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收小弟计划
顾余心中期盼,却不知未曾谋过面的道门道子,早已“认识”了他。
而他迫不及待的相聚相识之日,是宜闻雨给他定下的第二个死期……
“哥,发生什么了?”
顾安安与顾稚鱼已经等了许久,这时见顾余“忙”完,一同上前,想知道顾去疾和顾昕荷为何被抓走。
“七星紫阳之事的后续,已经查明四族老牵涉其中……”
给顾安安和顾稚鱼简单解释清楚后,顾余话头一转:
“我需你二人知晓,此事说不定还有余波未到,你二人之后与人交游,定要万分谨慎。”
看两人只是皱眉点头,并没有明白他真正的意思。
顾余稍加考虑,下定决心:
“去书房,我再跟你二人交代些话。”
三人来到书房,顾余讲了一些青莲学宫“秘闻”,帮二人提前建立了对于学宫各派系的认知。
顾余希望二人,可以得到他心中“优质”大人物的庇护。
以防将来他一着不慎,落得个满盘皆输下场时,顾安安无法保有周全。
次日,顾余照常早早去到万芳园,只不过练至中午,便告辞离开了。
卢仲殊也没有强留,因为他知道,顾余身为天卫,是去干正事。
顾余早就该招揽自己天卫队伍的成员了。
而临走前,卢邵英逼着顾余认下,让她成为顾余队伍的编外成员。
即以后顾余出任务时,卢大小姐有空又心情好的话,也可以去掺和一脚。
老爷子见状没有着急阻止,新任天卫初期被安排的任务,可是不多得的机会:危险不大,还能分润功德。
功德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助人勘破迷惘,领悟天地奥妙的好东西。
当然,卢老爷子不知道的是,顾余早就打算好,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取功德,之后只接手同时期那些评估过低的怨浊事件了。
而他的队伍成员,顾余只要潜力,不要实力。
在他的带领下,顾余自信,麾下之人将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
离开万芳园,顾余没有选择前往城东青莲学宫,而是通过统天城西边的明远门,又走了十余里路,来到了江水之畔的钧天书院。
钧天书院虽名“书院”,但乍一看上去,更像一个村庄。
抬眼望去是大片农田,房屋零零散散。许多“村民”正在田间忙碌耕耘。
可能与其他村子稍有不同的是,少数坐于田垄休息之人,皆捧书吟诵,时不时还有一些“文字”,从他们口中飞向田里的庄稼……
此方世界的读书人,可以选择两条获得“实力地位”的方向。
一是考取功名,由大乾皇帝册封,通过官印,便可以获得皇朝气运护持。
二是儒道修行:读圣贤书,聚浩然气,修身养性。
每个读书人会有不同侧重,而最理想的情况,还是两路并行。
按照顾余理解就是:无修为的下三品官员,只能勉强招架低一品的白身儒生,中三品低两品,一品官员更是只能与四品儒生相当。
但若有修为打底,有大乾官位在身的儒生,越品级而战轻而易举。
只是大乾官员职位有限,再加上门阀众多,派系林立,从大乾立国之始,就一直是僧多粥少的局面,且愈演愈烈。
钧天书院作为天下读书人圣地,而今也多是郁郁不得志之辈。
顾余此去,是要将他认知中的“潜力股”拉入队伍。
他其实很想把儒生也纳入到面板上。
因为浩然气先天就能影响皇朝气运!狗皇帝对上三品大儒的忌惮,远超其他修行体系的上三品。
但是他肚子里的那些墨水,多半还都是测试《天朽》时存下来的。
他的那群文学策划同事,到底将多少华夏文化瑰宝,添加进了这个世界,顾余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想当文抄公是纯属做梦。
顾余在田间小路七转八拐走了一阵,经过一棵五人合抱粗细的大核桃树后,突然发现远方一处空地上,聚集了近百人。
细听人群议论得知,竟也是一名新任天卫,招募儒生来了。
钧天书院的读书人称其为“梁天卫”。
顾余不禁有些好笑,但也知道大概率是同姓,不会是梁廉溪昨日刚走就暴毙了。
当顾余,或者应该说顾余那一头白发,被挤在边缘的书院儒生发现,惊呼一声后,先来的梁天卫身边,一多半人迅速朝着
顾余涌来。
“天卫大人可是招募儒生?在下霍棋,只差一线就能步入六品,定然不会让天卫大人失望……”
“在下李衡守,年尚三十有二,已至七品,若能得天卫大人赏识,定效犬马之劳……”
“玄,泗州布衣。三岁好诗书,十五成文章,虽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安敢不尽于天卫哉!”
顾余本来还在虔敬地一一还礼,听到这位自报名“玄”的儒生之话,差点没绷住:
老子当不了文抄公就罢了,这随随便便一个路人就“与顾天卫书”上了?
“顾天卫,是不是该讲究一个先来后到?”
一道少女话语声盖过重重杂音,为顾余这边的热烈气氛浇了盆冷水。
儒生们自觉让出一条空隙,使得顾余得以看到开口的“梁天卫”身形。
横眉竖眼,下巴微扬,不满与倨傲全部写在稚气未脱的俏脸上。
少女一头黑发中夹杂着数缕银丝,看面相比顾安安大不了几岁。左边还站有一名威严肃穆的中年武者。
可惜这两人顾余都不认识。
而站于少女右边的,却是顾余的老熟人了——谭杨松。
顾余大概能猜到,许是谭杨松跟对方说了些自己坏话。
但眼前的人群里,并没有顾余看重之人,他也就打算顺驴下坡,给对方个面子:
“见过梁天卫,却是顾某冒然打扰了。既然梁天卫尚未完成招募,顾某就不在此处添乱了。”
顾余抱拳行礼,随后跟周边儒生解释,说自己此来是去拜访书院旧友。
转身离开时,远远又听到少女的一声冷哼,顾余不禁摇了摇头。
此时他琢磨了过来,为何他刚一现身,这些儒生就都弃少女而奔他去了:
你可以长得年轻,但你不能让这群别的不多,就心眼子多的读书人看出,你一个以后带队的天卫,内心也不成熟呀......
不过这也不关他的事。
顾余步入另一条田间小路后,拱手问向一位准备歇息的“庄稼汉”:
“这位兄台,在下顾余,想跟兄台打听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