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年,幼儿园

这些知青的到来各个大队都觉得不好,包括王家村大队,只不过政策如此,也只能接收进来。

王泽对此倒是乐得其见,这些人不管怎么说,年轻,有文化,也值得培养。

他也有信心,能够留下这些知青,要知道未来等他们回城后,可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接收的。

他们的企业就在京城边上,户口也是京城户口,条件优越,只要到时候工资给齐了,这些人估计能留下大半。

当然,村户口是不可能给他们进入的,王家村的户口未来会很值钱,别说以后,哪怕是现在,每年分红都能上百,一家人口多的,每年就能拿到好几百的分红。

这样的条件,当然不可能随便让人加入进来。

男孩们被送去机械厂学习,现如今机械厂已经不像早期那样随意,王泽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也包括新人上岗后的培训流程。

每天一早知青就要上岗学习,下午休息了还要参加政治学习,偶尔还需要下地劳作,每天都安排的满满的,让他们没有了精力到处跑。

在王家村大队,他们不光是拿工分,还能拿到一些工资。

而且由于离家里近,这些人每到休息日,还能坐车回家,为了照顾他们,王泽特地在休息日的时候,会增加车辆运送知青。

女孩们则被送去菌房,有了他们的加入,王家村的族人们也能轻松一些。

年龄大一些的族人,也不需要在天天劳动,可以在家里好好休息。

时间慢慢过去,王家村没有在增加新的项目,只是对现有的项目做一些优化升级。

煤窑技术也被放给公社,广慧公社瓷器厂的建立,让其他大队的村民手里也慢慢有了存款。

他们家中有产出有地,还在公社工厂拿工资,当然能存下钱来用于消费。

广慧供销社也成为京城周边最大的供销社,里面的物资之全,比京城很多商店都要丰富。

王泽依然会每年去一趟香港,62年留下的茶树被种植后,退化严重,虽然对比市面上的茶叶还是能算的上高端,但是却没有了王氏茶叶那种特殊体感。

经过实验,如果用空间水浇灌,能保持少量清神功效,虽说这功效远不如空间茶,但对比市面上的其他茶叶还是有自己特殊之处。

如今王氏茶叶已经被两个合作伙伴运营成了奢侈品,每斤价格都到了上万港币,当然,能喝的上这种茶叶的人,也真不在乎东西的价格,他们更为看重这款茶叶实实在在的效果,那是喝一口就能感受到的不同。

喝完后,就好像脑子被洗过一遍,再次焕发活力,学习思考都变得轻松。

王泽每年送茶叶的时候,也会给储水罐灌满水,通过管道,一天时间就能将几个山头的茶树浇灌透。

这些茶叶,也成为饮品店的王牌,在制作奶茶等产品的时候,只要稍微添加一点点这款茶叶,味道就能提升很多,这种特殊原料,是其他所有竞争者都买不到的,只能眼看着王氏饮品坊越开越多。

到了六六年,全球已经有了上万家门店,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连锁,并且三家公司都在欧洲,美国,香港分别上市。

王氏集团靠着王氏饮品坊,一举成为香港华商之首。

“你们两个,别乱跑了,天天身上弄这么脏,以后你们自己洗啊。”王泽看到志风志云两个孩子打闹嬉笑着进入院子,看着他们身上的泥土,就知道又和族里孩子跑去山上了。

“快过来,把衣服换一身。”李雯婷起身招呼着俩孩子进屋换衣服。

没一会,两个孩子白白净净的走出来,看到王泽板着脸,连忙躲在母亲身后。

“好了,都是孩子,调皮点也正常。”李雯婷拍了拍有云的小脑袋说道。

“我看咱们村还少个幼儿园,干脆办一个,将村里四岁到七岁的孩子都送进去上课去。”现在岳父岳母不住他们这里了,回去城里照看孙子去了,自从岳父岳母走后,白天李雯婷要上班,只能王泽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让他头都大了。

毕竟还是孩子,他一身超凡武力却对两个孩子压根无用,尤其是从小被他调养,俩孩子不管是身体还是智力都非常优秀,一句话就敢给你回三句,两人一人一句有时候你还说不过他们。

“可以呀。”李雯婷捂着嘴笑着赞同,她也知道自己要上班,带着两个孩子可是把丈夫累的不轻。

王泽是说做就做,第二天就找到王先斌说了这个事。

王先斌开始还不理解,怎么突然要开幼儿园了,他们村里的孩子这年纪不都是在家待着吗?

不过等王泽说四岁到七岁都去幼儿园,他一下就反应过来。

这年龄段,可不就是志风志云两个小家伙吗?

随即乐呵呵笑道:“弄一间空院子就行。”

王泽看着墙上的王家村规划图,指着北边山上说道:“广慧寺不是修理好了么?把里面学校的杂物清理出去,在广慧寺开好了,也别就只收我们村的,其他工人的孩子也可以收进来嘛。”

这个幼儿园,如果只是接收自己族里的孩子,也太过于小气了点。

这些工人虽说不是村里的户籍,但毕竟是住在村里的集体宿舍,工作也是在他们村集体企业工作。

他们为王家村大队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王家村需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而不是区分对待。

“也好,我带人去整理一下,老师这一块怎么办?”王先斌点头道。

“在知青里面去选,学习好的,有活力的,喜欢孩子的。”这几年,王洋是一直给他们王家村大队送知青,送来广慧公社的五百多知青,近五百人都在他们大队。

剩下的人也不是说是分配给其他大队的,而是被王家村大队淘汰。

凡是在队里闹出事端,不听指挥,王先斌就会直接将人退回公社。

王洋也不客气,退回来的人直接送去新建知青林场集中管理。

在林场工作可不像是王家村大队这么轻松。

那是真正的在太行山山脉里面,采伐也不是成片成片的,而是科学采伐,保证树木留存的情况下,将多余的砍伐。

还要负责种树,可以说凡是去了林场的人,没有一个不后悔的。

如今在王家村大队,每个知青都听话得不得了,哪怕有矛盾,都会找村长去处理,要是其中一人敢直接动手,另一人不但不还手,反而兴高采烈的找村长去。

这些知青都是京城各个学校的,当要找十位幼儿园老师的消息传开,立刻在知青之中引起讨论重视。

教书多好啊,还是教孩子,他们谁不能教?在休息日这一天,有心竞争的人纷纷坐车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