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兵败

黎元七十八年。

大军的调集,仍然需要时间。

只不过……

西欧各国已经逐步地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那就是必须向君士坦丁堡进发,对大宋,对那些穆斯林,发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与其在家里内斗,不如去攻打东边的土地,去掠夺东方的财富。

搞不好,运气好一点的话,说不定还能像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那样,在那边建立起几个十字军国家。

并且……

据说现在君士坦丁堡已经陷落了,要是让他们给打下来后,这无主之物,到时候又该怎么分配?

要知道君士坦丁堡可是东方商业最为繁荣活跃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试问谁不想去控制它?

当然!

说是那么说。

然而归根到底,这西方由于国家众多,即便是说好了一起出兵,也不见得一下子,就会所有人都聚集到君士坦丁堡的面前。

而在此之前,大宋的军队,也已经是向西、向北,不断地继续开拓。

当西部、北部的保加利亚人被大宋攻击的时候。

在保加利亚更西边的地方,像是塞尔维亚人,以及匈牙利人,也纷纷加入到了战斗当中。

只不过……

该说不说,这些小国的实力还是太菜了。

每个国家能拿出来几千,一万人,似乎都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而赵昕为了更好地激励自己人的士气,同时,也希望平民少被屠杀。

便对军队提出了新的奖励政策。

比如说……

谁要是带兵打下来一块土地,就可以把这块土地,封给对方的儿子。

上限是每人可以得到一千亩土地,以及一百户百姓。

虽说这不是册封给对方本人。

可没有人会嫌弃自己所占领的地方少的。

顿时……

那一个个的军头头们,立马也就更加地玩命了。

常常带着数百人的骑兵,就敢去打人家的一两千人。

以至于整个君士坦丁堡所在的巴尔干半岛,都成为了他们的猎场。

当然!

对于赵昕这样的决定,很多人都是不理解的。

毕竟……难道不是中央集权更好?

事实上……中央集权确实好!

可问题是,中央集权也有许许多多无法解决的毛病。

而且……

之所以给这些人封地,那显然也是为了让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更好地为大宋流血牺牲。

当赵昕的诏令颁布后,明显,所有突厥人,穆斯林,甚至是花剌子模还有东西喀喇汗国的士兵的积极性都被大大地提高。

接下来,不过半年的功夫,像是希腊等地,都被很快就收入到了大宋的囊中。

此时……

这西欧的十字军,这才慢悠悠地朝着这边前进。

首先到来的,反倒不是陆上离得近的实力更强的罗马人民的国王康拉德三世。

反而是原本反对现任教皇登基的西西里王国的罗杰二世。

不过……

这罗杰二世其实也就是派点船过来打打酱油,看看能不能从海上抢占一点便宜而已。

真要说双方之间有没有大型的战斗,那肯定是没有的。

直到这年年底。

韩世忠、岳飞这才看出来赵昕为何要对手底下的人进行分封。

因为如果不分封,这土地就是国家的,士兵认真防守不会得到任何的好处。

但是分封了,那这土地就是手底下的士兵的,这时候,这个士兵就不得不为守住自己的封地,而替他们卖命。

这当然也是因为,西方这边的国家,军队人数一般都比较少。

你要是打个两千人,三千人,你都倾尽全力,说实话,你会被对方弄得疲于奔命的。

反之……

这样把土地给一分封。

就算是士兵战死了,他们大宋也是赚的。

毕竟……

这战死的都不是真正的自己人,还伤及不了宋军的根本。

赵昕也大约地向韩世忠、岳飞,以及自己的曾孙赵沛,透露了一下接下来他们的计划。

由于西欧地区堡垒众多。

而且大多易守难攻,资源又并不富裕。

所以……

你真要用十万

大军去一个个地攻打那些堡垒,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

接下来他们要做好跟西欧的那些公国、王国,打持久战的准备。

可以先等对方把兵力都聚集起来,消灭对方一波有生力量,然后,再考虑去一个个地把他们的堡垒都啃下。

韩世忠、岳飞二人说实话,都不知道赵昕是如何在数千里之外,竟然能做到比他们对这西边的情况还要了解。

不过经过了他们的调查后。

确实!

出了君士坦丁堡后,西边往往便很少有那种特别大的城池了。

倒是多出了很多只有几百人的堡垒。

这些堡垒往往建在山上,就跟中原地区的一些坞堡一样。

要想一个个地啃下这些坞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是有黎元军协助,也不见得说是十分地轻松。

当然,也有一些坞堡被扩建得很大。

然后慢慢地,就有了城池的样子,然而他们也问过了一些当地人。

像是这样的城池,人口往往也不会太多。

能有两三万人,那都算是很大了。

而能达到十万人以上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然而这些城池最大的优点就是虽说分布得很散,但确实是很多。

这都是因为分封制所导致的。

只能说……

赵昕这种办法,既解决了士兵士气以及作战积极性的问题,也解决了士兵屠杀平民的惨剧,甚至,还让塞尔柱人的后代、还有穆斯林以及花剌子模、东西喀喇汗国的后代,都成为帝国之盾。

这简直是一石三鸟!

关键!

有了土地,士兵就不会思乡。

当然了!

对自己的嫡系部队,辽国骑兵,阻卜部、乌古敌烈部这些,肯定也有田地、奴仆的赏赐。

反正……

接下来的意思就是很明显。

君士坦丁堡往西的土地,谁打到了,谁立功了,就赏赐给谁。

也是直到这一年的十二月。

这罗马人民的国王,康拉德三世,以及西罗马教皇英诺森二世,这才带着军队姗姗来迟。

这一次……

就连英诺森二世也来了。

没办法!

