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许多年前有对青年......
看着楼下大厅和招待所的那位大姐笑着聊着,最终拿到车钥匙的陈文轩。
来到外面的周静秋奇怪的问着:“你是怎么借到的。”
这位大姐的不假颜色,周静秋这段时间也是见识过的,所以十分的好奇。
看着好奇宝宝的周静秋,陈文轩笑而不语的扬了扬手中的车钥匙,将门口的自行车打开,拍了拍后座说道:“上来,我带你去见证一个奇迹!”
看着神神秘秘的陈文轩,周静秋十分的好奇,是什么让陈文轩这么兴奋,不过还是听话的坐在了自行车的后座。
沿西华门大街行驶了20米,陈文轩调头转入了北大街朝着城外走去。
刚刚在周静秋的房间,陈文轩看到墙上的日历才想到今天便是兵马俑问世的日子。
这段时间一直在忙,陈文轩也忘了自己刚来省城的时候还想着去那边看看,
还好时间还不晚,对于这历史性的时刻,陈文轩也想有点参与感。
车子一路往临潼县西杨村飞驰着,刚刚在招待所大姐那边陈文轩也问了下位置,从这里到西杨村距离还好,一路问着人,陈文轩顺利的骑到了西杨村。
看着陈文轩在一处村庄前停下了车,周静秋好奇的打量着周边的一切,周静秋也搞不懂陈文轩神神秘秘的将自带到这里做什么。
“静秋,看到前面的山了吗?那里便是骊山!”
“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
“这里就是秦始皇的陵寝了。”
和后世人挤人的场面相比,此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
打量着眼前的一切,陈文轩笑着说道。
听着陈文轩的话,周静秋也想到了,史书上的记载,笑着说道:“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
“是的,走,我带你去看看。”
现在这里的一切和后世相比陈文轩也看不出来什么。
将自行车锁好,陈文轩带着周静秋在附近转了起来。
此时村口外离田不远的一处地方,几个村民正蹲在地上盯着正在打着的抗旱井,旁边的地上散落着残破的陶俑以及铜弩机和铜箭头等。
“老杨,这个拿回去,晚上还可以吓老鼠。”
扬了扬手中的残破陶俑,其中一人笑着说道。
“去去,我要这个干嘛,这东西看着和真人一样,拿回家还怪吓人的。”
“你说咱们钻到现在,除了这些东西,怎么还不见出水啊,再不出水,这庄稼可要旱完了。”
看着地里有些皲裂的土地,盯着钻机的人眉间带着忧愁。
“是啊,这个贼老天,可真要把人急死了。”
听着旁边老杨的话,中年汉子也放下手中的陶俑惆怅的叹着气。
庄稼人一年到头就指望地里活了。
“你们是谁,干什么的?”
望着眼前朝着这边走来的一对青年,老杨好奇的叫住了。
听着眼前呵止的话,陈文轩看到地上散落的东西,笑着走了过去。
从口袋里面掏出买的五毛钱一盒的精装“牡丹”,陈文轩对着眼前的三人一边散着一边笑着说道:“叔,你们好,我们是城里报社的记者,听说今年旱情严重,过来看看。”
“叔,你们这是打抗旱井了?”
听着陈文轩的话,三人接过烟叹着气说道:“是啊,今年这天反常的要死,这不地里的庄稼正需要水了。”
得知眼前这对知青是城里的记者,三人开口抱怨着今年这反常的天气。
听着三人的话,陈文轩也套着惊呼,蹲在旁边附和着。
“叔,这些是什么。”
指着地上散落的东西,陈文轩伸手把玩着假装好奇的问着。
这下自己可终于近距离摸到了,后世隔着护栏,除了摸下夯土,再加上离得远,说实话看的是一点也不过瘾,更多的是人挤人看个热闹。
旁边的周静秋跟在陈文轩后面,心里暗自偷笑,陈文轩这人装的真像,不过也好奇陈文轩带自己过来,不会是看这个吧。
“这些啊,我们也不知道,刚刚打井,从下面掏出来的,也不知道啥玩意,看着还怪吓人的。”
“你们要是要拿两个回去玩玩。”
对地上的东西,打着井的几人也不以为意,开口笑着说道。
“不用了不用了。”
“我就是好奇,看看就行了。”
“周记者,你也看看。”
虽然心里十分
的想,但陈文轩可不想后面被当成敌特了,能近距离把玩下也算是知足了,可惜没有相机,不然也是一张贴在展览馆里的历史珍贵照片,说不定还能上历史课本了。
看着站在旁边偷笑着望着自己的周静秋,陈文轩招呼着周静秋也过来摸一摸。
听到周静秋笑着开口说不用了,陈文轩伸手拿过一个陶俑让周静秋摸一摸,这个傻孩子,下次你再想见只能买票了,这么近距离摸那更不可能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周静秋还是听话的摸了下,不过和老杨几人一样,周静秋心里也觉得这东西怪吓人的。
