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被骗钱了


巷子里的闹剧,以殷贵男和臧金宝两人双双晕倒而突兀的结束了。

不过她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也彻底浮出水面。

原来马曙光把对梁勇说的那套说辞和梁传根夫妻同样说了一遍,在听到“投一万块三年就回本,之后拿到的都是利息”后,梁传根夫妻两人硬是凑了八百块钱交给马曙光“投资”。

好女儿殷贵男还不忘“提携”娘家人,拉着自己几个兄嫂一起入股,那殷家人天天喊穷,竟然也凑了一千块钱出来。

这个消息被善于钻营的臧金宝得知后,她连夜找上梁传根,请二弟一家带她一起发财。

整整四千块钱钱刚交给马曙光一个礼拜,她们还做着年底就能大赚一笔的春秋大梦呢,马曙光被抓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梁传根他们还心存侥幸,觉得马曙光被抓和马亮的生意是两码事,他们投的是马亮在海市的电视机厂生意。

可事情急转直下,马曙光做的那些事要赔一大笔钱,那他们刚刚交过去的钱,是不是会被当作马曙光的非法收入没收?

怀着不安的心情,梁传根两兄弟匆匆赶去马家,却发现马老头马老太正在和前来执法的联防队员纠缠。

两人藏在不远处,看着联防队从马家出来后,才又去马家找人。

这时候他们已经不想着赚钱什么的,只想赶紧把给出去的钱要回来。

可走了几步,两人就见马亮从马老太屋内冲了出来。

“小亮?你怎么在这?”

梁传根傻眼,“你不是在海市开厂吗?”

接着他立刻道:“你快把我们投到厂里的钱还给我们,我们不投了。”

马亮根本不待见这个穷外公,他不耐烦地道:“什么钱不钱,投不投的,我不知道!”

梁传根呆了下,然后着急了,“小亮,我是你外公啊。你可别和我开玩笑。上周我亲自送了四千块钱给你爸,让他投到你的电视机厂的。”

“四千块?你能有四千块?可别仗着我爸不在就来我家讹钱。”

“小亮,我是你大伯公,你外公没有说谎,那四千块里面,有两千多是我家的钱。我们现在不想投了,你快把钱还给我们。”

梁宝根解释道。

“你们把钱给了我爸,我又没拿到,找我做什么,你们去找他啊!”

马亮懒得和他们再说话,父亲被抓之前还有一千多块钱没帮他还掉,他现在得赶紧离开这里,否则被那些人找来,手指头就不保了。

“你要去哪?”

梁宝根发现他手上提着牛仔行李袋,里面鼓鼓囊囊的,一看就是要出远门的样子。

再看马亮整个人胡子拉茬,头发里散发着阵阵馊味,身上的衣服也是皱巴巴,没有一点光鲜亮丽的样子,梁宝根觉得这和马曙光描述的大老板有很大出入。

“要你管!”

马亮挥开他的手,提着袋子就要往稻田里跑。

“老二,拦住他!”

梁传根愣了几秒,连忙去扯他手里的袋子,说不定袋子里有钱。

马亮见手上的东西被人拿住,恶狠狠地直接提起袋子对着梁传根甩了过去,行李袋重重砸在了梁传根的面门上。

等他从地上爬起来,马亮已经不见了。

“马亮!你个小畜生!给我站住!”

