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远行


另一边,梁书弗跟着父母离开王家,天边已经染上了橙色。

“这个时间回去,陈婆婆已经做完饭了。”

陈婆婆控量特别准,他们回去也没有饭吃。

孙秀芹道:“这里离隔壁镇不远,我们去镇上的国营饭店吃吧。”

梁勇点头,“听说新民饭店的肉饼蒸鸡蛋很好吃,还有爆鱼面,咸菜肉丝面也鲜得很,我们也去尝尝。”

梁书瑶一听有好吃的,立刻欢呼起来。

“好耶!去饭店吃!”

接着她陷入了小小的烦恼,“姐姐,你想吃什么面?我有点想吃爆鱼面,但是咸菜肉丝面好像也很好吃。”

“那我和你一样点一份,到时候换着吃。”

梁书弗思考了一下后提议。

“好!”梁书瑶又开心了。

“那抓紧了,我们加速了。”

梁勇弯下腰做冲刺状,脚上踩得速度加快,空中留下梁书瑶欢快的尖叫声。

国庆的时候,梁书弗去了一次宁市。

虽然是本省的省会城市,宁市距离虞县比海市远得多。

这次去宁市是因为苏姨要去宁市见朋友,刚好那边要开一个服装展销会,苏姨的朋友能弄到票,苏兰就带着梁书弗去转转。

顺带一提,苏兰离婚后也找了一份工作。

她本人读过高中,在吉秋萍的推荐下,进了县里一所小学教书。

这次去宁市,也是她朋友工作的上商店有一批孩童读物可以卖,她想去挑选一些,到时候放在学校的读书角。

校长知道后找到她,说学校给她批了一些经费,让她争取多买一些回来。

本来宋征也要去的,但他要去海市办一件事,还有纪师傅那边也有进展了,于是只能让她们两个单独去。

“路上别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陌生人递过来的东西,保持警惕,两个人别一起睡过去。”

宋征一边将她们的行李放到汽车上的置物架,一边叮嘱。

“好了,我又不是三岁小孩,这些我都知道。”

“苏女士,上次是谁在车上被偷了钱包。”

苏兰讪讪,“我那是不小心。”

“出门在外,一切小心。小征的话你得听。”

吉秋萍在一旁道,她又拉着梁书弗,“真的不要我一起去吗?”

“奶奶,我和苏姨会小心的,你们别担心。等我们到了立刻打电话回来。”

梁书弗知道她们的担心,不过她还是第一次见这么絮絮叨叨的宋征。

见她看自己,宋征淡定自若,“我脸上有什么?”

“没有。”

梁书弗摇头。

“要是遇到小偷小摸,别硬干,把钱给他们,安危最重要。”

宋征说到这,有点后悔自己的决定了,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买到票。

“嗯,我一定拉着阿姨跑得远远的。”

梁书弗应下。

宋征叹口气,他担心的是她。

以她对钱的兴趣和热爱,就怕她头铁要和人干起来,

“记住就好。”

“好了,要开车了,你们下车吧。那边有人接我们,没事的。”

苏兰带着梁书弗,在吉秋萍不舍的目光中坐着车前往宁市。

车子从清晨开到正午,一下车梁书弗就看到了人群中举着写了苏姨名字的纸牌子的人。

前来接人的是老江头的儿子,江石亮马,宁市友谊商店的经理。

双方会面后就马不停蹄就去了友谊商店后面的仓库,在一个专门摆放残次品的角落,看到了十几捆用塑料带捆好的图书。

江石亮指着那些书,满脸惋惜的摇头,“这些书在运输中碰了水,书页都有变形,只影响售卖却不影响阅读。苏兰,你自己挑吧,挑完了就去前头开单子付款就行。”

苏兰对他道谢,“谢谢你。”

“和我还客气啥,再说能让这些书发挥它们的作用,总比放在这落灰好。”

梁书弗问:“伯伯,我也能买几本吗?我妹妹爱看书,已经把书店里能买到的都看过了。”

江石亮已经笑道:“当然可以,你随便挑。除了这些书,这里的残次品,你有看上的,都可以买。”

