容易损坏的铠甲,顶多就是披挂一身棉甲,成本非常低廉。
训练成本和后勤成本的极大降低,才是火器时代相比冷兵器时代的最显着的优势。
大明的灭亡之所以让人扼腕叹息,就是因为倒在了火器时代的门口,眼看着就可以大规模批量生产红夷大炮及燧发枪,眼看着就可以批量编练火枪队以及炮队,却倒在了内外交困加天灾之下,最终没能够顶住游牧渔猎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最后一次反扑。
对这点,王臣其实也不是很了解,因为这方面恰好是他的知识盲区。
所以尽管安西军已经装备了骆驼炮以及手榴弹,但是战术及队列却仍旧沿用旧有的战术及队列,差不多就是将原来就有的车营换成了炮兵,但是步兵的队列及战术,甚至就连将士披挂携带的甲胄兵器都还是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
但是郭昕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步兵队列、战术甚至武备都要改变。
直到现在为止,安西军或者说唐军的队列训练、武器装备、行军及侦察,或者各种地形下的扎营以及作战,都是根据当下的武备而设计的。
比如小队编成,团一级作战单位的队列及变阵,营一级的队列以及变阵,再到军级、军团级甚至大兵团级的队列及变阵,都有严格的规定。
向前进攻之时如何交替行进,后撤之时又该如何交替后退,都做了规定,从军一级到队一级都绝对不允许行差踏错半步,因为行差踏错一步就有可能导致阵形混乱,阵形一旦陷入混乱就会导致溃败进而全军覆灭。
喜欢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