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步子迈太大
第三百七十章 步子迈太大
“呸!不要脸!还挑几个,我看是想来占便宜!”
殷婆婆对着她的背影“啐”了一声,然后转过头来,忧心忡忡,“秀芹,这婆娘肯定憋着坏心思。本文搜:33看书网 免费阅读”
孙秀芹点点头,“麻烦大家以后看好工作间,不要让不相干的人进来;要是有人打听头花怎么做,也请大家注意保密。”
王芳保证,“你放心,我们一定不乱说。”
过年后刚刚到亮晶晶头花厂打下手的王丹丹也跟着保证,“孙老板,我也会保密的。”
要不是孙阿姨留下她,她就要被嫁掉了。
“你这孩子,喊什么老板,你就跟着芸芸一样喊我姐吧。”
王丹丹虽然是王芳的堂侄女,年纪却不小了,已经二十六七了。
孙秀芹这么一说,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只能点点头,“秀,秀芹姐。”
“哎,好好干,发了工资把钱存好了,等你出嫁也是一笔嫁妆。”
孙秀芹其他安慰的话也不说,就说点实际的。
王丹丹心中感动,默默将这份恩情记下。
晚上梁书弗回来,孙秀芹将白天的事说了下。
“幸好咱们对她提前有提防,否则今天就被她闯进工作间了。”
“她进工作间也没用啊。”
梁勇想不通,“她又不会女红,奶奶一直说大伯娘手指头粗得和萝卜一样,连跟针也捏不住。”
对于自家大伯娘的能耐,他还是有点数。除了喜欢捣鼓吃食外,其他都不行。
“也许她看了后回去和谁说?或者摸走几个半成品给别人拆开来研究。”
梁书弗道,“既然她想偷师,总归有办法。”
“那怎么办?”
孙秀芹着急,“只有千年做贼,没有千年防贼的。”
梁书弗对此也没有好办法,“我们只能保证亮晶晶头花的质量。”
接着她又道:“工艺品厂那边,我也要去和他们提醒下,别让人在那边钻了空子。”
“如果我们因此而被打倒,那一定是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到位,只要我们及时发现,立刻改正,也是一件好事。”
见父母深色凝重,梁书弗安慰道:“其实也不用太紧张,只要我们自己稳得住,这些都不足为惧。”
亮晶晶这个品牌才刚有点知名度,要是这些困难都越不过去,那她想的那些以后都是空话。
“爸,你养的那些野鸭子,徐老师怎么说?”
说起那些好不容易养大的宝贝鸭子,梁勇精神一振。
“那天我根据徐老师的指点,把野鸭吃的东西换了下,还有它们的作息我也该了下,现在野鸭精神比之前好多了,也不再那么肥了,估计很快就能下蛋了?真不愧是有知识有文化又专业的人才。”
“爸,要是这次咱们家养野鸭蛋的品质和野外摸回来的一样,可以试试培育鸭苗,看看二代,三代家养培育出来的野鸭生的蛋稳定性怎么样,咱们争取用自己养的野鸭蛋替代野外野鸭蛋。”
“啊?这得费多少时间啊,就是养鸭子的池塘也不小。”
梁勇本只打算用自己养的野鸭来补充目前供给不足的问题,而没想过替代外面收的野鸭蛋。
“爸,只有我们自己养了,才能保质保量的供给饭店。我听朱志伟说,县里发现野鸭蛋卖得好,已经在考虑建野鸭蛋加工厂了。”
“什么?”
梁勇惊讶,“县里要建厂?”
