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皇后暴毙

今年的春节,大燕百姓过的无比艰难。

往年虽然物资短缺,但冬天咬咬牙坚持一下,两个月的时间也就熬过去了。。可今年遭了雪灾后,饿死冻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雪灾导致草地迟迟没有动静,原本赖以生存的牛羊养殖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没有草,牛羊群没有食物来源,它们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日渐消瘦。牧民们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他们四处寻找可以替代的草料,但由于雪灾的影响,周围的地区也同样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

就在人们感到绝望的时候,一条流言在民间不胫而走。

据说,太后在深宫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每隔一天就要用一桶鲜奶来泡澡,而每天吃不完的雪蛤燕窝则被赏赐给了下人。

户部尚书冒死呈上染血的灾情奏报,太后却在赏玩新制的金丝雀羽大氅,用奏折点燃熏香炉,将忠臣杖毙于雪地。

事实上,太后用鲜奶沐浴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她的启阳宫用银丝炭维持春意,每日耗费百斤牛乳制作润肤膏,连燕窝都要用三岁小鹿的初乳熬煮。

国都近日盛行两句歌谣:琉璃盏盛胭脂血,珍珠米裹饿殍魂….

流言迅速在民间蔓延开来,百姓们本就因雪灾苦不堪言,听闻太后如此奢靡浪费,顿时群情激愤。

一些胆大的百姓开始聚集起来,前往京城请愿,希望皇帝能够惩治太后,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皇帝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

他知晓百姓的疾苦,也明白太后的行为确实不妥,但太后毕竟是他的母亲,他不能轻易对她下手。

此时的燕太后斜倚在紫檀雕花美人榻上,两个梳双丫髻的小宫女正跪着给她染指甲。

殷红的凤仙花汁滴落在波斯进贡的羊绒毯上,像极了前日被拖出宫门的户部尚书嘴角的血。

“昨儿送来的牛乳不够醇厚。”太后抬起皓腕,镶满东珠的护甲轻轻划过耳垂,“哀家沐浴时瞧见,肩头都起皮了。”

内务府总管慌忙跪地:“太后恕罪,今年奶牛不比往年,足有三成被冻死。不仅数量锐减,就连产奶量单只奶牛也远不如从前,”

太后柳眉一蹙,冷哼道:“废物!连这点事都办不好,要你们何用?”

总管吓得瑟瑟发抖,头磕得砰砰响:“太后息怒,奴才这就去想办法,定让太后用上醇厚的牛乳。”

太后挥了挥手,不耐烦道:“还不快去!”总管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跪地禀报道:“太后,宫外聚集了许多百姓,他们要求皇上惩治太后,开仓放粮。”

太后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

她冷笑一声,道:“这些刁民,竟敢以下犯上!不过是些饿的走不动道的畜生,哀家倒要看看,皇上会如何处置此事。”

与此同时,皇帝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心急如焚。

病弱不堪的他正疲于应付战事,还要分出精力为母后善后。他清楚若不妥善处理此事,必将引发更大的骚乱。

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先安抚百姓,再与太后商议解决之策。

彼时的大梁国都也发生了几件大事。

皇帝突然纳了一位新人入宫,名叫王玥,不仅容貌姣好,而且才情出众。

皇帝对她宠爱有加,很快就将她册封为玥嫔。册封当日,玥嫔盛装打扮,前往芳华宫谢恩。

又见了其他各宫的姐妹,但令人意外的是,皇后却并未现身。

众人对此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和传言在宫廷中流传开来。

就在大家对皇后的缺席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皇帝接连下达了两道旨意,犹如两颗重磅炸弹,在宫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

皇帝连下两道旨意,其一皇后暴毙于永和宫,保留皇后尊位,葬礼规格仍按皇后标准,但由于皇后死的并不体面,只准将人葬入妃陵。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后宫不可一日无后,即日起由皇贵妃掌管后宫一切内务,行皇后之权。待故皇后五七过后,正式册立皇贵妃为新皇后。

其二,罢免丞相梁从文,念其年事已高,准许告老还乡。梁从文在朝中的所有在职亲属都被降职一等。贤妃贬为梁嫔,靖王收回亲王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