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年知青
王泽决定还是要提前建设知青点才行,于是新来的知青就被送去了建筑队,建设未来知青的房子。
时间慢慢过去,王家村大队的知青是越来越多,其他大队知青分散在各个村子,每个村子几十号人,看着也不显眼。
但王家村大队对此就很无奈了,谁让他们这个大队名不副实呢,六八年开始强制之后,人潮直接将广慧公社填满。
接收了四千七百人之后,王泽找到市里,表示他们已经无力在接收更多知青。
市里倒是没有为难他们,毕竟广慧公社已经是周边接收最多的人了,其他周边的公社,最多的一个也只接收了不到三千人。
只是会减少之后的知青安排,可也不能完全停下。
“社长,有北大的人找您。”
“让他过来吧。”王泽揉了揉手腕放下笔说道。
自从他升任社长后,每天的工作可就不像是以前那样轻松了。
以前是王宜荣在前头顶着,他只管出主意,落实都是书记和社长去做。
但是现在他就是社长,大量的事务都堆在他这里,还要时常去市里开会,让王泽无比想念之前的摸鱼时光。
新来的书记这两年紧抓公社思想建设工作,各个村子一些人也被抓了出来进行批斗。
不过这里面却没有王家村大队的事情,这位新书记刚来的时候,就想要对王家村大队进行思想改造,闹出不小的乱子,空军那边直接发表意见,表达不满。
而市里也不高兴,香菇的种植出口都受到了影响,更是因为供货问题,导致香港那边派人跑来确认情况,考虑到两边合作,才没有按照合约要求赔款,不过明确表示,以后一定要按时供货,不然下一次就真的要按合同办事了。
书记在王家村碰了个头破血流,之后王家村大队的事情他根本不管了,全交给王泽去处理。
等于是他如今不但要负责社长的工作,还要兼顾一部分书记的工作。
偏偏他又不能拒绝,不然在让这位书记掺和,指不定还会闹出乱子呢。
“梁老师,您怎么来了。”王泽看到来人,连忙站起身迎接。
“好多年没见,你怎么看着没什么变化啊。”梁思庄笑眯眯走进房间坐下笑道。
“可能山里养人吧。”王泽随口敷衍了一句,然后询问起来:“梁老师怎么直接过来了,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哎...确实有个事想要你帮忙。”梁思庄低声将事情说出。
如今强制下乡之后,哪怕是他们大学教授的孩子,同样要下乡,梁思庄这次来,就是想让他们广慧公社能够接收这一批人。
“多少人?”
“看你这边能收多少了,我们北大有46人,其中还有3个孩子是外地户籍借读生,我们正在和上面申请就近分配,要是能多一些,清华和其他高校也有一些孩子。”
梁思庄说完看着王泽沉思的样子,接着说:“我过来就是看看情况,如果不行也没关系的。”
王泽回过神,连忙说道:“梁老师您放心,几百号人我们还是能收下来的。”
“那就好,那就好...”梁思庄心里放下了事情,整个人看起来都轻松许多。
如今可不像前些年,都能分到京城跟前的公社,现在好多孩子都被送去西北等地,现在还能分到周边公社,可不是那么容易得。
送走梁思庄老师,王泽一个电话打给了三师兄和岳父。
既然要安排,那不如一次安排完,这件事拖不得,越往后越难办。
三师兄如今还是京城医学院的校长,形势虽然变化,可赤脚医生手册的光芒依然闪耀,三师兄这个在手册上留名的人并没有受到影响,听到王泽说学校老师孩子下乡的事情,立刻表示他们中医学院也有,统计好了告诉他。
而空军那边同样如此,李智林虽然不管这一块的事情,但也没有推辞,这对他而言也是好事,他家两个孩子都工作了,不受影响,可其他人家中要下乡的孩子他们那边也不少。
挂断电话,王泽考虑这些孩子又该怎么办。
机械厂和设备厂人员都已经饱和了,菌房更是如此,现在新来的女知青都没办法安排去菌房,只能送去其他岗位。
这次估计最少也是上百人,所以他们到来做什么,对他而言确实是个麻烦事情。
王泽没有开车,走在王家村内,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王家村现如今可是够热闹的,人口密度比城市都要高。
村里这些年,适龄男女好些都是和知青结婚。
其他省份村里的人基本上和知青不会接触,可他们这里不同,他们王家村的孩子,说是农村人,但是手里拿着的也是京城户籍。
女知青对于嫁到王家村并不抗拒,甚至还要竞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