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葡萄牙人买买买

展销会结束,接下来就该朱吾适收割了。

葡萄牙人不是没有想过把赚到的明币都换成黄金,然后带回葡萄牙。

穆里尼奥说服了他们。

还是那句话,出来一趟不容易,为什么不利益 最大化呢。

带着黄金回去,就只是黄金。

带着货物回去,那就是加倍的黄金,甚至是好几倍。

就这一趟,有些野心不大的船长,后半辈子都可以直接躺平了。

穆里尼奥成功说服了他们。

没办法,这时候华夏的货物并没有远销海外,葡萄牙人也担心带一船货回去,卖不出去咋办。

当他们见到朱吾适准备的货物后,卖不出去的想法就抛到脑后了。

这能卖不出去?

茶叶不懂。

但是你看看这布匹,这颜色,这花纹,这质量。

整个欧洲,找不到比这个更加好的布了。

贵族老爷们不喜欢就怪了。

还有这个瓷器,难以置信,怎么做到如此精美的。

简直就是艺术品啊。

与这些瓷器相比,什么银盘子,太没有内涵了。

这要是情人吃饭的时候,掏出这么一套精美的瓷器餐具。

逼格满满啊。

就算舍不得用,放在家里欣赏也行啊。

这是来自古老神秘东方大国的艺术品,漂洋过海才来到这里的。

这是啥,身份的象征。

还有丝绸,摸起来光滑又舒适,而且还抗皱,不会轻易褶皱。

听说长期穿着还能辅助治疗皮肤病,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有光泽。

买,必须要买。

至于茶叶。

朱吾适找了几个茶道大师,现场给这些葡萄牙人表演了一下。

懵逼了,真是太优雅了。

就这一套手法下来,就算泡的是草根,那也是甜的。

卖它。

尽管朱吾适 对这些商品的定价都不低,依然 阻挡不了葡萄牙人购物的热情。

这买的是商品吗,买的是钱啊,是未来的富裕生活啊。

为了欢迎他们的到来。

朱吾适慷慨大方地以八折的价格,每艘船卖给了他们一些玻璃珠子,一颗夜明珠和一个手表。

成本加起来不到五十块钱人民币吧。

换来的,不说黄金万两吧,也有千两了。

葡萄牙人觉得自已赚翻了。

朱元璋则是笑翻了。

五十块换黄金千两。

那以他家蔡蔡的身家,能换多少黄金。

算不明白,根本算不明白啊。

另外朱吾适还高价卖给了葡萄牙人几个太阳能灯。

就是那种农村挂在院子里的。

太阳能板放在房顶,灯挂在屋檐下。

一到晚上,就可以照亮整个院子的那种灯。

拼夕夕二十块钱一个吧。

又折腾了几天后。

葡萄牙人一分钱都没了,全都换成了商品。

如果不是朱吾适提醒,他们甚至忘了要留点儿钱买补给。

朱吾适热心地给他们推荐了一些好东西。

华夏的腌咸菜和腊肉。

耐放,好吃,还有营养。

当葡萄牙人知道还有这些东西的时候。

大脑宕机了。

总感觉他们欧洲人白活了,咋就啥都不会呢。

腊肉倒还好,欧洲也有类似的处理肉类的方法。

没有大明的好吃而已。

腌咸菜可就没有了。

辣白菜真好吃。

萝卜干儿也好吃。

买,多买点儿放船上慢慢吃。

这下真的没钱了,一分钱都没有了。

想去粉红泡泡街找小姐姐叙叙旧的钱都没了。

大意了,还没到出发的时候,钱就花完了。

把刚买的货物再退回去?舍不得啊,万一以后不卖了咋办。

就在葡萄牙人为钱发愁的时候。

有人找上了朱吾适 。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德发。

他过来,也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已。

王德发是带着几个人来到的。最年轻的也得有四十了。

“大人,这些都是江南的商人,他们想要见您。”

朱吾适点点头,这个他知道,如果没有他同意,这些人也到不了他面前。

“你们都是出过海的?”

这个时间来找他,基本就是跟大海有关系了。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点头了。

他们来找朱吾适,还真是跟大海有关。

这些人私底下都有做走私生意。

一般都是把大明的商品,走私到日本,东南亚。

这次过来,第一是探探朱吾适的口风,看看这个海禁到底啥时候能开。

第二也是想跟葡萄牙人做生意。

葡萄牙人能来大明,大明人自然也能去葡萄牙了。

看他们这一趟赚的盆满钵满的,自然也羡慕了。

如果他们能到葡萄牙去,那不就少了中间商赚差价了嘛。

而且沿途的收获也是非常丰富的。

这个时候,从欧洲到华夏,这一路上要经过的地方,才刚刚被搜刮,还是很有油水儿的。

这帮葡萄牙人之所以收获如此的丰厚,也是因为喝到了头汤。

土著搜集黄金也是需要时间的啊。

可能人家积累个几十年的黄金,一天就被抢走了。

下一批来的人还抢个屁啊。

江南这几个走私的商人也是想到了这一层,才这么着急,不顾风险地来找朱吾适。

虽然王德发一再强调,朱吾适并没有要打击走私的意思,相反还有点儿默许的感觉。

这些人还是有些忐忑的。

但是最后还是架不住利益的驱使,过来了。

他们想要的,就是让朱吾适牵线搭桥,让他们跟着穆里尼奥的船队后面,打通欧洲的航线。

只要航线通了,就算不抢劫,只是把大明的货物运到欧洲卖,再把欧洲的货物运回大明。

这一来一回,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朱吾适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看着眼前的几人。

几人见朱吾适不说话,也不敢吭声。

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僵住了。

朱吾适还真没有生气,他是在思考。

大航海时代肯定要到来的。

大明肯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的。

朱吾适本来想的是,像郑和下西洋一样,组建一支属于朝廷的船队。

但是吧,宝船才刚开始建造。

更牛逼的海船还在研究。

朱吾适还好发展大明本土。

还要对付北元,棒子和小日子。

事儿太多了,一时真顾不上海上的事儿。

现在这些人既然提出来了。

朱吾适发现,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