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赞普亲至
王臣却坚持道:“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呢?”
顿了顿,王臣又对马璘说:“老叔,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段秀实也对马璘说:“节帅,末将以为谨慎行事很有必要,倘若真的有青海吐蕃军经由大斗拔谷突然蹿入到河西,不仅妇孺辎重难保,大军也可能遭受两面夹击,后果就将不堪设想。”
孟睥反驳道:“如果分兵扼守大斗拔谷,再派兵护送妇孺辎重,前往张掖与吐蕃军决战的兵力势必不足,河西吐蕃军足有三万之众,咱们安西军才七千人,即便加上四千回纥铁骑也才一万一千人,该分出多少兵去大斗拔谷?”
姚令言也支持孟睥:“末将以为不该分兵。”
安西军的几员大将出现了很严重的意见分歧。
马璘也是举棋不定,要说重要,肯定的张掖的决战更重要,因为这场决战要是输了,那就万事皆休,不仅打不穿河西走廊,解安西之围也化为泡影。
恢复丝绸之路,再造天宝年间的盛唐气象就更是镜花水月。
可妇孺、辎重、工匠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妇孺辎重和工匠,太子定下的移民戍边策同样会化为泡影,安西就很难平定。
这次西征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安西永为汉土。
如果兵力足够,当然是既要又要,两个都要。
然而遗憾的是,安西军总共就七千人,外加四千回纥骑兵。
至于在凉州新招募的两万多蕃汉壮丁,让他们到战场上凑个数或者打打顺风仗还行,指望他们跟吐蕃军打硬仗,那就是自己找虐。
马璘也绝不会蠢到派这些壮丁上战场。
到时候别把自家的各个军阵给冲得大乱。
所以既要又要的话,分多少兵力去大斗拔谷?
分一半去大斗拔谷?剩下一半在张掖能打赢?
或许能,但是马璘也不敢说一定能行,毕竟兵力相差悬殊。
要是只分少量兵力,能在大斗拔谷堵住青海过来的吐蕃军?
这一刻,马璘是真的体会到了晋襄公在崤山之战中举棋不定的心境。
段秀实也能猜到马璘的这种难以抉择的心情,当即主动请缨:“节帅,末将只需右虞候军一千精兵,即可守住大斗拔堡,在大军击溃河西吐蕃军之前,大斗拔堡定然不会失守!若违此誓,秀实甘领军法!”
马璘眼睛看向王臣,王臣微不可察的点点头。
对于段秀实,王臣还是很信任的,这位可是真正的中唐名将,更难得的是生性谨慎稳重朴实,由他扼守大斗拔谷再合适不过。
最主要的是,赤松德赞也不知道河西的详情。
所以未必敢撇下大斗拔堡直接杀入甘州腹地。
所以段秀实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守住大斗拔谷。
“好。”马璘当即点头,“段秀实,那就由你率领右虞候军即刻赶赴大斗拔谷,在张掖之战未分出胜负之前,绝不准放吐蕃军进大斗拔谷!”
“喏!”段秀实从马璘这领了将令,当即点齐右虞候军的一千老卒,又从度支司领了七天的干粮、肉脯以及果脯,随即向着大斗拔谷进发。
【防杠:一千老卒是个虚数,并非精确数字】
段秀实率军离开之后,马璘又命姚令言率左虞候军的一千老卒留在祁连城中保护妇孺辎重牛羊。
以眼下天气,与其让妇孺辎重及牛羊顶风冒雪的返回凉州,还不如让他们留在祁连城中静等河西之战分出最终胜负。
至于凉州新招募的两万壮丁,也被留了下来。
马璘可不敢让这些未经训练的壮丁参加大战。
还有祁连城到大斗拔谷之间的六十里草原也交给蕃汉壮丁。
这些蕃汉壮丁没经过训练,大兵团作战不行,充当斥候还是可以胜任的。
随即马璘便点齐剩下的四千安西军加四千回纥骑兵,径直杀奔祁连山北麓而来,王臣也带着麾下的一团陌刀兵及炮队随行。
……
王臣确实已经融入这个时代,所以做出的猜测或者说判断非常之准。
河西吐蕃军的帅臣,尚绮心,确实正率军顺着祁连山北麓顶风冒雪向张掖急进,不过没有七个东岱那么多,只有四个东岱两万余人。
尚绮心想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
也准备杀安西军一个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亲领的五个东岱,也已经翻过了大斗拔谷的垭口。
两个月前,赤松德赞亲领大军兴冲冲杀奔陇右,结果却在凤林关撞了个满头包。
意识到凤林关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赤松德赞便打消了在陇右与李晟争锋的念头,转而将目光投向河西,准备在河西一展身手。
不必讳言,赤松德赞并非一个很有毅力的赞普。
赤松德赞跟李豫其实是同一类人,政治手腕老辣而且狠毒,但是性格有些懒
散,军事天赋更不值一提,不过李豫比赤松德赞更有自知之明,很少领兵,即便非要领兵不可,也会认真听取麾下那些沙场宿将的正确意见。然而赤松德赞显然缺乏自知之明,他觉得自己是军事奇才。
赤松德赞认为自己既便比不上惊才绝佳的老祖宗松赞干布,至少也不会比他的父亲尺带珠丹或者祖父赤都松赞差,尺带珠丹和赤都松赞都有能力领兵,他就一样可以领兵,也一样可以在战场上搏取军功获得部众拥戴。
所以对于接下来的这场河西大战,赤松德赞的期待值很高。
从凤林关到大斗拔谷的直线距离虽然才七百里,却需要翻过四千多米的祁连山,而且现在是冬天,翻越祁连山时大概率会遭遇暴雪的侵袭。
事实上赤松德赞的大军也的确遭到了暴雪侵袭。
即便四个卫戍部以及通颊东岱给养充裕,保暧衣物也足够,却仍有数百奴从及百余匹战马被冻死,还有数量更多的奴从马匹被冻伤。
赤松德赞残忍的下令扔掉冻伤的奴从以及马匹。
在赤松德赞不惜代价的催促之下,四大卫戍部和通颊东岱仅只用了不到半个月,便走完了七百多里山路并翻过四千多米高的祁连山。
现在,四大卫戍部离大斗拔堡已经不足两百里。
通颊东岱的斥候离大斗拔堡更是已经不足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