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七星关下:段功与万胜的和平誓约(2)
段功的目光在杨源身上打量了一番,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你是大夏侍中杨源?”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探究,似乎想要从杨源的回答中寻找答案。
杨源微微颔首,他的声音平静而清晰:“正是在下。”他的态度不卑不亢,即使身处敌营,也不失大夏侍中的风范。
段功微微点头,他挥手示意身边的士兵为杨源解绑。士兵们迅速而恭敬地执行了命令,解开了绑在杨源身上的绳索。杨源轻轻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然后抬头直视段功,他的眼神中带着一种期待和尊重。
“你来此,有何贵干?”段功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杨源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他展示诚意和智慧的时刻。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诚恳和坚定:“我来此,是为了寻求和平。”他的话语简单而直接,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段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杨源会如此直接。他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杨源的话中之意。议事厅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凝重,所有人都在等待段功的回应。
杨源的目光坚定,他知道,他的话可能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他继续说道:“我们大夏并不想与大理为敌,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对抗元朝的压迫。如果能够和解,我们愿意成为大理的朋友,共同守护这片土地。”
段功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和平,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但和平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深思,似乎在权衡着杨源的话。
杨源点了点头,他知道段功的话中之意。他的眼神中带着一种坚定的信念:“我知道,但我愿意为此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双方都有诚意,和平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议事厅内的气氛逐渐缓和,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了两人的身上,似乎预示着和平的曙光即将到来。
杨源的声音在清晨淡淡的雾气中回荡,他的话语宛若春风,温暖而充满智慧:“万司马听说段总管宽厚仁爱,与大夏兵戎相见是不得已。今大司马率兵征讨元军,实不想与大理为敌。元朝视我汉族与南人为下贱,歧视奴役不可想象。想必段总管也是深有体会的。”
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对自由与尊严的渴望,他知道,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对抗压迫与不公。他继续说道:“梁王吞并大理之心不死,难道段总管忘记了梁王毒杀高蓬,嫁祸尔兄段光之事了吗?如果夏兵在川贵边境不复存在,云南暂时安定之后,梁王难免不会再次对段总管下手。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如果我大夏陈兵七星关,梁王必不敢专心对付并加害段总管。”
杨源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与策略的博弈。他的声音变得更加诚恳:“如此利害,请段总管三思!大司马愿与段总管结为兄弟,永世不犯大理。”
然而,段功听了杨源的分析,心中虽然有些动摇,但他的面容依旧冷静,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他以为杨源不过是说客而已,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冷漠:“杨使者,你的言辞固然动听,但战争并非儿戏,我需要时间考虑。”
段功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他知道杨源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也清楚,任何决定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他的目光投向远方,那里是他的家园,是他的人民,他的心中充满了责任与担当。
在这个关键时刻,段功的每一个决定都显得尤为重要。他知道,他必须权衡利弊,做出最明智的选择。而杨源,这位大夏的使者,他的话语虽然打动了段功的心,但真正的和平之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与智慧。
在七星关的城墙上,数千名士兵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悲壮而雄浑的力量,他们齐声唱响了《红巾军歌》。这歌声,如同从历史的深处传来,带着沧桑和不屈,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神州大地,苍生苦楚,千里沃壤皆成荒芜。
俯瞰天下,尽是贪腐,天道残缺待我来补。
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苦难的同情和对不公的愤慨,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深处迸发出来的呐喊。他们的眼神坚定,仿佛在告诉世界,他们愿意为了正义和平等,不惜一切代价。
心中愤恨,不平之事,杀尽恶人方才太平。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如尘土。
他们的歌声中,有着对英雄的敬仰和对自由的渴望。他们知道,只有通过斗争,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与自由。他们的歌声,如同战鼓,激励着每一个人的心。
铁血硬汉,英雄名录,只求平等与自由。
壮士热血,兴亡之务,只为苍生不为主。
他们的歌声中,有着对牺牲的无畏和对苍生的关爱。他们愿意为了天下的百姓,抛头颅,洒热血,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弟兄们,手持钢刀九十九,不灭仇敌誓不休,誓不休!
段功站在城墙下,凝神聆听着这悲壮的歌声,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的步伐缓慢而沉重,每一步都像是在思考着未来的每一步棋。他知道,这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抉择。
段功的心中,有着对和平的渴望,也有着对战争的厌恶。他深深地知道,如果拒绝和谈,那么战争将会继续,无数的生命将会被吞噬。他想到了杨源的话,想到了梁王的野心,想到了大理的未来。
于是,段功抬起头,目光坚定,他的声音在城墙下回荡:“结盟之事免议,只要求明玉珍允准我大理与大夏自由贸易往来即可。”
杨源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大夏完全同意与大理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