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尼布楚城
一个师一万军队,带来了扫荡抓捕过来的大量俘虏。
大兴土木的建设如火如荼。
一个月后,1871年6月初;
主力军开始源源不断的到达此地,让初步平整出来的场地,变得人声鼎沸。
同时;
因为是军队到来,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至少,周围的野兽迎来的灭顶之灾,都成了他们的口粮。
“各位同僚,本将就先行一步了,祝各位都能旗开得胜。”
余子安在码头之上,对着其他几位拱手道别。
他要开始向南,攻略满洲里城;
这里是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南面还有呼伦湖。
因为天气没有北面这么恶劣,罗刹国在此地的驻军稍多;
但余子安一个师,一万军队足矣。
“余将军,此去若是抓捕到罗刹人,都给我送到漠河城,建城需要大量的人力!”
“哈哈,朱将军放心,保证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补给物资,也请务必保证我军啊!”
余子安此去任务很重要;
需要在满洲里建立一个坚实的基地,并且在这里招兵买马。
为攻略‘鲜卑高原’做准备。
所以需要大量的物资补给,跟朱衣点这个补给点负责人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哈哈,保证不掉链子!”
他们都算是在开玩笑;
大夏帝国的军规可是很森严的,后勤补给的及时性,也在军规范围之内。
“余将军离开,那我们也准备出发,有劳朱将军帮我们准备船只”
傅忠信出言说道。
他率领汪海洋、谭体元、童容海三个师长,合计三万军队要朔黑龙江而上。
所需的船队、物资不是一个小数目。
“傅军长,目前船只运力有限,一次最多运送一个师。”
“无妨!”
傅忠信摆摆手,不以为意的说道:
“此去尼布楚只有四百公里水路,以帝国的柴油机船速度,五天就能一个来回。”
“我们先率一个师,拿下尼布楚为第二个补给点!”
说罢;
对着汪海洋说道:“汪海洋师长,你作为我军的先头部队,拿下尼布楚!”
“空船回来的时候,抓捕一些罗刹人,都给朱将军送回来。”
“末将领命!”
从此地往西;
罗刹人的人口越来越多,毕竟这一片区域,从康麻子时期,就被割让给罗刹国。
他们已经持续开发一两百年。
同样的;
这一路西进,腥风血雨、人头滚滚,抓捕了大量的罗刹人送往漠河城。
6月15日;
除了路上扫荡分兵的军队,汪海洋率领着剩余的五千兵马,达到了尼布楚城外。
这座城市;
已经建立两百年,却还只是个小城市。
罗刹国在此地驻军不过两千人。
当看到大夏帝国五千兵马到来的时候,他们一边坚守,一边向西面的赤塔城求援。
赤塔城才是罗刹人的重要据点;
约屯兵一万人,是整个远东地区的中枢,控制着东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
“给我开炮!”
汪海洋直接下令,丝毫不在乎城内之人的死活。
虽然抓捕罗刹人可以送去建城,但是敌人没有彻底投降之前。
死了的敌人,才是好敌人。
“轰隆隆!”
尼布楚这个小城,只建设了旧式的防御措施,两百年来都没有变化。
也是;
这么多年都没有任何国家敢打过来,他们自然就没有加固防御。
在大夏帝国新式的火炮轰击之下,即使是石头堆砌的防御石墙;
在火炮的进攻之下,轰然坍塌。
新旧对比,新的科技完胜。
“进攻!”
冲锋号被吹响,士兵手持无烟火药连发步枪,开始向前冲锋。
远东总督区的两个军,都是石达开麾下士兵挑选精锐改编而来。
这些士兵从太平军时期;
就以勇猛着称,悍不畏死。
在大夏帝国先进的武器加成之下,士兵数量的优势之下;
防御工事被轰塌后的尼布楚城,如同脱光衣服的女人,就这么站在大庭广众之下。
半日之后;
除了少量罗刹士兵投降,其他全部被击毙。
很多士兵都没有捞到一个斩首功劳。
只能投入到抓捕罗刹人劳力之上,蚊子也是肉。
“师长,根据罗刹人俘虏所说,他们已经派人向西面三百公里外的赤塔求援。”
“赤塔有罗刹军队三万!”
汪海洋闻言,嘲笑的笑骂一句:“他们求援,自己半天都没坚持下来!”
“无妨,三百公里至少要五六天,我们的后续军队也陆续到来了。”
随后的几日;
汪海洋将军队派出去,扫荡周边的所有的罗刹人小镇。
缴获大量粮食物资,能减少后勤补给。
同时;
也抓捕无数俘虏,用于各种苦力工作。
从尼布楚出发,继续向西进攻,到赤塔、乌兰乌德都无法再乘船;
只能靠两条腿走路。
汪海洋本想没收一些马匹,用来士兵赶路。
但也许是这里人口太少,也许是天气严寒,更也许是罗刹人的懒惰。
没有凑齐多少马匹;
唯一的一些,只能用来拉马车运送物资。
所以;
汪海洋只能将抓捕的大量罗刹人,集中起来运送物资。
6月25日;
尼布楚这座小城,迎来了大量人口,使这座城市焕发了新的生机。
傅忠信率领后面的2万军队也到达了这里,开始布局接下来的战事:
“汪海洋,你率领一个师屯兵在此,继续向周围扫荡;同时守护好我们的后勤补给线!”
“末将领命!”
汪海洋虽然也想继续向西进攻,但他作为前军,已经立下一些功劳。
就不好再和同僚抢功。
“军长,根据现有情报,西面的赤塔有一万罗刹军;更西面还有乌兰乌德,也有一万罗刹军队。”
汪海洋将这些天他收集到的情报,给傅忠信和盘托出:
“我军进攻的消息,此刻也估计传到了贝加尔湖西面的伊尔库茨克,请军长务必小心!”
“嗯,本将知晓。”
傅忠信知道,伊尔库茨克是罗刹国在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军事要塞。
屯有大量的兵马。
比赤塔、乌兰乌德这种交通节点更加重要。
他大手一挥,下令道:
“出发!”
两万军队,在大量罗刹劳动力帮忙押送后勤物资的情况下;
开始向西进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