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我带飞全家芝麻年糕
第三百五十一章 准备养野鸭
再说梁家这边,孙卫兵和赵凤云两人匆匆提着一筐野鸭蛋过来,是因为那些野鸭蛋有问题。
野鸭蛋的个头比家养鸭蛋小一圈,因为野鸭吃的大都是水草和和河里的小虾米,所以野鸭蛋的颜色比家养鸭蛋更深一些。
可这一次,孙卫兵他手下的几个人,在好几个村里收到的野鸭蛋明显个头大了一圈,颜色也不如之前的深。
赵凤云觉得不对劲,就煮了一个尝了下味道。
这一尝,就知道事情不好。
“这些不是纯野鸭蛋。”
野鸭蛋腥味更重,蛋白细嫩,蛋黄则更加紧实,有一定的弹性,所以一般会做茶叶蛋,五香卤蛋。
而她煮出来的鸭蛋蛋黄大,蛋白松散,不像野鸭蛋。
梁勇一个个细细查看,也发现了问题。
“这些鸭蛋先不卖,明天让人去收的那个家看看情况。”
“可是不卖的话,数量就不够了。”
无怪赵凤云着急,几家国营饭店要的量都是固定的,而且他们最近需求量越发大,就目前他们县这些野鸭蛋的数量,还不够他们卖的,更不要说有存货。
“现在缺了多少?”
梁勇问。
“缺了两百零八个。”
孙卫兵和赵凤云两人早就一个个挑拣过了,对于野鸭蛋数量清清楚楚。
“那每家饭店少四十个。”
梁勇道:“不过这事要尽快弄清楚并解决。”
做生意讲究的是信用和利益,偶尔一次两次通融还行,没有一方会一味迁就另一方。
“好,我马上去找他们。”
孙卫兵风风火火骑着自行车又走了。
这年代农村人家没有电话,想要传个消息全靠人力。
赵凤云也咬牙,“这些鸭蛋我分出来,从哪收来的就退回哪去。”
“再告诉他们,下次要是还有这样的情况,那我们就不会再从他们手里收野鸭蛋。”
梁勇道。
孙卫兵点头,“好。”
他不会同情这些人。
这些蛋都是夹杂在正常野鸭蛋里送来的,一看就是被人故意掺杂进去的。
要不是他们每个蛋都会检查一遍,说不定就把蛋送出去了。
小姑子一家这几个渠道维护的多么不容易,要是因为这事让那些饭店不满,丢了这门生意,那他们可没地说理去,谁来同情他们?
“嗯,辛苦大嫂了。”
梁勇也深知这事的重要性。
换以前他可能会收了蛋,就当自己吃了,也不去为难那些人家。可生意做到现在,里面的坑那么多,他要是一味好心,最终只会害了自己的亲朋好友。
梁书弗回来听到父母谈论这事后,对野鸭蛋这门生意说了点自己的想法。
“咱们县河道密布,水草丰美,所以有很多野鸭子栖息。但这门生意和以前靠天吃饭一样,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现在好多乡开始搞化工,印染厂,这些工厂污染大,肯定会影响野鸭子的栖息地,到时候别说收更多的野鸭蛋,就是现在的量也保不住。
今天发生这事,也是给我们一个提醒,说明野鸭蛋的供给已经可能跟不需求了。”
好几个乡要建化工厂,印染厂的事,梁勇也听到了。
“那怎么办?”
难道以后不做野鸭蛋生意了?
虽然一个鸭蛋赚不到多少钱,可架不住这东西需求量大。而且地头里的蔬菜谁家都有,他们家能和几家国营饭店紧密合作,就是因为手里握着野鸭蛋这个东西。
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
小弗说了,这就是他们的核心产品,有核心竞争力。
“爸,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自己养野鸭子?”
梁书弗道。
“啊?”
梁勇愣了下,“可以吗?”
“怎么不可以?今年分田到户后,大家铆足了劲种地,盼着多出来的口粮可以卖给粮管所;堂叔家买了拖拉机拉货;农贸市场也要开起来了,以后地里的菜家里的鸡鸭禽类都可以拿去农贸市场卖,这说明政府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是空前的。”
梁勇被说动了,但还有几个现实的问题。
“要成规模的养殖,钱,地,人,技术都要有,可现在这些我们都不衬手。”
“又不是让你一口气吃成胖子。”
孙秀芹道,“我们可以先在村里找个地方养一些,等有经验了,技术成熟了再慢慢扩大规模。”
“没错,外面的野鸭蛋继续收着,只不过我们要先做好打算,否则等事情出现问题再想办法就晚了。”
梁书弗想了下,“咱先和大队里问问政策,看看大队里是个什么意见。”
养殖和收农货,在家里搞个小作坊有本质区别,涉及到环境,场地等要求。
“那我先去村长家问问,也提前和他通个气。”
梁勇说着披上外套就要出门。
“爸,我和你一起去。”
陈阿炳听了后,抽着儿子新买给他的卷烟,沉默半晌。
梁家这眼光这思路,简直甩了大队里其他人家几条街。
大部分人家还在闷头种地,指着地头上的东西能丰收,把多余的卖给粮管所;有一些开始在家里几只养鸡鸭,准备生了蛋去换钱;梁勇家竟然想搞养殖了。
“目前乡里没有对应的政策,我们大队里得先商量一下,然后报给乡里。不过这事应该可行,就咱们县这野鸭蛋的名声,也是起来了。要是能在我们乡镇搞个养殖场,也是好事。”
梁勇听后脸上露出喜色,梁书弗倒是听出了陈阿炳未尽的话意。
“老公公,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困难倒说不上,就是养野鸭子和种地不一样,你得有场所。虽然现在分田到户,但这土地,河流,池塘说到底还是集体的,你要养野鸭子必须得到大家的同意。”
梁书弗点头,“这个自然。”
陈阿炳知道她心里有数,将这个话题点到即止。
“还有一点,你们养野鸭子肯定要吃河里的小鱼虾,这些都得自己准备,别让野鸭子糟蹋了村里的庄稼。”
梁勇点头,“您放心,我们一定看好野鸭子,到时候给它们把翅膀剪了,就不会乱飞了。”
“行,明天我先去和大队长说说。”
陈阿炳道。
“现在你们家请了几个人,大家都干得挺开心的。等你们的野鸭养殖搞起来要请人的话,优先考虑下咱们大队的人。”
“那一定。”
梁书弗,“大队里对我家一直很照顾,现在我们能把这份好意反馈给大家,也是我们的心意。”
做好事就是要留名,梁书弗也不说客气话,她雇佣大队里的人,就是为了回馈这个养她育她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