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出其不意

燕皇宫,太初殿。

燕皇一连扔了几道奏折,由于过度愤怒,他原本就虚弱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像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样,颓然地倒在龙椅上,大口喘着粗气。

“疯了!大梁宸王简直就是个疯子!拓跋峥这个饭桶到底是怎么回事?朕把十万大军交给他,他竟然就这样把韩城和彭城拱手让给了敌人!”燕皇的怒吼在宫殿里回荡,震得殿上的臣子们都不禁一颤。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啊陛下!”几位重臣见状,连忙跪地叩头,苦苦哀求道。

他们知道燕皇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这样的暴怒对他的健康极为不利。

眼下燕国实在不能再有动荡啊。

原本今日是大年三十,朝廷已经休沐。不想饭还没吃上,就被宫里来的太监一道口谕就给召进了。

原来是大梁宸王从潼关发兵,一天的时间就将与潼关相邻的燕国城池韩城、彭城拿下,还一路势如破竹,有朝着国都攻来的苗头。

而燕皇派去的十万大军统帅拓跋峥,竟节节败退,不知身在何处!让大梁宸王的军队逼近了京城。

“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重新部署防线,抵御大梁宸王的进攻。”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说道。

燕皇深吸一口气,强撑着坐直身体,“传朕旨意,让禁军立刻集结,加强京城防卫。再调周边郡县的驻军火速驰援。”

这时,一旁的拓跋俊站了出来,“父皇,儿臣以为只守不攻并非良策。大梁宸王此次突然发兵,后方必然空虚,我们可派一支奇兵绕道敌后,断其粮草,让他不战自乱。”

燕皇眼睛一亮,“此计甚好!”随即又想到什么,脸上的希冀消失,“此计需多少兵马?”

“父皇,五万兵马足矣。”

这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从正殿的侧门进入,一路小跑至龙椅高台边上,将手里的奏报递给已经看到他的总管太监。

总管太监接过奏报,一眼瞥见上面的加急标记,心中不由得一紧。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将奏报呈给了坐在龙椅上的燕皇。

燕皇见状,心头猛地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急忙接过奏报,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果然,几息扫完奏报内容,刚有点平复的情绪又被调动起来,一时间五内俱焚,

燕皇只觉得一股热血直涌上喉头,喉咙里一阵腥甜,他眼前一黑,身体猛地向后倒去,当场昏死。

时间倒退回到两天前。

潼关长林军大营内,气氛异常凝重。

澹台舟收到急报后脸色骤变,他万万没有想到,拓跋峥竟然如此阴险狡诈。

一旁的乔菁菁见状,深吸一口气,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凝视着舆图,沉声道:“事已至此,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澹台舟眉头紧蹙,思考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冷冷地说道:“既然拓跋峥自己把路走绝了,那我便如他所愿,成全他!”

说罢,他猛地转身,高声喊道:“章邯!赵信!”

“末将在!”两人抱拳而立,齐声应道。

澹台舟端坐于帅位之上,身披重甲,面容冷峻,不怒自威。

声音低沉而威严:“本王命你二人率两万重兵前往豹子营,无需与敌军正面交锋,只需拖住拓跋峥即可。记住,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逃脱,他进你们就退,他退你们就进,务必将他死死拖住!”

“是!末将明白。”两人齐声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澹台舟微微颔首,继续说道:“王猛,本王给你一万将士,命你镇守虎营。此地乃我军要冲,绝不能有失,你可有信心守住?”

王猛单膝跪地,抱拳高声道:“末将必不负王爷所托,定当死守虎营,万死不辞!”

“很好!”澹台舟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冷笑,“其余人等,随本王一路北进,直捣拓跋峥老巢!他既然妄图打本王一个措手不及,本王就让他尝尝什么叫做进退两难!让燕皇拓跋雍那个老东西主动与我大梁求和!”

澹台舟的话语如同一把火,瞬间点燃了众将领的斗志。

他们本就因为刚刚打了一场胜仗而热血沸腾,此刻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大显身手。王爷的这番话,无疑是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

军需官韩当见众人都沉默不语,略一思索后,觉得此时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王爷,

于是他适时地开口道:“王爷,依下官之见,咱们的粮草目前仅够维持十日。若是要攻打大燕国都,恐怕这粮草会有些吃紧啊。是否需要修书一封,呈奏陛下,请求增派些粮草呢?”

澹台舟目光坚定,沉声道:“来不及了,此次出兵讲究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若是等待陛下的旨意,恐怕这稍纵即逝的战机便会白白错过。至于粮草之事,本王自然另有打算。”

乔菁菁附和道:“诸位大人尽可放心,殿下一直都在为这场战事做着充分的准备。不仅粮草辎重数量充足,而且不出三日,新的补给便会源源不断地运到。”

众人闻听此言,这才稍稍松了口气。澹台舟见状,知道军心已稳,当下不再迟疑,果断下令大军迅速出发。

一路上,澹台舟率领的大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

他们所过之处,燕军纷纷溃败,毫无还手之力。

章邯和赵信也不负所望,成功地拖住了拓跋峥的军队,使其根本无法回援老巢。

与此同时,燕皇那边,众大臣手忙脚乱地救治。

待燕皇悠悠转醒,看着眼前的局面,长叹一声,“难道我燕国真要亡于此次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