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京城居,大不易

朱吾适带着侍卫,晃晃悠悠地来到食为天会展中心分店。

他现在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出门不带钱。

在现代也不用带钱,但是得带手机。

在大明,他连手机也不用带。

想吃啥喝啥了,记账就行,如果是街边小摊小贩,侍卫会替他付钱的。

要是想找谁了,侍卫会去代为通传的。

侍卫就相当于手机了,只不过实效性没有那么高。

吃完饭,朱吾适又去码头上转了一圈儿。

就算是中午吃饭时间了,码头上依旧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商人们忙着装货卸货,一刻不敢耽搁。

装卸工都是论数量拿钱的,装的越多,工钱越多。

他们更不敢懈怠了。

朱吾适漫无目的地走在码头上,突然被一个佝偻的背影吸引住了目光。

那是一个老者,之所以说是老者,是因为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了,在都是青壮劳动力的码头上,分外的显眼。

不仅头发花白,身型瘦弱,腰都直不起来了。

还在努力地想要将一袋粮食扛在肩膀上。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成功了。

然后就那么扛着粮食,颤颤巍巍地往不远处的商船走去。

朱吾适来到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那里,好奇地问道。

“怎么你们这里还有年纪这么大的人吗?”

那人抬头一看,短头发,穿的很奇怪,是王爷无疑了。

整个应天府都知道,看到一个短头发,衣着怪异,英俊帅气的男子,那就是王爷了。

那名工作人员看到朱吾适,慌忙下跪,朱吾适也没拦着他。

古代就是这样,你太平易近人了,很多老百姓反而会更加的恐慌。

“我操,堂堂王爷对我这么客气,他是不是准备弄死我啊,吾命休矣。”

经历过几次后,朱吾适也就不再客气了,爱跪就跪吧。

那人行完礼,才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王爷有所不知,那个老贾家里条件很差,家里老婆子和儿子都是药罐子,全靠他一个人养着。”

“他又没什么技术,只能来码头扛大包了。”

“按理说他这个年纪,是不该收他的,但是草民看他实在太可怜了。”

“请王爷责罚。”

没想到啊。

朱吾适印象中,那些在码头上坐个板凳负责记录的,一般都是些混混,没人性的。

香江的影视作品都是这么演的,朱吾适印象深刻的就是马永贞。

这个工作人员倒是个善良的人。

他不知道的,会展中心的人都很善良。

谁不知道王爷心善啊,最见不得欺压百姓的人。

会展中心又是朱吾适组织修建的,他也经常会过来。

所以没人敢在这里胡搞的。

那些脾气暴躁的,根本不让在会展中心干活儿。

“责罚不至于,你也是好心,只是他年纪太大了,干这个工作很容易出事儿的。”

“他要是出事儿了,他的家人不也活不下去嘛。”

“一会儿等他回来,你跟他说一声,让他明天一早去天上人间物业报道吧。”

朱吾适说完,就走开了。

他也不是圣人,只不过看到了,自已又有这个能力,想帮也就帮了。

朱吾适都走出去一百米了。

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高喊。

“王爷活菩萨啊,我贾富贵无以为报,回去后一定在家里给王爷立长生牌位!”

朱吾适无奈地摇摇头,才二十多岁,就有牌位了,不知道了还以为他英年早逝了呢。

朱吾适又在码头上溜达了一会儿。

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秦淮河还是太窄了。

目前还行,要是船只再多点儿,估计就要堵船了。

朱吾适觉得还是应该把码头弄到长江去,长江比秦淮河宽多了。

至于会展中心,也不用搬迁。

修条水泥路直通长江边的码头就行。

到时候在长江边上再建一个大仓库。

从水路过来的货物就放在那边的仓库就行。

朱吾适毕竟不是神,也没想过秦淮河还能堵船呢。

现在想到了也不晚。

他对身边的侍卫说道。

“你去找一趟老六,让他派几个修码头和修路的专家过来。”

交代完,朱吾适就回去了。

此时是下午两点,刚好是上班时间。

“各位吃饱了吗?”

“吃饱了!”

“吃撑了!”

气氛很活跃,大部分人的心情也都不错。

看来都已经想明白了。

“既然吃饱了,那咱们的招标会就开始吧。”

招标会很简单。

有意向的,说一下自已想要修哪一段的路,大概能投入多少的资金。

资金是很重要的。

没有钱说个屁。

有钱的话,根据钱多钱少,修的路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个招标的过程其实就是竞拍的过程。

同一个路段,出资多的获胜。

朱吾适可不想搞豆腐渣工程。

经过一上午的思考讨论,有实力,有想法的,早就已经想明白了。

没实力的,没想法的,想再多也没用,看热闹就行了。

朱吾适本来以为竞争会很激烈。

没想到杭州本地的商人竟然联合起来了。

他们临时成立了一个商会,专门负责修路。

按照出资比例占股。

一下子就将杭州到应天府这一路段全部吃下去了。

其他人如果能联合起来,肯定比杭州商人有钱多的。

但是他们不团结啊,毕竟不是一个地方的,互相不知根不知底的,不敢轻易合作。

如果比城市的话,那杭州确实独一档的。

毕竟自古以来杭州都很繁华,尤其是宋朝时期,商业很繁荣,底蕴够深厚。

最后竞标竟然毫无波澜。

不过朱吾适还是挺满意的。

杭州商人的报价他很满意,足够修一条保质保量的水泥公路了。

这次杭州商人真的是大出血了。

要知道,朱吾适准备修的可是六车道的路。

在大明,六车道的路绰绰有余了。

中间的四个车道是供马车通行的。

要是以后发明出了汽车,就可以无缝衔接了。

两边的两个车道是供骑马的人走的。

想来应该走的人不多。

但是朱吾适还是留出了这两条道。

目的嘛,为八百里加急服务的。

就是对大明的马蹄铁是个巨大的考验。

至于行人,走老官道就行了。

朱吾适也是为他们着想。

大明人穿的都是布鞋,甚至草鞋,走水泥路根本就不耐磨。

朱吾适上了初中就再也不穿布鞋了。

没办法,全部场地都是水泥地面,一双新布鞋一两个月就磨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