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汇聚
永乐庄。
朱棣又是满脸脏在那铁冶里折腾着。
那虎贲卫练兵,他倒也不是不想去……
而是被他老爹砸了那几下,确实有点疼,即便他年轻,又是有点熬不住。
索性今天就丢给岳总旗和霍总旗去练,自己来铁冶这看看,更有意思。
黄主簿等人也是早就熟悉了这个皇子会四处乱窜,也没说什么。
此时的永乐庄,正是最热闹的时分。
食店那里早就坐满了人,都在那商量着买卖,喝酒吃肉。
好些第一次来永乐庄的商贾,是直接被惊掉了下巴。
“这不是个村子么?怎么这条街,还铺了路,两边什么店都有!”
“起初没那么多店,是后面不少人来这里租了地,搞了些别的生意,现在城里买不到的,你来这里找吧,这里更全!哈哈哈,别说了,喝了这杯,下午我去给你备货!”
食店里是开始了敬酒。
而食店外,却是来了一老一少两人。
正是那陶广义和陶式,这次,他们没有带仆人。
站在大树下。
陶广义是惊叹不已。
“我们出了城,怎么又像是回城……”
他年纪不小自然是见多识广,但是依旧是被永乐庄的规模给吓了一跳。
其实不仅是他,放任何一个正常人,看着在古代,就用这么半年的时间,把一座小城拔地而起。
这都是极其震撼的。
但是,只有朱安宁知道,这就是产业的魅力,这就是基建的魅力。
在他穿越之前,这个做法已经被证明了无数次。
他只需要好好运用便是。
就算是古代再怎么重农抑商。
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质,都是不会改变的。
他只需要稍加引导便是。
现在这永乐庄便是最好的模板。
围绕着基础的铁冶,肥料等产业,一下就繁荣了起来,其它生意自然也会往这人多的地方来。这是正循环。
“爹,这铁冶的数量,好夸张啊!而且这真的是民铁?!”
陶式也是看得合不拢嘴。
作为火器专家,这两父子第一时间看的,自然是铁冶这块。
“先前不是问过人了么,这左边啊,是官铁,右边一大片,都是民铁……”
陶广义顿了顿,又是感叹了一声:“还真是比城里还热闹啊,这一天能打多少农具啊。”
他本是自言自语,但是旁边却有人笑着给他解答了一声。
“原本一天差不多能打二十到三十具,后面我们朱庄主帮忙倒腾了一下,按他的说法叫优化生产流程,现在一天五十左右,老丈,你也是要定农具?那得尽早去村口那里登记了,现在都排到下旬去了。”
“哦?这位小哥知道得很详细啊。”听见有人给自己解答,陶广义先是一惊,然后是笑了起来。
“路过见老丈驻足看了许久,便过来看看而已,没扰到您吧。”
“没有没有,您也是这边的人?这铁冶和寻常铁匠铺有什么区别,也是个炉子加铁锤,砰砰砰砰一整天而已,是你们铁匠厉害?”
“我本是浙江人,目前在这教书而已。至于您说的这铁匠厉害,倒也没有,带头两位铁匠就是以前太原那边村里农闲时才出工的铁匠而已,至于那些年轻点的,大多都是最近才开始学的。”
“哦?寻常铁匠怎么能打出这四里八乡都来抢的农具?”
“铁矿石用得好,另外老丈你看,我们炉子高,下面烧的还是特制的焦炭,够热,这样出来的胚子质地自然比别地的好。”
“胚子好你这铁匠不行也没辙啊。”
“出铺之前会检测,不行的都回炉,卖出去的我们也包一定时间的修缮。”
那人说得详细。
让陶广义都有些意外。
“您是教书先生,怎么会对铁冶的事情如此了解?好像连炉子什么的都懂。”
这是陶式发出的疑问。
要知道,一般读书人都会认为读书以外的东西都是低等的。
虽然大部分嘴上不说,但是态度基本是如此。
所以陶广义这个人实际上也是有点离经叛道的,读书人出身最后却去捣鼓工匠的事情。顺带也影响了他的儿子。
“我先生要求我们要博闻,铁冶又不是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了解完后,我也是觉得极有意思的,就是我自己没多少力气,没办法实践罢了……”
“实践?您是先生,为什么想去打铁?”
“想去那便去,况且,我有个先生教过我,实践出真知,我不试试,又怎么知道这事,究竟是如何呢?说不定,我方才和老丈您说的,是有偏颇的呢?”
陶广义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是说得越来越快,最后竟然是站在那里陷入了思考。
过了好些时候他又开口道。
“二位,是我失礼了,话说太多了,若是二位就是来买农具的话,还真得尽快去登记,若是错过了,耽误事。”
只见那年轻人深深一拜,抬腿就是想离开。
陶广义则是开口叫了句:“敢问先生名讳。”
“啊,在下方孝孺,区区永乐庄教书先生而已,若是记不住,也不必在意。”
他说了一通,便微笑着转身离开。
“嗯?方孝孺,这名字倒是有些熟悉,算了……这庄子古怪,人也古怪,嘿嘿,不过越古怪的地方啊,我是越喜欢……走,咱们去官铁那好好看看!”
陶广义士哈哈一笑,还真就把方孝孺这三个字抛到了脑后。
他现在脑子里面,只有火绳枪和燧发枪,还有那高高炉子,以及焦炭。
而在村外的官道上。
朱安宁正骑着马疾驰。
“哎,真是傻了,还跑了段冤枉路,买红漆,我这庄子里不是一堆么,建了好些新的店铺,应该有余下的红漆才对……”
他一边骑着马,一边想着。
却是不知道,自己身后一里不到的地方。
还有人在骑马。
宋讷虽然是文官,且是个老官,但是骑马功夫还算过得去。
他稳稳当当地行在路上。
面无表情。
早在方才,他就想通了。
朱安宁,虽然骂得很难听,但是,好像,让这么一个莽子去解决国子监的年轻人,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