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通过考核


几人去招待所整理了下仪容,又在招待所简单吃了碗面后就出发了。

苏兰提了一盒冠生园的月饼,一只宁市特产的板鸭,带着两个小朋友去了董钰家。

董家在宁海里雷锋新村,新村外有一个红砖砌起的拱门,上面挂着四个镏金大字——雷锋新村。

顺着路往里走,两侧种满了梧桐树,在粗壮的树枝掩印下,两边灰扑扑的公房探出一角。

苏兰根据电话里董钰给的路线,一栋栋找过去,最后在小区最里面找到她们的目的地,一栋紧凑低矮的小房子,与周围几层楼高的公房格格不入。

梁书弗在苏兰敲门的时候,打量了下门口。

屋檐下放着几个破桶,里面种着不知名的花,在十月下午阳光中绽放着鲜艳的红色。

屋前用来晾晒衣服的架子上爬着一株叶脉细小的爬藤植物,浅绿色的藤蔓看上去生机勃勃。

门很快被打开了,一个头发全白,脸色微微发黄的中年女人开了门。

“钰姐?”

董钰辨认了下,才对着苏兰点头,“小兰,好久不见,你没什么变化啊。”

苏兰没想到十年脸色红润似苹果,前还梳着两条油量大麻花辫的姐姐会满头白发,面容沧桑成这样。

苏兰回头,对着宋征和梁书弗两人招手,“过来和你们董姨打个招呼。”

两人上前,客气有礼的向董钰问好。

“嗯,进来吧。”

董钰看了眼两个孩子,将门开大了一些,将人迎进去。

一进门,梁书弗就发现这间屋子户型紧凑,面积在40-50平方米左右,除了两个房间外,房屋门口还有一个虚掩着门的储藏室。

她眼睛立刻收回,不再四处打量。

董钰拿起倒扣在桌上白棉布上的瓷茶杯,给三人倒水。

“董伯伯呢?”

苏兰看了眼,发现屋子里没人其他人。

“我爸去大公园散步了,要过一会才回来。”

她将水放下,“平时没什么人来,所以只有白开水。”

苏兰从石有亮口中得知董伯伯身体不太好,一直想落叶归根,于是在年龄到了后便婉拒了留任的请求,主动退休,回到锡市。

董伯伯和她父母一样,之前都被下放到偏远地区去接受劳动改造。钰姐的夫家生怕被牵连,让钰姐净身出户。

钰姐离婚后就追着董伯伯去了农场,一直待到董伯伯平反后,才一起回到宁市。

董伯伯回来后也没有和父亲等旧识走动。那段动荡的日子,他们那些人经历了太多,承受着外人不知道的伤痛,谁也不知道那样的日子会不会再来一遍。

许多人开始切割与外界的联系,防止连累他们的亲朋好友。

就连苏锦风一开始回城后也有这样的想法,和她这个女儿还有姨妈都只是隔着电话问候一声。

她也不勉强两个老人,后来还是小征大了,她以锻炼孩子身体为由,在寒暑假的时候将小征送到两位老人身边,她父母才慢慢改变了观念。

“董伯伯身体还好吗?”

“嗯,能吃能睡。”

董钰眉目舒展。

她很庆幸自己跟着父亲去了西北,在那边远的农场,气候恶劣,物资匮乏,生存环境极差。

要是她没去,父亲可能后其他人一样熬不到平反的那天。

虽然在那环境下,父亲和她都不可避免的留下了一些暗伤,但她们能活着走出那个地方,活在阳光下,董钰已经很满足了。

“苏叔叔和吉阿姨呢?他们还好吗?”

“他们现在忙得连见一面都难。”

苏兰笑着道。

“那就好。”

董钰摸着茶杯边缘。

气氛沉默一瞬,宋征忽然开口,“董姨,您还记得我吗?”

董钰看过去,辨认了一下才开口,“你是小征吧,和小时候变化挺大的,不过这双眼睛,鼻子还有下巴都和小时候一样,长得像你妈。”

董钰出发去西北前,苏兰得知了消息,就抱着孩子去见过她一次。

说起小孩子,董钰脸上神色柔和很多,还带着怀念,“那时候你小小的,和一个肉团子一样,见人就笑,露出粉粉的牙龈,很招人喜欢。”

宋征:……

倒也不必说得那么仔细。

梁书弗再次偷看向宋征,眼睛溜圆,和一只好奇的猫一样。

宋征不自在的挪动了下屁股,假装自己并不在意。

“是啊,转眼就长大了。现在变得又黑又瘦,一点都没有小时候可爱。”

苏兰也笑道。

“我还记得他在我书房里,抓了画笔就要画。”

愉快的往事,总是能让人打开话匣子。把那些珍贵的记忆拿出来不时回味番,为现在的生活增添乐趣。

“是啊,那时你还说这小子有天赋,等他大一点收他为徒。”

说到正题,董钰也道:“你电话里提到的孩子,就是这个吧。”

苏兰对着梁书弗招招手,“对,这就是我姨妈的干孙女,梁书弗。”

董钰从刚刚开始,其实就已经在暗中观察梁书弗了。

从进屋开始,这女孩就表现的很沉静,不是个浮躁的人。

“董老师,您好。”

董钰点点头,“之前学过画画吗?”

“跟着学校的老师学过一些,素描,速写和色彩基本原理。”

“画一下那两根萝卜。”

董钰指着窗台边四方小桌上的两根靠在一起的萝卜。

梁书弗接过她递过来的工具,观察了一下萝卜的形状,大小,明暗等,就低下头开始画起来。

她画的不慢,很快就勾勒出了雏形,接着就是利用不同的线条,来塑造立体和光影效果。

董钰看着梁书弗的动作,暗暗赞许。

基本功不差,就是有些需要纠正的小动作。

大概半小时后,两根水灵灵的萝卜跃然纸上。

董钰接过看了半晌,又从一旁的柜子上拿出一个调色盘,指着几个颜色问,“认识吗?”

梁书弗看了其中几个日常色,说出了它们的名字,但还有三种颜色比较特别,是同色系的由浅到深,她说不出来。

董钰安慰,“不要紧,这几种颜色是我调出来的。”

说着,她拿出了几支颜料分别挤在调色盘上,经过充分混合后就变成了刚刚的那三种颜色。

“你试试。”

董钰递过调色盘,对着梁书弗示意。

梁书弗凭借着记忆,慢慢加入颜色,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每次加颜色的时候她对量的把控都十分小心。

而且她一边加,还会一边观察眼色变化。

最后梁书弗顺利调出了其中两色,最深的那色稍微有些不同。

苏兰有点紧张,她看向董钰,发现对方唇角抿紧,不透露丝毫情绪。

“色彩和光线的敏锐度都不错,空间感还行,但基本功还要再练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正。考虑到你过来不方便,平时两周来上一次课,一次一天半的时间;到了寒暑假就要抽半个月时间到我这加练。每堂课后我都会给你布置作业,你在下次上课前带来就行。有问题吗?”

梁书弗本来还担心要是董老师要求一周来上两次课怎么办?没想到她已经贴心地帮她考虑好了。

“没有问题。”

苏兰听后松了一口气,她欢喜地拍手,“那真是太好了。”

“董姨,我也能继续跟您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