毕竟是君士坦丁堡陷落这样的大事,他不可能不出面。

此次两人一共带了五万人。

当韩世忠、岳飞打听到了对方的消息后,立马也是有了反应。

紧接着……

利用骑兵,充分地发挥出机动力的优势,把正在行军,在通过山谷之时,收尾不能相顾的两人打了一个大败。

讲道理!

这两人的实力,感觉还不如君士坦丁堡里面的路易七世,还有约翰二世。

不过路易七世的人,还有约翰二世的人,都是明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到生死的边缘,当然能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勇气。

反之……

像是康拉德三世,以及西罗马教皇英诺森二世这种,可以半路找机会逃跑的,就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了。

两人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甚至……

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

康拉德三世的军队又以步兵居多。

这就导致了,只能挨韩世忠、岳飞的打。

反倒是此前的路易七世,手底下的骑兵多。

可有什么用?

他拿来打守城战了!

直到第二年。

英格兰国王,斯蒂芬,这才从海上抵达雅典等地。

然而……

斯蒂芬此次出来虽说是带了五千人,可他的五千人,在康拉德以及教皇英诺森二世在陆上被击溃后,已经毫无作用。

斯蒂芬在君士坦丁堡附近一带,让人逛了一圈。

紧接着……

便去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攻打曾经的十字军四国。

都已经是把其中一个城池给围了。

只不过……

在围困了三天后,这攻城的器械都还没有准备完全,由于听说敌人已经来了援军,加上军心也不是很稳,为此,对方也是不得不提前撤退。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就这样草草结束。

等都回到了罗马后。

所有人自然要开会吸取教训。

说白了!

就是他们不够团结。

如果他们能同时出发,同时到达,何至于被人家逐个击破。

而且……

他们目前所动员的人数还不够多。

效率也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十分地低下。

像是一些骑士,如果是正常来说,应该至少带几十个人来的。

结果最后实际才到了五六个扈从,那你到底是要,还是不要呢?

最后就是打仗的智慧。

很显然!

韩世忠跟岳飞这边要谋略多一些。

而对方,则多少有点没什么谋略。

甚至……

对方可能就连宋军有多少人,都不一定十分地清楚。

只是单纯地抱着,我要参加圣战,我要杀死那些异教徒这样简单的想法,然后就来了。

如此一来……

自然也就很难获得胜利了。

而且……

你别看康拉德三世、以及教皇英诺森二世带了一共五万人来,毕竟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他们的士兵,自然也无法对身边的队友,有着多大的信任。

所幸这一次只是击溃。

还没到被全灭。

不过即便如此……

这一次他们所损失的东西,也不少。

等回到了罗马后,所有人便开始相互指责了起来。

有职责前面的人没有好好地做好侦查工作的。

也有指责有的人害怕敌人的骑兵,都还没有撞上呢,就怕死不敢打。

说好的以上帝的名义呢?

敢情都是一群胆小鬼啊!

良莠不齐,就是对十字军最好的解释。

当然!

虽然说是这么说,在十字军当中,还是有一些比较厉害的人的。

而且若非是这些人的存在,想必现在他们已经全军覆没了。

吵闹了一整晚。

反正,也没商量出一个结果。

随后……

等到英格兰的国王也回来了,于是又吵了一顿。

说实话!

这些人嘴上说的都是为了上帝,为了基督,其实,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即便现在他们是优势,讲道理,也不见得他们就不会吵。

英诺森二世也是拍着桌子大声道:“都安静,安静!这可是我们基督教的生死存亡的时候,若是到了这种时候,我们都不能团结起来,难道你们希望我们被那些异教徒统治吗?”

“你们愿意被他们奴役?”

“为了更好地对付敌人,我提议,应该选出一个主将,然后所有人都听他的。”

“同时……所有的国王、公爵、伯爵等,都要参加这一次的战争。”

“那可是君士坦丁堡!”

“一千年都没有被攻破的堡垒。”

“你们以为是那么容易就攻破的吗?”

“现如今……先推举出一个可以领兵的元帅吧。”

由于康拉德三世刚刚战败,而且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是丝毫没有亮点。

自然!

像是对方当元帅这种事,就不用去考虑了。

倒是英格兰国王斯蒂芬貌似还有一点打仗的经验。

只不过……

斯蒂芬的兵力实在是有点少。

你这出最少的兵,却当元帅,好像有点说不太过去。

至少……

康拉德三世手底下的人肯定是不服的。

至于其他的竞争者,也不是完全没有。

只是相比起前两者,名声就更加不显了。

而让教皇英诺森二世更不满的还有,有一些王国,还有公国,只派出了一小部分人参与战斗。

这一看,还是对来自东边的威胁,还不是很上心。

为此……

英诺森二世不得不再次强调,要是他们再不紧张点,上上心的话,那些异教徒说不定不出两三年,就会打到他们的地盘来。

而事实也正如英诺森二世所说的那样。

大宋这边的扩张,并没有就此停止。毕竟……还有大把人都还没有土地跟百姓呢。

要不是保加利亚这些地方实在是太大,一时间竟然无法全部消化。

大宋应该早就杀入他们的腹地了。

随后……

在接下来这一年,罗马教皇也是痛定

思痛。

不能再仓促出兵冒险了!

干脆向众人提议……

这领兵的重任就交到教廷的手里。

由教廷去进行协调、指挥。

如果都用教廷的人的话,想来指挥上就不存在问题。

不过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又有新的问题。

由于陆路实在是太过于浪费脚力跟时间。

如果能从水路去进攻的话,相信会好上许多。

但船只不足,经费不足的问题,又困扰着众人。

关键还有威尼斯的奸商,坐地起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