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宫闱惊变

# 宫闱惊变:帝后之举引群臣惊愕

金銮殿上,刚刚结束一场激烈的朝堂议政。大臣们围绕着边关战事、赋税改革等诸多要事各抒己见,气氛紧张而严肃。

身着明黄龙袍的皇帝萧逸,眉头紧锁,认真倾听着大臣们的争论。皇后苏瑶静静地站在一旁的珠帘之后,虽不参与朝政,但心系国事,默默关注着一切。

争论进入白热化阶段,户部尚书坚持认为应加大赋税以充实军饷应对边关危机,而礼部侍郎则担忧此举会加重百姓负担,引发民怨。双方僵持不下,互不相让。

萧逸心中烦闷,权衡利弊间一时难以决断。这时,一直在珠帘后观察的苏瑶,轻移莲步,悄然走到萧逸身旁,附在他耳边轻声说道:“陛下,臣妾以为可从富商处征税,既能补充军饷,又不致过度累及百姓。”

赢熙听后,眼前一亮,觉得此计甚妙,正欲向群臣宣布。然而,一向刚愎自用的丞相却跳出来强烈反对,言辞激烈地指责皇后干涉朝政,有违祖制。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附和丞相。一时间,矛头都指向了苏瑶。赢熙见众人如此,心中大怒,他深知灵萱只是出于对国家的关心才出言献策,况且这计策并无不妥。

盛怒之下,赢熙猛地站起身来,大声呵斥群臣:“皇后所言,皆是为了江山社稷,朕意已决,此事就按皇后所说施行!”说罢,不顾群臣惊愕的目光,大步走到灵萱身前,一把将她扛起,转身便往后宫走去。

大臣们顿时呆立当场,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皇帝竟会做出如此举动。有的大臣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所见;有的则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直到皇帝与皇后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朝堂上依旧一片寂静。许久之后,丞相才回过神来,无奈地叹了口气,摇摇头说道:“陛下此举,实在是……唉!”

而被皇帝扛在肩上的灵萱,心中既感动又有些羞涩。她靠在萧逸的背上,轻声说道:“陛下,您这又是何苦,惹得群臣不满。”赢熙一边大步走着,一边坚定地说:“朕绝不容许任何人这般指责你,哪怕是群臣又如何!”

在这一场风波中,皇帝对皇后的维护尽显无遗,而这出人意料的举动,也必将在宫廷内外掀起一阵热议的浪潮 。

# 朝堂余波:帝后离去引群臣震动

巍峨的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压抑。皇帝轩辕烨面色阴沉地坐在龙椅之上,下方群臣战战兢兢,无人敢出一声。

就在刚才,御史大夫言辞激烈地参奏皇后柳诗音,称其在后宫奢靡无度,滥用宫中财物,已然严重影响皇家声誉。轩辕烨听闻后,心中怒火中烧,却强忍着未发作。

柳诗音站在一旁,眼中含泪,满心委屈。她深知这是有人蓄意陷害,自己向来秉持节俭,从未有过御史大夫所奏之事。

待御史大夫奏完,轩辕烨冷冷开口:“你可有证据?”御史大夫赶忙呈上所谓的“账目清单”,轩辕烨接过一看,便知是伪造之物,心中更是愤怒。

他将清单狠狠掷于地上,大声怒斥:“大胆狂徒,竟敢伪造证据,污蔑皇后!来人,将这御史大夫拖下去,重重惩处!”

然而,朝堂中竟有几位大臣站出来为御史大夫求情,声称要彻查此事,不能仅凭皇帝一面之词就定罪。轩辕烨怒目圆睁:“证据确凿,分明是你们结党营私,妄图污蔑皇后!”

柳诗音看着朝堂上混乱的局面,心中难过不已,轻声说道:“陛下,臣妾不想因为此事再让朝堂纷争不断……”

轩辕烨却打断她的话:“皇后无需多言,朕定不会让你受此冤屈。”说罢,他直接走下龙椅,来到柳诗音身边,一把将她扛起。

群臣见状,皆惊愕万分。有的大臣张大嘴巴,难以置信;有的则面露惶恐之色。

轩辕烨扛着柳诗音,扫视群臣,大声说道:“朕心意已决,此事就此定论。若再有谁敢无端污蔑皇后,休怪朕不客气!”言罢,大步朝后宫走去。

留在朝堂的大臣们许久都未能回神,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不知所措。丞相率先回过神来,无奈地摇头叹息:“陛下如此维护皇后,看来此事只能作罢。”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散去,各自心怀心事。而在后宫之中,轩辕烨将柳诗音轻轻放下,温柔安慰:“爱妻莫怕,有朕在,定不会让你受委屈。”柳诗音扑进他怀里,泪水夺眶而出:“陛下……”

这场朝堂风波,因皇帝果断护妻之举暂时平息,但在平静的表象之下,各方势力的暗流涌动或许才刚刚开始 。