给几人又散了一支烟,陈文轩也有些恋恋不舍的将手中的陶俑放下了。
虽然很想,但然并卵。
看着笑着打完招呼客气的离开的两个青年,老杨三人虽然觉得有些突兀,但想了半天也没觉得哪里不对,还是眼前的这口井更重要,不过还是城里人大方,这五毛一盒的精装牡丹说散就散了。
回去的路上,陈文轩顺道来到了临潼博物馆假装偶遇的见到了赵专家,又若无其事的突兀的说着刚刚在西杨村见到的东西。
后面赵专家比后世提前28天来到现场,又第一时间上报上面暂且不提,
直到几天后陈文轩和周静秋回到黄原的时候,周静秋才从报纸上得知临潼发现了震惊整个国际社会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后也是十分的震惊。
因为报纸上面的图片赫然就是陈文轩带着自己去看的那个陶俑,报纸大幅度的版面中提到发掘的过程,
除了写到1974年3月下旬,距离始皇陵封土1500米的临潼县西杨村,当地村民等人正在抗旱挖井作业,发现了残破的陶俑以及铜弩机和铜箭头等外,还写到赵专家从一对青年口中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而这一段也在后世各大导游的解说词中频繁出现,对于当时的这一对青年是谁,众人也很好奇。
后来时隔很多年,周静秋再次故地重游时听着这一段,也是偷偷的笑了。
脑海中不由的想到很多年前,陈文轩拉着自己过来时的场景。
回去的路上,陈文轩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心情飞扬,就连脚下的自行车也是蹬的飞快。
坐在后座的周静秋时不时的惊呼一声,偶尔因为陈文轩的遇到坑坑洼洼的地面突然刹车时不由自主的从后面抱紧了陈文轩。
这种突然的亲昵,让周静秋的心扑通扑通的跳着。
听着前面陈文轩得意的笑声,坐在后面的周静秋也是轻轻的掐着陈文轩的腰,接着红着脸浅浅的笑了。
往回走的时候经过北大街,看了下手表,见到时间还早,陈文轩将车在钟表修理部边停好,交了看管费,对着周静秋招着手笑着说道:“走,咱们去逛逛,来省城这么久了,还没好好逛过了,正好看看有没有什么特产给张璐他们带一点。”
听着陈文轩的话,周静秋也想到来的时候璐璐让自己遇到好吃好玩的给她带点。
此时的北大街是省城最繁华的地段,站在街边,入目便是一座五层楼高的商场、挨着的旁边还有钟楼旅社、“星火照相馆”、寄卖商店、梁记甜食店,以及拐角一个挂着新华书店的小小店面。
走进书店,陈文轩准备看看有没有水利方面的书籍,这次跟在侯建军身后,陈文轩也发现自己对于这些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带回去不光自己可以看,也可以丢给孙少安学习。
眼下小水电设计已经结束,后面就是侯建军实地看过便可以动工了,等到小水电建设完成后,还是需要维护的人。
既然将孙少安安排成临时工,陈文轩也希望他后面能转正。
到时既懂水电水利知识,又是小水电工作组的孙少安,还有谁比他更据优势了。
书店不大,只有二十几个平方,一排排的书架已经占满了大部分的空间,让整个书店显得有些拥挤,里面此时没什么人,门口柜台边坐着的店员正无聊的望着外面的钟楼发着呆。
在书架边仔细打量着,书籍的种类并不是太多,整治理论类、革命题材类、科普读物、以及教辅类、文艺作品等,或许是因为无人问津,店员也懒得打理,靠里面的书架边角还落着一层灰尘。
在教辅类,陈文轩找到了两本基础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知识方面的书籍,内容包含水利水电基本知识,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等,内容刚好对口,陈文轩也不管后面能不能看懂,先买着带回去。
一边的周静秋则笑着为陈文轩挑了一本俄
语快速入门的书,到现在周静秋也没忘陈文轩要学俄语的事。
拿着书籍两人相视一笑,这段时间的亲昵,也让两人变得默契了起来。
挑选完,陈文轩和周静秋准备到柜台边付钱,突然陈文轩眼神一亮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有些迫不及待的蹲下身子,陈文轩从书架最下面挪出一套沾满灰尘的书籍。
用手将上面的浮灰擦去,陈文轩笑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