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从天而降的掌法
江浙的‘新政’才是重点,让读书人试试,天下就清净了,免得以后反复。
所以陆天明要给皇帝创造机会,魏国公作为江南的‘基石’,可以倒霉,不能崩溃,必须在尘世滚油锅。
众人安静等候两个时辰,船队回来了。
杭州顿时人山人海,舟山冤魂也有百姓家眷,囚船还在运河中,被岸上的百姓扔泥巴大骂,一传十,十传百,顿时泥巴如雨。
一时间好不热闹。
押解囚犯的士兵并没有隔绝百姓,也没去西湖,在南边就靠岸,把人拖下来,如同给牲口灌牛鼻一样,每个囚犯都在双肩重新插了一根藤条。
血流如注,白皮鬼痛得嘶吼,不停磕头求饶,有些直接晕倒,士兵们依旧有条不紊,冷漠给所有人穿藤条。
穿完拎着后背直接踹一边。
百姓从大骂到安静,又到大笑,十分解气。
三千多白皮鬼呢,女人也没放过,管你什么地位,待遇全一样,堤坝下的泥塘里挤满一地。
说有多狠,也谈不上,因为他们不是人,对牲口能有什么怜悯,慢慢的,百姓生出嫌弃,觉得恶心了。
一堆垃圾。
皇帝和藩王、朝臣、士绅在西湖南边的堤坝高处,远远的看着寂静无声。
审,是个名义,不是个过程。
张维贤直接交给王承恩一张纸,抄录下旨吧。
崇祯这才知道,陆天明不是斩首囚犯。
除了将官,其余人用刑后会释放回国,带恐惧回去。
啰嗦。
陆天明不是个看重的面子的人,现今如此好面,可能是因为他正在执行新政,不允许任何人触碰。
或者说…开国皇帝当然不接受被欺辱。
众人腹诽半个时辰,就是没想到国格问题。
只有周延儒、刘宗周、黄宗羲等人,对陆天明的民族论有了点认知。
民族论一直对内,那反过来对外的时候,陆天明如此毒辣的手段就容易理解了。
王承恩把纸抄录完了,用印后过来递给皇帝,崇祯看都没看,挥手下令他去诵读。
不一会,崇祯就后悔了。
因为陆天明那张纸的内容新鲜、又超出预料。
王承恩宣读的时候,有一千侍卫帮忙大吼,杭州所有百姓听的清清楚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万历三十一年,万历三十七年,西班牙夷,背盟弃信,趁我虚弱,吕宋屠杀,害我无辜五万之众,滔天大罪。
未及问罪,舟山被屠二十万,览奏惊心,痛心疾首!此等大罪,天理难容!祖宗所遗!
蛮夷终异,朕苦思良久,忠言逆耳,丝毫无用,得寸进尺,犯我华民。
威远大将军令:天下臣民,煌煌天道,内外诸族,都听一听华族列祖列宗的声音。教无用,那就诛,还世间清明。
秦恵文王曰:强则强,弱则亡。
始皇帝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诗经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汉书曰:寇可往,我亦可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宋太祖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岳武穆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大明太祖曰:驱除百年之患,勘定南北枭雄,此乃大明。
如今蛮夷三番屠戮我族,不诛此蛮,大明君臣何面于天,不报此仇,大明君臣何面于地,不灭此国,大明君臣何面于民,不灭此部,大明君臣何面于祖。
奉列祖列宗之命,奉大明太祖之命,从今开始,誓灭佛郎机、尼德兰,诛杀一切逆民,告慰列祖列宗,复华族之名。
钦此!
檄文在钱塘江畔回响,万余士兵轰隆大吼,“诛杀一切逆民,复华族之名。”
铿锵若天雷滚滚,百姓齐齐下跪。
“诛杀一切逆民,复华族之名。”
“告慰列祖列宗,复华族之名。”
崇祯看着远处义愤激昂的百姓,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大错事。
身后的朝臣互相看一眼,个个感觉后背发凉。
这是什么?民族论在践行。
陆天明灭了佛郎机和尼德兰,他就拥有了正统大义。
这正统来自始皇帝、来自刘汉、来自赵宋、来自武帝、来自列祖列宗、来自…本朝太祖。
比崇祯皇帝的正统更加正统。
“无耻!”
人群突然发出一个咬牙切齿的声音,不是很高,朝臣左右看看,竟然是皇帝。
众人顿时低头,你个糊涂蛋,一生都不知重点是什么。
张维贤还在呢,无论有没有听到,他都不在意。
周延儒向张维贤拱手,“公爷所拟檄文很别致,下官佩服,不知威远大将军用多久能诛杀蛮族。”
张维贤呵呵一笑,“不知道,至少态度对,列祖列宗都这么说,不是吗?”
“言之有理,那下官就恭祝威远大将军早日报仇雪恨。”
张维贤点点头,对众人淡淡说道,“明日行刑,蛮夷校尉以上,全部剐刑,其余人全部阉刑,割耳刺面,让他们把大明的声音带回去。”
说完扭头对皇帝道,“陛下慢慢看吧,微臣累了,在杭州只留三日。”
郑芝龙推张维贤离开十步,侍卫立刻上前抬起来回行营。
留下的众人又沉默一会,崇祯突然道,“诸卿谁能想到公审是这么回事?”
众人齐齐摇头,皇帝的正统大义被抽走,威远大将军的博弈层次太高,他们哪能想到。
江浙在争权,陆天明在争义,你这个皇帝都是糊涂蛋,指望谁呢。
崇祯冷笑一声,“朕才想起来,木头从不受天下人影响,也不知道他会在哪里摔一跤,大概会直接摔个稀巴烂。朕只有三天时间,徽州的百姓也不知能不能等到朕。”
众人没有开口,皇帝这话是点人呢,因为另一边还站着魏国公。
徐弘基自始至终没说一个字,脸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盯着白毛鬼好似连眼珠子都没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