苏兰家的条件他是知道的,用不着买残次品,所以才没有多此一举,这会听到人家问他,连忙补上这句。

“我有额度,你们不用担心能不能买,随便挑。”

梁书弗和他道谢。

“那我在外面等你们,你们慢慢挑。”

江石亮体贴地帮整个仓库里的灯都打开,让两人能看得更加清楚。

梁书弗陪着苏兰在里面选择了几十多册书籍,有小人书、连环画、成语故事、儿童故事和国外引进的童话等。

梁书弗根据梁书瑶的喜好,给妹妹挑选了一些科普类的书籍,如《少年科幻画报》,《科幻世界》等。

她还翻到了好几本国外的时尚杂事,其中一本《费加罗夫人》中的时装,让梁书弗看得都忘了时间。

“小弗,选好了吗?”

苏兰回头问。

梁书弗将她刚刚看到的基本杂志收好,和基本科幻故事书放到一起,“苏姨,我选好了,你呢?”

“我也选好了。”

“我看到那边还有一些进口的文具和工具,你要去看看吗?”

苏兰指着另一旁的残次品问。

宁市的友谊商店专卖进口商品,像彩电、洗衣机、冰箱、缝纫机、自行车这些大件之类的,一年到头都不会有一件残次品,即使有,商店领导内部都不够抢的。

另外像巧克力、洋酒、香烟等食品消费类商品,也是一有问题就早早的被人内部预定掉了。所以友谊商店内剩下的这种残次品问题都是很大的,不管是苏兰还是梁书弗都不会花钱买。

不过梁书弗秉持着“来都来了”的原则,况且这种机会不多,万一能淘到有用的东西呢?

于是她还是去转了下,还真被她发现了几样好东西。

“苏姨,我选好了。”

苏兰探头一看,“这是剪刀?”

“嗯,这是裁缝剪。我家的裁缝剪是各个嬢嬢从自己家带来了,我妈的那把找磨剪刀人磨了好几次,已经有点松卡了。”

不仅如此,孙秀芹用的那把宽带手柄上都是用布条缠绕的,十分笨重不顺手。

这三把进口剪刀,只是盒子烂了,剪刀身上的油漆磕碰掉了一片,不影响使用。

另外她还挑到了两把德国的裁剪尺,这种裁剪尺以其精确的刻度和耐用性著称,她在老裁铺子里看过,甚至纪师傅用的那把折断的尺,也是这个牌子。

等把纪师傅找回来,她就把这把裁缝尺送给他。

苏兰找了江石亮,找专门开单的人开了单子付了钱。

“这么多书,你们带着不方便,我给你邮寄回虞县吧。”

江石亮看这地上的三大堆书道。

“好,那我给你留个地址。”

苏兰也不客气。

“书也选好了,你嫂子喊你去家里吃饭。”

江石亮邀请。

“是我该去拜访下嫂子,这次我的事,真是麻烦嫂子了。”

江石亮妻子的父亲是海市人,母亲是宁市人,当初下乡的江石亮和她认识,相恋到结婚,后来直接留在了宁市。

过年的时候,他们去海市走亲戚,刚好给苏锦风拜年。

江石亮老丈人在海市人脉很广,这次搜集证据,调查苏二妞和她那烈士丈夫的关系,他帮了很大的忙。

“我们两家是世交,你就和我亲妹妹一样,亲妹妹被欺负了,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

宋卫海的事被翻出来后,江石亮就已经和自己家老头子打过电话了。

老头子也气得半死,还说虽然他已经退了下来,可不管在虞县还是宁市都还有几分薄面,不能让那畜生如愿。

于是宋卫海入常委的步伐被拦住了,这次明升实降,成了虞县公安局的政委,不再做决策,只做思想工作。

这对宋卫海来说,简直是和吞了苍蝇一样难受。

面对别人的恭喜,只能硬扯出笑脸。

想到宋家人前面多么得瑟,现在多么失望,苏兰就笑了。

“不过今天有点晚了,等明天我们从展销回来后再去拜访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