虽然朱志伟说只是有这个考虑,还没有确定下来,但可能性很大。
“要是建成的话,以后县里的工厂肯定会统一收野鸭蛋,那我们再去收野鸭蛋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饭店的生意还怎么维系?可若我们自己手里就有源源不断的野鸭蛋,不仅不用担心饭店的生意,说不定工厂都会直接和我们定货。毕竟稳定的货源才是最重要的。”
梁书弗的话让大家都沉默了。
养野鸭的成本不低,要准备足够大的饲养场地,为了让它们适应新环境,要在饲养场地内放置一些草丛、树枝等,
场地要足够安静,这样才能让野鸭有安全感。
还有野鸭活动的池塘要定期清理,定期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水质污染导致野鸭生病。
因为是家养,野鸭在池塘里寻觅到的水生植物、藻类、昆虫不够吃,还要添加专门的鸭饲料。
这些种种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梁勇养这十只野鸭,才几个月已经花了将近百来块钱了,要是它们一直不下蛋的话,就是纯亏。
“这件事我们再合计一下。”
现在是春天,他最近忙着去竹林挖竹笋,摘香椿。
“不着急,现在家里人手不够,很多事想做都做不成。”
梁书弗也叹口气。
不论是头花还是服装这两块,她都很缺人啊。
头花的人手相对要求低一些,只要求有一些针线功底,上手相对快些的就行
。
而且年初在芳婶子的推荐下,加了她娘家的一个堂侄女。
可服装的人那边却难招的很。要不是后来纪师傅过来帮忙,再加上外婆的帮忙,才勉强支应着。
但两个长辈年纪都大了,每天干得和陀螺似的,梁书弗也十分心疼。
“爸,妈,咱们还是要招人。村子里找不到,就去镇上招;咱们镇招不到,就去隔壁镇招。”
“你爸那边还好说,亮晶晶这里却不容易,人家一听我们个体户,都不愿意来。”
有手艺的人谁愿意来。
“我们找找那些年纪在50岁到60岁之间的阿婆阿爹,不管是会做衣服,会绣花还是会裁剪,都可以试下。要是不能独自完成一件衣服,可以和头花一样做流水线作业。”
精品服装可以由母亲,纪师傅两人完成;其他批量生产的服装,只要布料裁剪出来后,谁做都一样。
经过这次头花仿冒事件,梁书弗的头脑中产生了一种保密意识。
将整个工作切成多个流程,分派给不同的人做,既可以提高效率又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技艺的不外穿。
至于选择50-60岁的人,那也是没有办法。
年轻人求职业发展前景,只有年纪大的人或是没别的选择的人,才会给个体户干活。
“行,那我到时候和村里的人说说,看看他们有没有亲戚有兴趣的。”
这段时间一直招不到合适的人,孙秀芹也焦虑。
第二天,梁书弗抓紧时间和工艺品厂的科长打了个电话,让他和车间里的工人强调下头花制作的保密性。
肖春阳在电话那头连连保证,“放心,给们做头花的工人都是正式员工,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砸了自己饭碗。”
接着他问起了双方的合作,“上次给你做的那个塑料扇梳发卡已经有2000个库存了,还要继续做吗?”
梁书弗翻看了下从高喜德那得到的销售数据,由于天气还没转暖,塑料扇梳发卡卖得没有布艺的好。
“再生产1000个吧,肖主任,接下来有一款新的款式要麻烦你们。”
一听又有新订单了,肖春阳笑得见牙不见眼。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们都是老关系了,还客气什么。对了,大概要做多少啊?”
“10000个。”
“好的,没问题。”肖春阳笑着应道,接着反应过来后在电话里大叫,“10000个!?”
双方合作多了,肖春阳也从来没接到过一上来就是上万的新款。
“会不会太多了?”
他提醒到,“新款还是要摸摸市场的底才好。”
“肖主任,这可不像你,我给你们送订单还不好?”
梁书弗调侃道。
工艺品厂去年的效益不好,幸好去年有了亮晶晶的代加工订单,才保障了工人们的各项福利。
“我这不是怕你步子迈太大,到时候摔了跟头,我们厂跟着吃亏。”
“放心,就是摔了跟头也不敢拖欠你们的费用。”
梁书弗清脆的笑声想起,在挂电话之前,她真诚道谢,“谢谢肖主任提醒,你就且看着吧。”
挂完电话后,肖春阳摇头。
他就看这10000个的新款和不畅销的扇梳发卡怎么卖。实在不行,就让她慢慢支付加工费吧,小姑娘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