梁传根捂着流血的鼻子喊。

只剩下稻田里稻叶的沙沙声回应。

两人见追不上人,就去马家要个说法,马家却大门紧闭,任由他们怎么敲门都不开。

还是八小队看热闹的人告诉了他们一些消息,原来马亮早就从海市偷偷回来了,他那个生意早就黄了,最近一直躲在家里,好像是在躲债。

两个老头听了后,天都要塌了。

急急忙忙回家商量这事怎么办,哪知道才走到村子口,就见两个婆娘扭打在一起。

娘们掐架,老男人心里也不畅快,不知道谁先起的头,你一言我一句就吵了起来,两个老兄弟为此闹翻了。

马曙光被抓走后,梁家兄弟、殷家众兄弟又去马家好几次,但马家总是关着门,一打听才知道马家老两口躲到了女儿家去。

一行人又去马家女儿家找人,被那个泼辣的女人拿着棍子一顿乱打,不敢再找过去。

就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梁有生捏着鼻子认下这个大亏。

可想想实在不甘心自己手头紧巴巴去读中专,于是在去宜县报道之前特意到亲哥大门口,喊了几句话。

大意就是父母的钱都被骗光了,以后他们没钱吃饭看病,希望大哥大嫂看在亲人的份上照顾下。

梁勇将分家文书的内容又说了一遍,“当初分家时已经都掰扯清楚了,父母跟你生活,把我当成了嫁出去的女儿。我只负责每个月送粮食和几块钱生活费。

小弟,你也21岁了,读中专每个月还有补贴,宜县也不远,你要是真有心,周末放假都能回来照顾父母,帮家里种种地养养牲畜,给父母养老的事你也得扛起来。”

梁有生没能给梁勇添堵,反倒是被教育了一顿,他也不再留恋的提着包裹就去了学校。


初二开学后,梁书弗去县城的时间变少了。

在开学前,她去看望吉秋萍的时候,遇到脸色有点不太好的苏兰,不过却没有遇到宋征这个大尾巴。

说起来,这个暑假中她好像就在放假的时候见过宋征一次,后来到县城好几次都没碰到他。

苏兰看到她和梁书瑶,虚弱地笑了笑。

“一个月没见,小弗和瑶瑶都长高了。”

“苏姨,您身体不舒服吗?”

梁书弗见她说话都有气无力,有点担心。

“没事。”

苏兰摇头,“最近事情多,没休息好,接下来我好好休息下就能恢复了。”

梁书弗看着她连嘴唇都有点苍白,想到父亲从外地收到的一种叫“山药”的东西。

“下次我让父亲给您家送点山药,您蒸着吃,可以补气。”

“好啊,”苏兰笑道,“不过我搬家了,等下我把新地址和联系方式给你抄一份。”

梁书弗愣了下,苏姨他们住的是政府家属大院,怎么会忽然搬家了?

不过她没有打听,而是点头,“好。”

苏兰看着朝气有活力的两个女孩,心情也渐渐明媚起来。

“等苏姨收拾好,就邀请你们来新家做客。”

还有一些事,需要收拾好了。

宋卫海,这种人渣垃圾连进回收站都不配。

吉秋萍给大家端来冰爽可口的绿豆汤。

“刚从井里拿起来的,快喝了消消暑气。”

梁书弗拿起一小碗,先给了吉秋萍,接着又给苏兰和瑶瑶分别放好勺子,才端起自己那份喝了起来。

梁书瑶喝了一口,就眯起弯弯的月牙眼,“好清凉,甜滋滋的真好喝。”

“这是用你们家上次送来的薄荷叶熬的水。”

吉秋萍轻轻搅拌了下糯米和绿豆,让它们充分吸收薄荷水。

苏兰也喝了一口,“绿豆软糯,一点都不粗糙;糯米软硬适中,微微弹牙又不会太黏。”

“绿豆和糯米也是秀芹种的。”

梁书弗笑了,“还是奶奶手艺好,我们就是有这些东西也做不出这么好的味道。”

这是实话,这碗绿豆汤做的十分讲究。

薄荷水清透不浑浊,糯米饭雪白粒粒分明,绿豆还保持着原本的形状。再加上几根红绿丝,一颗白中透绿的冬瓜糖,一颗琥珀色蜜枣,煞是好看。

薄荷水要提前煮好澎在井水里;绿豆要浸泡后蒸熟,糯米要煮成软硬适中的糯米饭,然后这些食材还要自然晾干又不能让空气带走水份。

乡下人忙着干活,干完活也只想躺下休息,没那个耐心搞这些。

就连村里最爱琢磨吃的又舍得花钱花时间的臧金宝也做不出这么精细的绿豆汤。

几人吃完绿豆汤,说了会闲话,梁书弗将瑶瑶留在干奶奶家,自己就去了朱志伟任职的烟酒糖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