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李牧的妈妈阮老师给文箬的第一印象是温和。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下午阮老师在文箬进屋的时候,便笑着拉住她的手,向她介绍屋里的老师们。之后怕文箬无聊,还向李牧使眼色,示意两个小朋友可以去一边自己寻乐子。她脸上带着笑,不是恰到好处的那种训练出来的笑,而是真正开心的笑。这与文箬通过文字认识的阮老师完全不一样。甚至与李牧描述中妈妈也不太一样。
学生文字里的阮教授是超级严厉的老师。她的博士生说带着论文见阮老师之前自己需要做几十次心理准备,要在心底不停给自己加油鼓劲儿。即便这样促使他们敲响老师办公室门的依然不是勇气,而是预约的见面时间到了。尽管她的学术成就非常高,但是因为她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愿意报考她博士生的学生并不算多。
李牧眼中的阮老师不仅仅是妈妈,还是神祇,是他曾经的压力和动力的来源之一。李牧亲近她,敬畏她,还隐约有些怕她。在这一点上,覃延能感同身受。覃延可以跟李牧的爸爸插科打诨,相互开玩笑,却不敢在李牧妈妈面前肆无忌惮。所以,覃延才想收李牧做自己的学生,不仅仅是平时的玩笑话。
阮老师的一句话,李牧便停下了脚步。
文箬扭头,越过自己的肩膀,看到站在门口的李牧,不由地想起两年前的他说,他只是有点敏感。她不由得眼眶发胀,好像有什么东西盯着嗓子眼儿。她清了清嗓子,扭头跟阮老师说,“伯母,让李牧一起吧。”
阮老师旁观了俩人的互动,瞬间共情了当年的阮爸爸,虽然自己是臭小子的妈妈。她改握手为挽手,解释说,“我原先不让李牧跟着是因为他现在个子太高,站着跟他说话,咱俩要仰头,累得慌。”
文箬心说,李牧个子是高,他站着说话的时候,为了迁就矮个子会侧身倾听的,不会让矮个子的人难受的。她再扭头,李牧已经在她身后了。
阮老师拉着她,“前面下了台阶,出了园子有个校园便利店。走,我们去买冰棍。”
文箬顺着她的话问,“您也爱吃冰棍?”
“爱。我大一秋季学期每天都要吃一根冰棍,否则当天就不算圆满。后来脸圆了一圈,才控制了量。我老家在冰城,那里有一种流行吃法是在冰天雪地的户外,牙齿嘴唇冻得打架的时候嗦冰棍。往往吃到最后,人的五感全麻木了。下个冬天,带小牧你俩去试试。”阮老师从冰柜里拿了三支来自自己故乡的冰棍,李牧刷校园卡结账。
文箬接过阮伯母递来的冰棍,撕开包装纸。校园里夜晚溜达的人挺多的,偶尔还能遇到几个认出阮老师的学生,他们会朗声跟老师打招呼。三人同行,更多是阮老师和文箬俩人说话,李牧同行更像是为了请她们吃冰棍和收包装纸。俩人闲聊了很多关于各自故乡,关于吃的话题,直到散步到图书馆前。
晚上九点多的图书馆尚未闭馆,上下六层,灯火通明。阮老师问文箬,“我听小牧说,你自学了不少物理和数学的课程?”
文箬看了一眼李牧,说,“提前看了一些教材和论文。不算严格意义的自学,我爸教了我很多。”
提前看的可不止一点点,有些论文还是我提供的呢,阮老师心想。“你爸爸既是好学生又是好老师。他这么多年随时随地记录下的极地资料。既有一手原始数据,又有自己的思考,很棒的。”
文箬眨眨眼睛说,“他搞那堆资料的初衷是赚生活费和我的抚养费。”
阮老师笑得眼睛眯了起来,“赚钱不丢人。在冰天雪地里一呆就是好几个月,这份钱赚得踏实安心。我、你沈伯伯和覃叔叔,我们无论谁被投放在极地,都会受不了的。你覃叔叔前年在北欧呆了一个多月,回来后说再也不去挪威了,住得太寂寞了。我们比你爸爸幸运。我们这些幸运的人,在外人看来是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专业,又恰好解决了合适的问题。其实你爸爸如今这样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谢谢伯母。”谢谢你们理解他,文箬心想。
阮老师说,“客气啥。我们的认可只是锦上添花。他的了不起,最需要你的认可。伯母希望如果将来的某一天,社交媒体把你爸爸的经历拿出来讲的时候,你不要产生负面情绪。”
文箬摇头,“嗯,不会的。社交媒体热衷将人神化又将神像推倒砸成稀巴烂。我明白它们的套路。”
阮老师哈哈笑了两下,“是吧,这种把戏玩了几千年,招数不新鲜,但是他们居然不嫌腻。互联网从几年前便开始不厌其烦地讲我啃老本的故事,我早就把媒体和网络世界的阮棠当成另一个人了。”
文箬有些诧异,抬眼跟李牧交换了眼神,说,“您今年春天发表了两篇新论文,我大部分都没看懂。但是我爸读完后说是最近十年最具开创性的研究。”
阮老师说,“那两篇论文是不错,不过没到开创性的地步。你爸那是给我面子,过誉了。我现在上年纪了,脑袋没有你们灵光,精力更是跟不上。以前,我和你沈伯伯大一大二的时候除了本专业课之外,还修了数学系的双学位
,旁听了艺术系和天文系的课。十七八岁的年纪初生牛犊,没有强烈的敬畏感,不知深浅。现在不行了,人被很多事情束缚住。不止我是这样,各行各业的权威和大牛都是这样。所以,你们学习的时候不要迷信权威和大牛。
学术圈,我不喜欢用圈子来描述学术研究。不过现实就是学界被很多人,人为地弄了一个又一个圈子。我用学界这个词吧。学界不存在完美的人,一个人的公德与私德,研究成果与性格其实不太相关。我们可以因为某个人的审美或者私德,不与他成为朋友,但不能不了解他的学术观点。希望你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博采众长,对人可以有偏见,对知识不能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这是我先前走过的弯路,希望你们可以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